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钟楼区农业局概况
(一)钟楼区农业局是负责全区三农和水利工作的综合性部门,挂“水利局”牌子,与区委“农工办“合署办公。设4个内设机构:综合科、水利科、水政科、农业科。
(二)主要职责:负责全区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全区生态农业建设,指导全区农村经济体制、经营体制改革和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等工作;负责全区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督,组织指导并监督动物的防疫、检疫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承担全区范围内的防汛防旱、水利建设、工程管理的职能以及水政执法、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水资源开发和保护;担负着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河道保洁、清水工程水环境整治等职能。
(三)下设3个事业单位:区畜牧兽医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水利管理服务站、农村经营管理服务站,均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二、2015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确保农业“三项安全”
围绕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疫病防控安全,重点做到五个强化:一是强化监管。开展打击农产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对辖区内农资经营户展开拉网式清查,防止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二是强化监测。对全区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的农产品定期进行抽查,采样监测;对生鲜乳生产和收购情况进行监测,确保生鲜乳生产安全。三是强化防疫。突出抓好狂犬病、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工作。四是强化检疫。确保检疫率达到100%。五是强化监控。充分发挥区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作用,进一步完善预报预警能力。
(二)倾力扶持农企发展
围绕一产联盟,积极帮助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实现提档升级和产业化发展,组织农业企业开展项目申报,争取资金发展壮大企业实力;帮助企业开展名优农产品等品牌创建;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各类农展会,提升企业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三)实施农民增收行动
一是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活力为重点,抱团发展,不断提升共同富裕水平。二是以创新资产管理机制为重点,突出减负增效,不断提升资产保值增值水平。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要强化代理记账和内部审计等基础工作,健全完善收支预决算、审批监督和财务公开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三是以提高农民保障水平为重点,实事惠民,不断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促进就业增收,通过落实扶持政策、举办专场招聘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一系列帮扶措施,使农民创业有门路、就业有岗位,争创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四项制度”示范村3-4家。
(四)落实防汛各项措施
一是汛前检查立足早部署。2015年一季度开始部署汛前检查,对查出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加以整改。二是工作措施立足早落实。各类重点防汛工程如泵站、重点河道、险工隐患部位落实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在建的重点水利工程建立安全度汛的措施。三是防汛预案立足早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细化深化各类防洪抢险、防范台风预案。四是应急物资立足早储备。储备足够的防汛应急物资,特别是对泵站等防汛设施的易损件配足,确保随时供应,及时更换。五是抢险队伍立足早培训。通过培训演练,提高快速应对能力。
(五)推进水利工程建设
围绕冬春水利建设目标,抓规划、抓落实、抓质量、抓进度,上下联动,通力协作。重点对防汛隐患地区(段)进行建设,以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5年拟实施永红街道高二队、五星街道白庄村、朱家村等5个城中村片低洼地治理工程。同时将进一步加强河道整治,提升环境风貌,计划对童子河三期(丁香路-松涛路段)实施综合治理。
(六)强化河道长效管理
围绕河道保洁考核要求,狠抓基础管理,在打造优美水环境的同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促进全区河道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让清水长流,确保全区水畅通、水清洁、水生态、水安全,力争市级考评继续名列前茅。
(七)严查水事违法行为
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执法和管理程序,提高水政监察和行政执法效果。积极开展巡检巡查工作,保护各类水利、防汛工程设施,维护河道行排功能。进一步规范水资源管理,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取水许可管理,加大无证取水取缔力度,切实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
三、钟楼区农业局部门收支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情况
钟楼区农业局为正科级行政机关,经费管理方式为财政全额拨款,预算编制单位为局本级1户。
(二)收支预算
1、预算收入总额为291.67万元,均为财政拨款。
2、支出预算总额为291.67万元。
按功能科目划分:
(1)农林水支出:243.39万元,主要用于本部门人员经费、单位日常运转所发生的支出;
(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41万元,主要用于缴纳本部门在职人员医疗保险方面的支出;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75万元,主要用于本部门退休人员退休费等支出;
(4)住房保障支出:30.12万元,主要用于本部门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用于住房改革方面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