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财政局概况
(一)区财政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及下属基层预算单位组成情况。
1、主要职责
(1)切实履行宏观调控职责,参与制定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平衡社会财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执行政府与企业的分配政策,完善鼓励公益事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2)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财政、税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全区财政政策、中长期规划、改革方案和其他有关政策;改革完善区、街道财政管理体制,指导街道财政部门开展业务工作。
(3)执行财政、财务、会计、政府采购、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规定,制定和执行财政、财务、会计、政府采购、相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管理规定。
(4)管理全区财政收支,承担区级各项财政收支管理的职责;负责编制区级年度预决算草案并组织执行;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区级、全区年度预算及执行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决算;组织制定区本级的经费开支标准、定额,负责审核批复区级部门(单位)的年度预决算。
(5)贯彻执行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组织开展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6)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按规定管理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收费和其他非税收入;负责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管理财政票据;参与治理乱收费、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工作。
(7)组织实施国库管理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指导和监督国库区分库业务工作,按规定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政策,制定具体管理办法,监督管理政府采购活动。
(8)拟订有关部门、单位和项目资金的财务管理办法;监督有关部门、单位的财务运行和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审核有关部门的财务决算;负责各项区级财政专项资金的安排和监督管理。协助有关部门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效益分析,监督项目实施中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9)组织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按规定管理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并制定具体管理制度;执行统一规定的开支标准和支出政策;管理财政预算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出国(境)经费及非贸易外汇;监督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
(10)研究提出和组织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贯彻实施企业财务管理相关制度;负责全区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1)执行支持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负责办理和监督区级财政的经济发展支出、区级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财政拨款;参与拟订区建设投资的有关政策,执行基本建设财务制度;负责有关政策性补贴和专项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工作。
(12)执行财政支农涉农政策并负责相关资金管理;负责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参与农业综合开发规划与项目管理;指导全区街道财政机构自身建设工作。
(13)管理区级财政社会保障及医疗卫生支出,组织执行社会保障资金(基金)的财务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对社会保障资金(基金)使用的财政监督。
(14)执行国家关于内债、外债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国债、地方债发行计划,制定地方有关配套性政策措施,防范财政风险。
(15)依法管理全区会计工作,监督和规范会计行为,组织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指导和管理全区代理记账机构业务。
(16)依法监督检查财税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反映财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政策建议,依法处理财政违纪违规的行为。
(17)制定财政科学研究和教育规划。组织财政人才培训。负责财政信息化建设和财政信息宣传工作。
(18)承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2、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区财政局设4个内设机构:
1、办公室(监督检查科)
2、预算科(国库科)
3、综合科
4、会计科(国资科)
(二)区财政局2015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区财政干部将紧紧围绕本次人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1、强化征管挖潜增收,努力完成财政收入任务
一是完善征管措施。突出抓好主体税种和重点税源的征管,对税源大户实行重点监控,对重点企业实行纳税定期通报制度。二是强化综合治税。加大与税务、市财政的沟通协调力度,落实街道、部门职责,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构筑起细致缜密、反应灵敏的涉税信息网络,真正把各类税源摸清楚,管起来。三是加强零星税源的管理。重点对私房出租、个体经营、房屋装璜等行业户管进行清查,防止漏征漏管。四是严格规范税收秩序,抓好欠税清理清缴,最大限度查禁“跑冒滴漏”。做好税收分析,防止出现部分企业销售收入高、税收贡献低的不正常现象。
2、发挥财政调控职能,促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努力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支持推进苏宁物流、融达物流等服务业项目建设,支持发展金融租赁、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集聚发展楼宇商区,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支持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都市型工业项目,促使产业中有一定实力、且辐射带动力强的生产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以钟楼科技大街为轴带,以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文科融合产业园为核心、以钟楼开发区、新闸科技园等为腹地的“一街三核多基地”的创新园区建设和北自所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建设。
3、统筹兼顾优化结构,增强公共支出保障能力
一是优化教育投入机制。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支持与北师大、南师大等知名院校深化合作,提升教育品质。继续推进教育集团化发展,支持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二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支持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为群众提供优质公共卫生服务。三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支持新农合与居民医保并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支持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四是支持办好重大民生实事项目。支持住房保障工程,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支持食品药品检测监管,支持和谐安民工程,推动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实施,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