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努力做好一件事——学校2014年度工作总结
常州市新闸中心小学
一年,就是一段生命历程,珍爱!
一年,就是一份信任期待,珍视!
一年,就是一种发展可能,珍惜!
盘点思量即将过去的2014年,全体新小人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努力做好
一件事,使之成为撬动学校发展的支点,成为促进师生发展的引擎。
这一件事就是:学校课程建设。
课程是什么?课程是学生校园生活的整体策划。
课程建设有什么用?首先,增强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多种可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有利于教师对自身的工作目标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教师共同体间的合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不同学科的建设;第三,需要显性的物化环境的建设,学校环境面貌会成为课程的一部分;第四,课程建设是积淀学校文化底蕴的过程。
课程建设怎么做?
一、 架构学校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的构建必需以学生培养目标为依据,我们首先细化“四实”育人目标,然后在重新梳理学校课程的基础上,把国定课程、校本课程和拓展课程融合成具有新闸特色的“四实”课程结构。
“四实”培养目标及内涵
培养目标
内涵
结实
热爱运动,能自觉投入到增强体质的活动中;掌握两项体育技能一项艺术技能;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有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身体健康。
诚实
言行保持一致,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负责任;尊重老师、友爱同学、孝敬长辈、爱护环境。
丰实
能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适合个人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善于独立思考,能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能坚持课外有效阅读。
欢实
心态阳光、自信开朗;遭遇挫折,能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二、 五个领域先行先试
本年度,我们重点落实五门课程,并且由各管理团队领衔一门课程的实施,
管理团队的培养就是在蹲点一个年级、领衔一门课程、帮带一批教师的过程中进行的。
管理团队
领衔课程
教学研究中心
“学课堂”
教师发展中心
儿童比特课程
学生发展中心
儿童礼仪课程
后勤保障中心
劳动技能课程
体育组
阳光体育
(一) 构建“学课堂”的校本实践与研究
1. 本年度已做的尝试与探索
①出台“构建‘学课堂’的校本实践与研究”的实施方案,理清了“学课堂”的基本概念、“学课堂”的主要特征、“学课堂”的教学追求、“学课堂”的基本操作流程。让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明确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做到怎样的程度。
附(基本操作流程):
明确目标—目标导学—交流质疑—提炼概括—当堂反馈—回顾反思
(以主问题为载体的目标建构学习;)
(以学习材料为载体的体验性建构学习;)
(以活动经历为载体的探索性建构学习)
②充分利用教研组活动,教师团队集体攻关,做好“两个解读”。第一解读学生,从学生学习的难点、易错点、困难处着手,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第二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并形成我校教师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参照标准,即“四个是不是”:是不是单元教材的核心,是不是学生后继学习的基础,是不是将来要被学生经常运用,是不是在学生思维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③教师备课调整,教案的呈现关注四个方面: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材料的提供,主问题的设计,学习活动的推进上。
④各学科研究课的推进,研究课的观测点在于“学课堂”的五个特征,倡导上出有思考的常态课。
⑤课堂观测评价表的形成。
2. 取得成效
本年度,我校一位教师参加市赛课,获一等奖,并送省参加比赛;一位教师
在市名师大学堂中作公开教学并讲座;数学组、信息组承担区级教学研究活动,获好评;六位教师在区“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中获一、二等奖;一项市级课题顺利结题;三位学生在区英语写作比赛、数学小论文比赛中获一等奖。
(二) 儿童比特课程
①借助专家引领,丰富清晰课程内容,从单一内容走向多元结构,在引进物联网比特实验室的基础上产生立体课程:cmos课程。两层含义:第一是核心关键词的首字母,创意(c)、动手(m)、合作(o)、分享(s);第二cmos在计算机语言中有开启的意思,我们希望开设这门课程能帮助孩子努力将创意变为现实,帮助孩子努力开启未来生活的新闸门。
②架构cmos课程结构,将“三模”、“ Scratch创意编程”、“机器人”作为
我校cmos课程的主体。
③整合,将Scratch创意编程与各学科整合,目前已在美术、数学、音乐学科中作出尝试,推出研究作品与研究课。
④组建由各学科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包括音乐、美术、信息、科技、数学、语文等,研究团队定时间、按主题开展活动,每月两次,教师技术能力与教学水平同步提高。
⑤悉心组织学生俱乐部活动
俱乐部名称
指导老师
比特俱乐部
王水英(科学) 张静(数学)
SCRATCH数学园
李庆华(信息)
SCRATCH动漫街
黄玉蓉(美术)
SCRATCH音乐汇
马献忠(音乐)
机器人俱乐部
凌涛(语文)
车模俱乐部
吴旭峰(科学)
航模俱乐部
王水英(科学)
船模俱乐部
吸管造型俱乐部
内容
区机器人
市机器人
市车模
省科技模型
区创新大赛
奖项
1个二等奖
2个三等奖
2个一等奖
4个一等奖
6个二等奖
7个二等奖
25个三等奖
6个三等奖
2个省团体三等奖
1个三等奖
我校在2014年江苏省青少年科技竞赛获物联网电子传感创意设计团体一等奖,三位教师获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8位同学分获一、二等奖。
信息科技组承担区级公开教学研究任务。多位教师的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或获奖。
(三) 儿童礼仪课程
① 顶层设计礼仪课程框架
② 明确细化礼仪课程内容,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江苏省未
成年人文明礼仪规范》的小学阶段要求和学校的一日在校行为常规三部分内容,按分年段有序推进的策略编排。
③ 分类落实课程实施途径,国定课程渗透,校本课程浸润,主题活动体验,
社团活动拓展,社会实践活动延伸。特别推出在“三从”理念引导下的多样主题活动,“三从”:从身边小事做起,聚焦日常行为规范;从多样活动入手,让孩子浸润体验;从儿童需求出发,让孩子在自我教育中成长。多样教育活动包括:创作一组礼仪歌谣;推出一本儿童绘本;设计一个礼仪游戏;创作一套礼仪宣传片;组建一支礼仪志愿者队伍。在开展礼仪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说孩子听得懂的话,唱孩子自己创作的歌,画孩子看得懂的图,做孩子喜欢的游戏,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体悟规范的必须,在自我教育中收获成长的喜悦。
④ 着力优化课程评价机制,推出“‘青苗’礼仪银行”,根据每月一次“小
微”行动发放礼仪积分卡,每月一次兑换积分,评选当月的礼仪之星,帮助孩子坚持二十一天养成一个好习惯。
⑤丰富拓展课程资源平台,校内建好“一室两廊一街区”:“礼仪教室”、“礼仪连廊”、“新新创意活动街区”。校外与新闸敬老院、新闸卫生院、双桂坊美食街、北门公益书屋结成共建单位。
提升了学生的整体文明素养;丰富了教师的课程实践智慧;初步形成了校园
独特的文化氛围。
学校礼仪教育的建设成果得到方方面面专家、领导的关心帮助。今年四月,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到校调研“星河”城市学校少年宫运作情况,并就学校开展礼仪养成教育给予引领指导,“常州文明网”作相关报道;今年六月,省委宣传部、文明办组织各大市负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到我校考察礼仪养成教育情况,对我们的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常州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我校礼仪教育的一些经验做法在“新华网”、“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媒体上刊载;今年七月,我校在“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培训班”上做专题讲座,受到与会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同期我校在区教育系统干部暑期培训班上作“礼仪教育涵养‘新星’儿童”的发言;今年10月入队仪式,我校邀请校友,三位省十八届全运会冠军到校为学弟学妹戴红领巾,让同学们记住要求、学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常州晚报”、“常州日报”进行报道。举办“庆六一”暨“思源感恩”十岁成长仪式,“让我们携手踏上爱的旅程”一年级入学仪式。
(四) 劳动技能课程
① 在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教师建议的基础上,在全校推出四大类共38门“巧
手”课程,包括“烹饪、手工、洗涤、电工木工”,教师、学生都100%参与。
② 明确组织形式:教师固定内容、固定地点,学生自主选择、跑班上课。
原则上每门课程一课时。
③ 本学期开展两次活动,积累相关经验,为后续常态化推开做好充分准备。
④ 努力探索评价新形式,每门课程用一种色块表示,为学生提供色块卡,
完成一门课程的选修就为自己的色块卡涂上颜色,四年完成所有“巧手”课程的学习。
⑤添置了一批课程器材,包括:烤箱、电磁炉、烘培用品、洗涤用品、编织用品、木工电工工具箱等等。
丰富了校园生活,为学生积累更进一步生活学习的知识与能力,教师、学生
参与课程的积极性非常高。
(五) 阳光体育
① 基于校情,推出“新新创意街区”活动,利用每天大课间活动时间,将
20多个门类的活动器材敞开式摆放于学校的每个角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锻炼身体、培养爱好、尊重个性。
② 增加体育俱乐部的项目,在原有篮球、田径的基础上新增跆拳道俱乐部,
并由上半年的一个班,增加到下半年的二个班,外聘师资,确保活动质量,强身健体的基础上增强娱乐性、互动性。
③ 积极组队参加市区各级体育比赛。
④ 学校运动场馆、设施,报告厅对社区街道百姓开放,成为新闸老百姓文
体活动的中心。
校田径队参加常州市冬季长跑比赛获第四名;跆拳道俱乐部参加常州市比赛
获三金三银;篮球俱乐部参加常州市比赛获第五名;在钟楼区春、秋季运动会上获团体成绩第二、三名的好成绩。学校成为常州市第二批体育资源对外开放学校。
三、 师资后勤协同保障
为了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在教师队伍培养、后勤服务保障两个方面花
力气、下功夫。
(一) 教师队伍培养:从普适走向分层
① 确定刚入职青年教师每月一主题基本功系列培训活动
月份
培训内容
三月
读书活动,撰写读书心得
八月
学校课程培训
四月
硬笔书法比赛
九月
即兴演讲比赛
五月
说课竞赛
十月
粉笔字比赛
六月
十一月
公开教学研究
七月
教育理论考试
十二月
命题能力考核
②为校级骨干教师发展搭建平台,新提拔一名骨干教师成为学校中层管理人
员;推荐两位教师参评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一位教师参评中高职称;四位骨干教师领衔学校优秀项目建设,并参与区级评比;成立学校团支部,青年骨干教师引领团队成长;邀请《常州教育》主编鲁兴树为青年教师提供教育论文撰写的智力支持;邀请区语文教研员陈玉琴老师与学校语文组骨干成员建立长期帮扶指导关系;邀请区督导室张小兰主任引领智慧班主任工作室的研究等等。
③三个校级名师工作室活动有质量,“青蓝心荷”教师工作室,“青青晨荷”
信息技术工作室,“淡淡荷香”智慧班主任工作室是我校骨干教师带领的校级工作室,一年来他们活动有主题、按序列、定时间、定地点,并持之以恒,确保质量,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起到了非常好的相互帮助的作用。
④每个青年教师作个人成长规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的成长订立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分三年、五年、十年三个阶段,从教学研究、指导学生、科研课题、自身素养等几个方面提出不同的分阶段目标。
我校教师发展基本遵循三个阶段:40周岁以下,积极参与、承担各级各类
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成为市区两级五级优秀教师梯队成员;40~50周岁,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领衔项目、帮带教师,做学校工作的排头兵;50周岁以上,扎实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参加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当然按年龄分段的要求并不是绝对的,每位教师还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完善与调整,努力形成学校教师群体良好的教育生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本年度,科学教研组成为区级星级备课组;多位教师的论文发表或获奖;近十位教师承担区级公开教学任务;90%的教师在校级上课题研究课。
(二) 后勤服务保障:从底线走向发展
①创意布置“新新创意活动街区”,推出20个活动项目,特别是棋类活动区、
球类运动区、空竹游戏区等布置非常有特色,激发学生的游戏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② 引进物联网“比特”实验室,从科学教室的装修到活动器材的添置为学
生cmos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基础保证。
③ 丰富学校礼仪文化氛围的布置,开辟“礼仪教室”,布置礼仪文化廊,制
作“新星”礼仪银行,设计儿童绘本墙,推出善行义举榜等等,营造了浓厚的礼仪教育氛围。
④ 装修教师乒乓球馆,丰富教师课余生活,引领健康生活方式。
⑤ 领衔校园“儿童环保”课程,以“垃圾分类知多少”为主题,通过综合
实践活动、班队活动等载体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普及,每个班都由四色垃圾箱,分类投放垃圾,与校园四色垃圾桶相对应,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绿色的理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同时激发社会责任感。
我校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学校。
盘点思量一整年工作,我们思考着,并努力实践!同样也收获着,并踏实前
行。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培养,进一步创新学校工作,始终怀着对教育、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最好的爱,
不是让孩子跟我走,
而是让孩子自己走,
让每一个孩子更自由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