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内生力量,促进自主发展
————2013年师资队伍建设总结
今年怀德教育集团的成立对于我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只有优秀的师资才能确保课程的高质量实施,才能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所以今年我校把重点放在“教师成长自觉”的建设上。学校通过一系列具体策略来“触发、唤醒、维持、提升教师的成长自觉”。从而向着怀德教师“爱儿童,懂儿童,有文化底蕴,有实践智慧”的目标不断迈进。
(一)重视师德建设,体现自我价值
1、讲诉怀德教师。今年学校教师调动、流动人数较多,对学校怀德文化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学校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知情、达理、导行。这学年通过怀德大舞台的讲诉环节来传播怀德的教育理念,通过学生讲诉怀德的教师,家长讲诉怀德的老师,怀德的学校,同伴讲诉身边的怀德教师,在学校中树立怀德的教师形象,树立良好榜样,为提升怀小教师队伍形象做出贡献。
2、走上怀德讲坛。学校的怀德讲坛已经成立四年了,对教师的心灵净化、价值引领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今年我们怀德讲坛的主题从散点走向聚焦,以怀德教育主张为主题;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让怀德人成为了论坛主角;形式从单调走向丰富,准确的诠释理解与行动;时空从短线走向长线,促进全员深度对话。今年集团重点做了3个主题:
主题1:集团办学,你准备好了吗?所有老师参与了前期思考:我作为教育集团的一员,我该怎么做?在论坛活动中,回顾学校走过的历程,管理人员分别从管理架构、课程建设、后勤保障、级组管理与大家一起分享了集团成立后的探索与思考,年轻教师们表达了在怀德起航的关键时刻,怎样完善自我,成就梦想的决心。老怀德人满怀对怀小深厚的情感,表达了对集团建设美好前景的期待和祝福。
主题2:教育从爱心走向民主
先是观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的视频报告,然后分级组进行座谈,研讨什么是真正的爱心,接着由六年级级部承担“心会跟爱一起走”的怀德讲坛现场会,所有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来讲诉自己的爱生案例和民主做法。
主题3:教师读书论坛
读书论坛上可以是推荐一本书或一类书,可以是漫谈式,可以是自己的读书心得,提倡教师读启迪教育智慧的书、读杂书、读生活休闲类的书,引导教师健康向上的生活状态。先是行政带头读书,走上讲坛。然后是级部主任走上讲坛,接着是骨干教师,最后是8年之内的年轻教师。
(二)引导发展规划,提升队伍质量
1、关注引导“发展需求”。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激活他们的主动发展意识,实行“一师多徒,多师一徒”的培养机制,使中青年教师在相互学习中有效开展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校梳理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后备力量,积极组织申报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审,今年新增区骨干教师两名:冯露和徐勇贤,已有的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今年考核全部通过。重视教师的学历提升,目前大专学历已经达到98.9%,有两名研究生吴晓飞和李桦今年已经顺利毕业。
2、有效规划校本培训。今年的培训计划都要进行网上申报,培训内容全面:有师德建设、专业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学科素养、教科研培训等;培训形式丰富,有案例分享、视频观看、全校教学设计比赛、论坛交流、课例研究;培训效果显著:在今年的区级微课程比赛中,学校获得了8个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区24届青年教师素质赛中获得了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区教研室调研怀德教育集团8年内教师21节课堂教学,全部都在良好以上,优良率100%,其中优秀课达14节。调研组成员对怀德教育集团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教育集团把青年教师的培训与调研有机整合,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渗透,教学师傅专业引领、学科主任把关负责,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常规执行、理论学习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培训,调研的结果也折射出了学校校本培训的成效。
3、正确引导岗位设置。今年根据文件进行教师聘任岗位的适当调整,经过自主申报、材料审核、评委打分、网上公示等公平公正的透明方式,认真进行岗位竞聘工作,今年对方案还进行了调整,内容侧重于教师专业发展。意在引导激发教师的主动发展意识。
(三)借助团队建设,激活自觉成长
教研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一个教研组的建设水平,决定着一个学校学科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决定着该学科在校内外的竞争力,决定着教师专业成长的效度。所以学校以教研组建设为突破口,来激发教师的自觉成长。
1、出台校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
学校出台量化的校本考核细则,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从常规管理、教学活动、教育科研三个维度来进行评分,评比条例以常规管理为基本内容的基础性要求和以特色建设为基本内容的发展性要求,用不同的分值加以体现。获得区级以上示范教研组、优秀教研组称号的教研组必须基础性要求与发展性要求同时进行考核,其他教研组将达成基础性要求作为重点工作。这样的梯队评比方法,很好地促进了各教研组的持续发展,每个教研组认真对照标准,寻找差距,确定研究重点。每年一评,有课程部对各教研组进行过程性指导与评价。每学期有计划进行各教研组组长的培训,帮助他们总结教研组各项工作的落实与开展情况,同时寻找教研组建设的薄弱处,引导针对薄弱环节作出各自建设的设想,从而在学校层面上明确了各教研组建设的工作重点。在这样朴实而又针对性的培训与研讨活动下,学校今年又新生成了2个市优秀教研组和1个区优秀教研组。
2、任务驱动来促进教师内力
教研组建设中每学年各教研组最少要承办一次协进组活动作为考核硬指标,如能承办区市级教研活动,还可以给教研组加分,促使教研组积极主动地承担片、区级研究活动,如果教研组内有老师承担市级以上公开研讨活动也能加分。教研组内的区级以上骨干、学科教师每学年必须上一次公开研究课,每年至少有一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区一等奖、市二等奖及以上)不达标就扣分。促使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不松懈,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进一步促进教师的内力。
3、团队捆绑考核激发内需
教研组建设实行团队捆绑式考核,将个体的进步纳入团队的整体考核加分中,宣扬和表彰优秀教师个体为团队做出的贡献。个人在专业发展上有成绩,在教研组内可以进行加分,反之就扣分,在绩效考核中有教研组建设项目。各教研组根据校本教研组的考核细则进行评分,如果考核分数不过关的教研组,在绩效考核中要降低一个档次,如果被评为学校优秀教研组的将上升一个考核档次作为奖励。通过团队的力量来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
(四)辐射优秀个体,引领专业自觉
教师群体中缺少高端领军人物,优秀教师的再发展,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已然成为了怀小教师发展的三个关键性问题所在。如何突破,学校借助怀德名特优教师培养工程来引领教师的专业自觉。
1、进行怀德名师、怀德特师、怀德优师的培养工程
学校对怀德名师、怀德特师、怀德优师的培养对象、培养方式、具体策略、预期目标都做了详细的方案说明,对照条件,通过自主申报、教研组举荐、学科主任推荐后,现在共有怀德名师6名,怀德特师12名,怀德优师7名,按照培养方式循序渐进的实施中。通过他们优秀个体的成长,来引领辐射其他教师的专业自觉。
2、探索校级名师工作室研究方式
依据市区工作室运行的基本方式,结合学校具体实情,在已获得怀德特师的教师中,选拔和确定了9个校级工作室。组建以项目研究为载体,以小团队研究方式的工作室。每个工作室自主招聘人员,每学期定期对工作室的运作情况作考核与评价,以项目研究展示为主要形式。
优秀教师是学校的主流文化导向。他们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获得经验必将反哺群体,他们的示范作用将促进教师群体对自觉成长的新一轮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