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闸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
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坚持教学工作的计划性,研究和贯彻教与学各个环节的常规,对教学工作及时检查、分析、指导、控制和总结;从整体出发,充分发挥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和班主任的职能作用,建立和健全教学指挥系统;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为主的基本原则
严格按照国家教委和省教委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教学,保证教学时间,按期完成教学计划,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不得任意停课。
三、课堂教学管理细则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严格教学常规,要求教师做到“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试考核”五认真。绝不容许不认真备课,甚至不备课就走进课堂;绝不容许不认真批改作业,甚至不批改作业等现象发生。要求学生做到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作业,学完一阶段有小结,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
四、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教师必须明确课堂教学基本要求,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在掌握教学基本环节的基础上,从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出发,改革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总结经验(教学反思),切实提高各学科的教学质量。
五、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
1、计划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首要环节,学校必须加强教学工作的计划性,切实制订好教学工作计划,并督促、指导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计划,教学进度计划,班级工作中配合教学的计划,以此作为督查的依据。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抓教学思想,抓教学改革,抓教学工作中倾向性问题,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具体。
2、教学工作要按计划开展工作,按要求完成任务。要有每月每周的具体安排,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工作。
3、计划制订具体分工。
校工作计划(李满江) 教导处工作计划(贡寒娟)
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贡寒娟)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薛臻伟)
综合学科工作计划(凌文娟)
教研组工作计划:
语文(张锡伟)、数学(刘萍)、英语(唐亚萍)、音乐(马献忠)、体育(薛文明)、美术(韦学春)、科学(吴旭峰)、思品(闵 明)、健教(崔瑞秀)、信息技术(李庆华)、
备课组活动计划:
语文(张锡伟、王彩萍、唐志芬、徐莉娜、张敏娟、高战红)
数学(张剑虹、凌华琴、张亚萍、朱碧莲、刘萍、江伟)
按计划汇总月行事历(张仁秀)
周工作安排(杨兰萍)
六、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
1、学校要依靠教师办学,要实行民主管理,建立校长领导下的由教导主任、各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参加的教学指挥系统,定期召开会议通过他们听取群众意见,研究教学措施,管理教学质量。
2、学校要切实加强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搞好教学、研究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教研组按学科建立,根据我校实际,按学部分成低中部和高级部,并按年级设立备课组。
教研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组织本组教师钻研教材,搞好集体备课;指导备课组活动;了解和检查本组教师的教学和教研情况;组织教学研究课;主持本组教学会议和业务学习;帮助新教师熟悉业务;协助老教师总结经验等。(后面附具体细则)
3、学校校长和教导主任应通过听课和参加活动,经常分析研究各科教学中的主要经验和问题,及时向教研组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要指导教研组搞好教学研究课活动和教材与教法的研究工作;要指导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尽可能给教师进行理论辅导,进行课改实验;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保证教研组工作的正常开展,及时解决教研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4、根据教学年段和教师工作特点,合理配备教师,同一年级学科都要配备一定的教学骨干,注意新老搭配,促进新老教师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分配教师科职务要力求稳定,以促他们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5、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堂常规,进行纪律教育要坚持一贯,不留缺口,学校将加强管理,及时表扬先进,教育后进,形成良好的学风。
七、教学工作的质量管理
1、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常州市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和《钟楼区中小学教学常规意见》(讨论稿),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校长和教导主任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检查、指导、控制和总结,要对教学全过程的各项工作,依据教学工作常规对教学各环节的质量实施领导和管理。
3、教学工作的检查要贯穿于教的全过程,按照教学规律安排教学检查的内容,对教学工作情况要及时分析,发现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迅速纠正。
开学前检查的内容,应包括教师的超前备课;学生编排;教师配备和课表的编排;教学工作的制定和教学物资的准备情况。
开学初,要突出教研组工作计划,任课教师教学工作进度计划和班主任管理中配合教学工作的计划;教师讲解和学生学习的一般情况;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执行的初步情况。
期中检查,要结合期中阶段检测,重点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和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检查教学研究工作和教学进度;检查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负担;进行期中质量分析。
到期末,要结合期末考试,检查各年级学科的总复习计划;审查各科试卷;审查各年级留级生和随班就读生名单;检查教研组和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检查学生假期活动计划,分析一学期来的主要成绩和问题。
4、校长和教导主任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并尽可能兼一些课,要为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创造条件,要研究和指导教学。
5、教导处应在开学初对各班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建立质量管理基础,要及时掌握教学质量的动态,分析和确定教学质量的管理点,抓住关键工作和关键部位,采取切实措施,实行教学质量控制。
6、学校要十分重视教学工作的总结,发动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价,发现经验应及时肯定,注意培养,提高和推广。
八、教学行政管理
1、新生入学一律按地区、按常态编班,班级一经编定,就应保持相对稳定,为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班级传统创造条件。
2、必须注意劳逸结合,要根据季节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学生每天在校的上课、自习和课外活动的时间要严格控制在六小时以内。每年六月一日起到放暑假,学校应安排学生午睡时间。
3、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要求,科学地编排课程表是保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编排课表,要注意保持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将语文、数学、外语各科的多数学时安排在上午第一、二节,其它课程可适当放到下午;要将作业较多的课同困难较少的课交错编排;体育课最好不排在饭前的一节课,不要把课外体育活动同体育课安排在同一天。
编排课表,还要注意有利于教学设备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教师的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师时间的分配和新老教师的相互学习。对女教师的特殊困难应该给与照顾。
排定的课程表,要力求保持相对稳定,未经教导处同意,教师不得随意调课或代课。
4、教导处要统一协调,控制学生家庭书面作业量,务求做到:一年级一般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二、三年级的家庭作业量一般不要超过三十分钟,四年级不超过四十五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主管教学的校长和教导主任应负责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学校要严格执行省学籍管理规定,严格学籍管理,巩固和发展普及初等教育的成果。
6、图书、仪器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和工具,要根据教学需要有计划地购买必要的教学工具书和学生课外读物,添置必需的教学仪器。标本和挂图。建立和健全保管、使用制度,充分发挥图书、仪器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7、学籍、档案和资料是学校和教师制订计划。总结工作的主要依据,必须按上级分类要求妥善保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