不断固着 积极探索
——课程中心学期工作构想
执笔:李纯德
在怀德教育集团行进趋向纵深的时节,集团课程建设须站立在“怀德”教育理念、“集团”办学的高位上思量,不断固着我们的课程体系,不断细化各类课程的实施策略与规则,牢牢把守集团课程建设的底线,力求创新更适合怀小学生的课程体系。
一、坚持怀德课程的顶层设计
怀德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早已完成,“树形”的课程体系将会这个学期,乃至更长的时间内容得以坚持。在“怀德”的课程体系中国定课程实施是“树干”,指向儿童学力发展的基础和人格发展的基础,体现的是儿童发展的共性;儿童阅读课程、儿童数学课程、儿童体艺课程是“树枝”,指向学校独特的儿童培养目标;拓展型课程是“树叶”,追求课程的丰富性,是对上述课程的有效补充;德育课程是“树根”,通过“树脉”与其他课程融通。
二、坚守课程实施的底线要求
1、底线的自我解读:学校课程,整体推进,高位发展。
2、坚守底线的关键事件:省抽测、市区各科比赛保持区域前列
3、课程实施的策略:抓常规、抓研究
(1)稳步推进备课管理变革。继区星级备课组评选获得佳绩后,本学期关于备课管理的变革,是基于区星级备课组的要求,探索更加开放和有效的备课管理模式。
(2)强化课堂研究力度。以《教研组评比细则》为常效管理的规则,趋动各科教师不断聚集课堂,提升课堂效能。
(3)加强教科研基地的常规管理。以《常州市教科研基地实施细则》为基准,将课题研究、教育科研的事项纳入其中,扎实过程,适时展示。
(4)继续探索学业评价改革。在前期点状探索的基础上铺开,面向全体学生,形成考试类学科学业评价方案。
4、课程实施的路径:
(1)细化、落实教研常规。集体备课如何有质有量、教研活动如何高效运行,教研活动中的听、评课、研讨、置前活动、置后延伸等一系列的过程规则,需要形成新的常规,以保障教研的基本质量。
(2)涉足网络备课的资源库建设。备课资源库的建设,将是一项系统工程,分解到多个学期进行,并将采用选取部分学科部分教师先行的方式加以落实。
(3)课题研究的常态管理。以每月课题网情况的抽查汇总为管理的方式,不断推进各项课题常态的研究管理,更倡导各个课题研究与学科教研相结合。
(4)课程实施的月报制度。各项课程实施的过程性质量,课堂实施的常规工作以月为单位进行汇总,既指向于课程实施的教师,也指向于课程管理的领导。
5、课程实施的关键事件:
省级课题结题;市备案课题中期评估;教研常规现场活动
三、坚决课程建设的提升探索
1、关于探索的自我解读:不是否定原来,更多地是在传承中的梳理与提炼,细化与落实。
2、探索之行的预想:
(1)细化特色课程建设:常态化实施儿童数学课程,编制《亲近数学》使用建议,儿童数学课程着眼于“亲近数学”先导读本与国定教材的整合融通,形成课程实施的基本策略;常态化实施体艺“2+1”工程,体艺课程致力于常态化与细化,放大体艺课程的育人价值。阅读课程侧重于梳理课程实施的阶段经验,完善儿童阅读课程体系,形成课程实施的物化成果,编写《儿童阅读课程实施指导手册》。
◆ 过程展开 :
语文课程建设成系列、数学课程上台阶、体艺课程走常态
◆ 节点呈现 :
语数市、区级活动承办;区级课程基地活动;区级课程基地申报
(2)梳理德育课程体系:深化现有拓展性课程,将前期已初具成形的“家长课程”、“节日课程” 逐步衍生,开发出直指育人目标的贯穿小学六年的系列课程。同时启动“电影课程”建设,探索学科整合实施。
架构节日课程形态、生成成长记课程、梳理影视课程系列
节日课程、成长课程的适时展示;影视课程的全线贯穿
3、探索学生培训课程:在原有俱乐部活动的基础上,开始年级课程、班本课程的课程化实施,提炼较为完备的年级课程内容与实施策略。
俱乐部活动细化落实、社团(项目)长期训练、怀德大舞台转型升级
各项赛事、“学科节”的全年贯穿
4、探索教师培训路径:进行着校内校外、不同层面的模式研修,集团办学的这一学期,将根据培养对象的发展现状,梳理各种培养对象的培训课程,整合教师各类竞赛、教科研各类元素,探索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的系列。
师徒结对、骨干教师培训、校级教师竞赛延伸、上级比赛的备赛
教师各类竞赛有成绩、上级调研高通过率、五级梯队评审有突破、生成校名师
探索的最初起因是基于问题,最终归宿应当是回归常态,从而不断丰厚我们对集团办学底线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