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常州市钟楼区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索 引 号:014119467/2015-00008
组配分类:财政预算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政府办
产生日期: 2015-01-14 发布日期: 2015-01-14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常州市钟楼区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2015年1月8日在钟楼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区财政局局长 韩建明各位代表: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区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4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4年,财政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和区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围绕“坚持
常州市钟楼区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5年1月8日在钟楼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韩建明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区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财政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和区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围绕“坚持忍痛转型,大胆改革创新”工作主题,狠抓增收节支,集中财力保障重点,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稳步推进财政改革,推动钟楼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一)2014年财政收支情况

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4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为36.5亿元,同口径比上年预计收入增长10%左右。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提请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调整为32.02亿元(其中入市库1.68亿元)。全年实际完成32.33亿元(其中入市库1.7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

在全区预计完成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构成中,增值税完成48099万元,增长0.7%;营业税完成76420万元,下降8.38%;企业所得税完成31675万元,下降0.57%;个人所得税完成16294万元,增长5.83%。

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2014年全区财政支出预算为116806万元,全年预计实际完成116806万元,另加上未进年初预算的省市专款支出16879万元,其他专项支出49913万元,全区预计财政预算支出183598万元。

2014年全区财政支出预计实际完成183598万元,完成预算支出的100%,比上年决算支出同口径下降10.44%,减支21407万元。其中:区本级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01766万元,完成预算支出的100%;开发区预算支出预计完成54154万元,完成预算支出的100%;街道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7678万元,完成预算支出的100%。

区本级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774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47%,增支127万元。主要是人员正常晋升及归并津贴补贴增支。

2.公共安全支出6206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0.36%,增支22万元。

3.教育支出34787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3%,增支447万元。主要是生均公用经费及维修费增支。

4.科学技术支出1875万元,同口径比上年下降8.36%,减支370万元。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91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3.19%,增支12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753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6.91%,增支1148万元。主要是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提高标准和抚恤经费提高标准增支。

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495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0.57%,增支66万元。

8.节能环保支出728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4.08 %,增支90万元。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3724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5.84%,增支757万元。主要是省市专项经费增支。

10.农林水事务支出1427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38.12%,增支394万元。主要是市补助的农业专项经费增支。

11.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377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0.5%,增支36万元。

12.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净增143万元。

13.住房保障支出4073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3.92%,增支154万元。

14.其他支出15万元,增支10万元。

根据全区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2014年预计总财力为183598万元,调整后的支出预算为183598万元,实际决算支出预计为183598万元,全区财政实现了收支平衡。

(二)2014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1.积极应对严峻形势,尽力确保财政收入目标任务

一是落实责任分解。及时分解、下达区委、区政府明确的收入任务,建立目标“倒逼”机制,对未完成任务的部门及街道,分析查找原因,寻求解决措施。二是坚持执行收入分析制度,及时掌握税源、税收变化情况,解决收入组织中的具体问题,确保应收尽收。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强化信息共享,构建“政府领导、财税主管、部门协作”为主要内容的协税护税体系,形成税收保障合力,拓宽全区税源控管渠道。四是理顺全区范围内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户管级次,调动街道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五是进一步规范和强化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确保财政资金颗粒归仓。

2.支持服务企业发展,助推区域经济平稳运行

一是继续实施“营改增”改革,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及降标等相关政策,在应税尽税的同时,应减则减、应免尽免,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创业的环境。二是梳理财政扶持惠企政策,会同其他主管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全年共争取到中央、省、市各类扶持资金11316万元。

3.履行职能突出重点,各项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一是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安排资金24799万元,用于各项社保政策的落实。其中: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570元提高至620元,全年累计为2057户3188名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2360万元。加大对各类困难群体的救助,为重残及一户多残人员发放补助金434万元。为73名重残儿童发放救助金23万元。继续落实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独生子女证》退休人员一次性奖励金共1084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伤残退伍军人生活补助、牺牲病故军人家属抚恤金等共464万元。发放80周岁以上老年人尊老金763万元。二是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全年财政预算内教育文化投入35263亿元,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公用经费增长机制,逐年提高保障标准。投入3500万元用于重点项目的改造提升和建设工程。安排文体专项等费用57万元,支持举办群众文化演出600余场,不断满足钟楼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三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全区医疗卫生支出11795万元,其中: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安排2320万元,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安排3099万元,同时落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购置补助经费300万元。持续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人均筹资标准提高至560元,参合率100%。四是加大城市综合管理投入。安排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及长效管理经费14214万元,支持和谐安民和生态环境建设,打造幸福美好钟楼。五是做好重点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工作。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钟楼新城建设。

4.创新机制精细管理,财政改革持续稳步推进

一是扎实推进预算执行监管,加强结余指标管理,对各预算单位2013年及以前年度预算指标结余分析、界定、审核、清理,统筹安排预算资金。二是完善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加强财政专户管理,做好财政资金的拨付、调度工作,夯实财政运行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三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全面开展区本级、开发区及街道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集体)资产的清查工作,组织对全区七个街道进行国有资产考核。妥善规范处置国有资产,办理报废汽车20辆,委托市产交所招投标拍卖车辆16辆,处置常州实验小学、鸣珂巷幼儿园、房管局、五星街道等单位报废资产,累计金额870余万元。四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大政府采购信息公开透明度,逐步实施政府采购电子化。五是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全面贯彻执行财政部新修订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六是开展规范化财政所创建工作。制订我区开展“规范化财政所”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对照评价体系、梳理内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工作,提升了基层财政的管理水平。北港、西林街道财政分局顺利通过验收。

5.强化财政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规范运行

一是认真做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财政厅省审计厅深入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4〕68号)要求,会同审计部门对14家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其中党政机关6家、事业单位6家、社会团体2家。二是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重点开展了财政支农项目“回头看”和专项检查工作,对过去三年全区开展的各级财政支农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工作,确保资金有效使用。三是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监管。对全区3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心、站)2013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计,核定经常性收支差额,为完善对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政策提供依据。四是开展教育收费政策执行情况督查。财政会同物价、纠风办、教育等四部门组成督查组,以抽查的形式进行了教育收费检查,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收费教育收费的管理。五是清理甄别地方政府存量债务。按照2013年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口径,根据地方债务风险控制的指标测定本区债务总量,确定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规模,先清理后甄别,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六是强化土地出让金管理的检查。完成我区2008—2013年五年内的土地出让金收支自查工作,配合国家审计署做好土地出让金专项审计工作。

各位代表,回顾2014年的财政工作,在减收因素增多、政策性民生支出标准提高、范围扩大,刚性支出压力沉重的情况下,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有效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这是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密切配合、共同奋斗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预算执行和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全区税源总量不足,税收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新增长点尚未形成规模,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二是财政资金供给保障能力与财政刚性支出加大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三是政府性债务控制和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部分街道财政运行比较困难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5年全区财政预算草案

2015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区委九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加快建设创新型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作主题,科学把握财政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与部门履行行政职能及事业发展相协调、与政府财力相适应,坚持统筹兼顾、优化支出结构,保证国家方针政策落实和区委、区政府重点支出需要;坚持勤俭节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以及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强综合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监督,严格预算结余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硬化预算约束,推进部门预算公开和“三公经费”预算公开;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将于2015年正式实施,按照新《预算法》的精神和省市财政部门的统一要求,2015年财政预算按照综合预算口径编制,将政府非税收支、政府基金收支等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具体预算草案如下:

2015年按照2014年预计的同口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57亿元增长2%来安排为31.18亿元。

2015年财力按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31.18亿元测算,即体制财力为84481万元,加上其他财力10398万元、进年初预算的固定专款15897万元和非税财力34522万元,财力预计为145298万元。

2015年财政支出预算安排为145298万元。其中:开发区30436万元,街道18946万元,区本级95916万元(因2015年预算编制按照新《预算法》要求口径调整,支出不再与上年预算比较)。

2015年支出预算明细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530万元。主要是机关在职人员经费、部门工作经费和机关运营经费。

2.国防支出784万元。主要是人武部预备役及民兵经费和人防工程维护建设经费。

3.公共安全支出5674万元。主要是公、检、法司在职人员及工作经费。

4.教育支出30776万元。主要是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在职教师经费、公用经费和维修费等。

5.科学技术支出3118万元。主要是制造业、服务业、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及文化创意产业专项经费。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77万元。主要是文化建设专项经费。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774万元。主要是社区居委会经费、行政事业及改制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经费、低收入人群补助、残疾人及优抚对象补贴和失地农民保障经费。

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517万元。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差、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口腔医院经费和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障经费。

9.节能环保支出452万元。主要是环境监测专项经费。

10.城乡社区支出32025万元。主要是长效管理经费和土地开发相关经费。

11.农林水支出1455万元。主要是农业水利发展专项经费。

1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585万元。主要是经济和信息化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职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

13.住房保障支出5281万元。主要是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住房补贴、提租补贴、新职工房帖和老职工货币分房补贴。

14.预备费950万元。主要是按照新《预算法》要求,预留预算执行中难以预计的政策性增支、应急经费等。

三、完成2015年预算的主要工作措施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区财政干部将紧紧围绕本次人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一)强化征管挖潜增收,努力完成财政收入任务

一是完善征管措施。突出抓好主体税种和重点税源的征管,对税源大户实行重点监控,对重点企业实行纳税定期通报制度。二是强化综合治税。加大与税务、市财政的沟通协调力度,落实街道、部门职责,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构筑起细致缜密、反应灵敏的涉税信息网络,真正把各类税源摸清楚,管起来。三是加强零星税源的管理。重点对私房出租、个体经营、房屋装璜等行业户管进行清查,防止漏征漏管。四是严格规范税收秩序,抓好欠税清理清缴,最大限度查禁“跑冒滴漏”。做好税收分析,防止出现部分企业销售收入高、税收贡献低的不正常现象。

(二)发挥财政调控职能,促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努力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支持推进苏宁物流、融达物流等服务业项目建设,支持发展金融租赁、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集聚发展楼宇商区,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支持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都市型工业项目,促使产业中有一定实力、且辐射带动力强的生产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以钟楼科技大街为轴带,以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文科融合产业园为核心、以钟楼开发区、新闸科技园等为腹地的“一街三核多基地”的创新园区建设和北自所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建设。

(三)统筹兼顾优化结构,增强公共支出保障能力

一是优化教育投入机制。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支持与北师大、南师大等知名院校深化合作,提升教育品质。继续推进教育集团化发展,支持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二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支持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为群众提供优质公共卫生服务。三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支持新农合与居民医保并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支持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四是支持办好重大民生实事项目。支持住房保障工程,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支持食品药品检测监管,支持和谐安民工程,推动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实施,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

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有序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制定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方案,选择预算公开的部门和项目,先试点后全面推进。二是完善国库收支管理。扩大直接支付的覆盖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快出台《钟楼区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管理暂行办法》等资产处置及配套文件,杜绝部门及单位将资产自行处置,违规操作。四是进一步拓展政府采购覆盖面。将政府融资平台项目资金纳入到政府采购管理。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加快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五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完善财政支出监督管理,加强机关会议费、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公务接待经费、公车购置运行经费管理,减少奢侈浪费,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强支农、教育、基本建设、社会保障等投入大、社会影响面广的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保证财政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六是加强基层财政管理。帮助基层财政分局建立数据自动备份系统,研究异地备份的方案,提高基层财政基层信息化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财政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明确目标,攻坚克难,团结拼搏,努力化解财政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为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建设现代化美好新钟楼而努力奋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