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区政府关于印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已失效)
索 引 号:014119467/2016-00060
组配分类:政府文件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钟政发〔2016〕54号 发布机构:政府办
产生日期: 2016-08-29 发布日期: 2016-08-29 废止日期: 2020-12-31
内容概述:镇、开发区、各街道,区各委办局、直属单位:现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2016年8月29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和补短板的工作要求,加快补齐拉长经济社会发展短板,进一步扩大有效供给,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经济社会发
区政府关于印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已失效)
钟政发〔2016〕54号
 

镇、开发区、各街道,区各委办局、直属单位:

现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

2016年8月29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和补短板的工作要求,加快补齐拉长经济社会发展短板,进一步扩大有效供给,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短板领域,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分类指导,定向精准施策,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增强当前经济增长动力,厚植长远发展优势,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钟楼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着力实施一批补短板重大项目,实现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健全,民生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基层服务设施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夯实打牢。

三、重点举措

启动实施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公共服务、脱贫攻坚、现代农业5大领域“补短板专项工程”,重点推进3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04.06亿元,其中“十三五”期间投资181亿元,2016年投资42.17亿元。

(一)基础设施补短板专项工程。重点推进7个重大项目,5年完成投资85.51亿元,其中2016年19.84亿元。

1.水利项目。建立健全安全可靠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提升防洪排涝和水资源保障能力,配合市里实施1个重大项目: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建设,5年完成投资4.8亿元。加强城区防洪除涝能力,加快推进机械新村排涝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配置水平,完善水资源保障体系,推广节水型社会建设。(区农业局、财政局、国土分局、邹区镇、开发区、各街道)

2.能源项目。配合市供电公司进一步提高输配电效率,推动配电网加快实现智能化,实现配网自动化全覆盖,不断增强配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大力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构建“供电能力强、安全可靠、运行经济、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气化格局。配合市经信委加快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建成1万根的总目标上,争取有更多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落户钟楼。(区发改局、经信局、邹区镇、开发区、各街道)

3.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宽带、融合、泛在、共享、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集约化和规范、长效管理,实施1个重大项目,5年完成投资48亿元。(区经信局、发改局、开发区)

4.管网项目。配合市推进城区老旧供气铸铁管改造,到2017年完成铸铁管改造40公里;加快实施污水管网提升完善工程,到2020年新建污水管网45公里,改造20公里。(区建设局、国土分局、规划分局、邹区镇、开发区、各街道)

5.市政项目。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生活便利化水平。加强南北、东西骨干道路建设,完善骨干道路网络系统,重点建设星港大道西延过运河快速通道、松涛路-振中路桥(与邹区连接)、劳动西路、河滨路、白云南路等主干道,5年完成投资27亿元,其中2016年完成10亿元,到2018年完成17亿元。进一步健全城市综合交通运营体系,配合市里推进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到2020年全线通车试运营。(区建设局、发改局、规划分局、邹区镇、开发区、各街道)

(二)民生保障补短板专项工程。重点推进13个重大项目,5年完成投资79.51亿元,其中2016年15.39亿元。

1.住房改善项目。加快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全面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住有宜居”。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棚改专项资金,到2018年改造各类棚户区(危旧房)3000户,到2020年改造5500户,5年完成投资60亿元。加快戴安花园、泰村花园、瑞富小区、丁香苑、芮家塘、星鑫家园二期安置房建设,到2017年完成投资6.9亿元。积极推行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制度试点工作,确保我区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区建设局、房管局)

2.医卫健康项目。优化医疗设施布局,加快“健康钟楼”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15分钟健康服务圈”,规划设置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3家村卫生室。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新建4处(北港、新闸、西林、荷花池中心);乡镇卫生院异地新建1处、原址改建1处,5年完成投资4亿元。加快推动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辖区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市第一人民医院组建区域型医联体。大力发展社会办医,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到2020年社会办医疗机构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设置。配合市里加快推进常州妇幼保健院、第一人民医院钟楼院区建设。(区卫计局、邹区镇、开发区、各街道)

3.养老养生项目。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全面加强养老设施建设,发挥社会力量主体作用,建设一批知名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社会养老机构。实施3个重点项目,5年完成投资3.65亿元,2016年投资0.65亿元,2018年投资3.65亿元。着力完善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功能,重点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达标项目,到2020年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城市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全覆盖。鼓励医疗卫生资源进入社区和居民家庭,增加护理型床位数量,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到2018年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数的比例达到55%,到2020年达到60%。(区民政局、发改局、卫计局、商务局、规划分局、邹区镇、开发区、各街道)

4.人社服务项目。提升人社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建设,制定钟楼区平台工作人员“三年一轮”岗位培训工作计划,开展人社基层平台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促进基层人社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到2018年全区所有街道(镇)、80%的社区(村)人社服务平台达到国家和省标准化建设规范要求,自助服务终端配备率达80%;到2020年全区所有街道(镇)、社区(村)人社服务平台达到国家和省标准化建设规范要求,自助服务终端配备率达100%。根据上级部署,有序推进全省异地就医一卡通建设工程,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范围,提升异地就医费用结算效率。(区人社局,邹区镇、开发区、各街道)

5.生态环保项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全力保障生态安全。实施4个项目,5年完成投资4.4亿元。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体系,全面完成禁燃区建设任务。实施G312邹区段环境综合整治和邹区污水厂提升工程,2016年完成投资0.68亿元、到2017年完成投资0.9亿元。深入推进生态绿城建设,按照“增核、扩绿、连网”要求,加快生态源保护、郊野公园、城镇公园、生态绿道、生态廊道、生态细胞等六大工程建设。到2018年,完成童子河湿地公园建设,共投资6千万元,完成皇粮浜公园建设,共投资2.9亿元。大力实施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和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切实改善农村人居质量,着力推进一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区环保局、建设局、农业局、城管局、发改局、经信局、区委农工办、邹区镇、开发区、各街道)

(三)公共服务补短板专项工程。重点推进6个重大项目,5年完成投资17.56亿元,其中2016年2.8亿元。

1.教育项目。加快优质教育“3332工程”后续建设,推进教育资源布局,实施5个重点项目(皇粮浜、邹区、卜弋中学改扩建、荆川小学、实小和田家炳联建),5年完成投资13.63亿元。配合市加快推进新五中、北郊初中、教科院附中建设。扎实推进邹区镇学校布点建设,重点抓好荆川小学建设。大力发展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民办幼儿园覆盖面,到2020年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17所,力争90%以上幼儿在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管理,努力消除超大规模学校和大容量班级,消除不合格学校。到2020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达成省定办学标准,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差距,全面建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推动教育水平提高。(区教文局、人社局、邹区镇、开发区、各街道)

2.文化项目。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提升设施管理和服务水平,丰富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推进行政村(社区)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到2018年建成4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到2020年建成80个,重点推进钟楼区图书馆建设,2017年正式对外开放,2年完成投资0.43亿元。(区教文局、建设局、邹区镇、开发区、各街道)

3.体育项目。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全覆盖和均等化,到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80%镇(街道)建成以室内篮球馆或游泳馆为主体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2018年前,配合市里建成新闸、西林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完成投资2.6亿元。(区教文局、邹区镇、开发区、各街道)

4.旅游项目。积极推进“畅游江苏乐在常州”建设,实施1个重大项目,3年完成投资0.9亿元。围绕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等领域开展重点旅游目的地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8年建成1个游客集散中心。以古运河为主线,以“融合”为主题,开发保护沿河水系生态文化,融合产业发展,整合区域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文商旅一体化建设。(区发改局、邹区镇、开发区、各街道)

(四)脱贫攻坚补短板专项工程。重点推进2个重大项目,5年完成投资0.1亿元,其中2016年0.036亿元。

1、农村低收入人口精准扶贫工程。针对全区469户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农村低收入群体脱贫攻坚同扩大有效供给有机结合起来,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提高脱贫质量,加快实施精准扶贫工程。到2017年全区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达到或超过市确定的扶贫标准。(区委农工办,区财政局、民政局、邹区镇、开发区、新闸、五星、西林、永红街道)

2、邹区镇经济薄弱村帮扶工程。组织开展机关部门与薄弱村结对,从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支持。开展村村结对,强村带弱村,帮助薄弱村开辟致富门路,进一步提高村集体收入,夯实经济基础,改善农村面貌。到2017年邹区镇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50万元以上。(区委组织部、农工办,区级机关工委、区财政局、民政局、邹区镇、开发区、新闸、五星、西林、永红街道)

(五)现代农业补短板专项工程。重点推进2个重大项目,5年完成投资0.7亿元,其中2016年0.13亿元。

1.设施农业项目。加快推进设施农业转型升级体系性项目,大力发展设施园艺业、设施渔业、设施畜牧业等设施农业,打造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互联网+”充分应用。(区农业局、邹区镇)

2.农机作业配套设施项目。加强农田田间道路、桥梁建设和改造,完善与农业机械化要求相适应的农田交通设施,满足大中型农业机械通行条件。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项目,到2018年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8%以上,到2020年达到90%。(区农业局、邹区镇)

四、保障机制

(一)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将推进补短板项目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咬定目标、落实责任,加快制订补短板具体工作计划,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要完善项目储备和推进机制,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投资服务促进体系,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效能,确保补短板各项措施扎实有效推进。(区各有关部门、邹区镇、开发区、各街道)

(二)强化要素保障。加强财政性引导资金对补短板项目的优先支持,特别是对政府投资为主的补短板项目给予重点资金保障。发改局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专项建设基金和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国土部门要对补短板项目用地给予重点支持。化解过剩产能调整出来的环境容量要优先用于补短板重大项目。(区财政局、发改局、国土分局、环保局、邹区镇、开发区、各街道)

(三)创新融资方式。按照《市政府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常政发〔2016〕7号)的要求,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补短板专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贷结合、债贷结合的积极效应,加大对补短板项目金融支持力度。加快推广PPP等新型投融资模式,尽快在补短板领域实施一批有影响的PPP项目。(区发改局、财政局、金融办、邹区镇、开发区、各街道)

(四)严格督查考核。建立督查考核机制,按照细化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区政府办公室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补短板专项工程涉及的重大项目推进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工作成效显著的给予褒奖,对工作落实不力的予以批评问责。(区政府办公室、区有关部门、邹区镇、开发区、各街道)

附件: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主要领域工作目标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重大项目2016-2020年投资计划

附件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主要领域工作目标

序号

主要领域

工作目标

2018年

2020年

一

基础设施





(一)

水利





1



区域骨干河道防洪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

区域骨干河道防洪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以上;除涝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

2



国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5%

国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5%

(二)

能源





1





建成冷、热、电三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年发电量达6.5亿度,供蒸汽66万吨,供空调冷负荷2亿度

(三)

信息设施





1



农村光纤覆盖率近100%

农村光纤覆盖率达到100%

2



城区互联网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0M,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能力普遍达到50M

城区互联网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0M,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能力普遍达到100M

3



农村地区广电网络双向化改造率达到65%以上

全市广电网络双向化改造率96%以上

(四)

管网





1



完成20公里老旧输气管道改造

累计完成40公里老旧输气管道改造

2



建设污水管网10公里,改造25公里

累计新增建设污水管网20公里,改造45公里

(五)

市政





1



轨道交通2号线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部分标段开始盾构

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全线通车试运营

2



劳动西路、白云南路通车

星港大道西延、河滨路通车

二

民生保障





(一)

保障性住房





1



改造各类棚户区(危旧房)3000户,新建安置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改造各类棚户区(危旧房)5500户,90%安置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2



完成戴安花园、泰村花园、瑞富小区、丁香苑、芮家塘、星鑫家园二期安置房建设



(二)

医卫健康





1



规划设置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留提升3家,新建4家,规划新建1家)和2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3家村卫生室

乡镇卫生院异地新建1处,建成区域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2





到2020年社会办医疗机构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设置

3



配合市妇幼保健院钟楼院区建设



(三)

养老养生





1



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床位达到65%

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床位达到70%

2



新建25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城市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基本全覆盖

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城市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全覆盖

3



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数的比例达到55%

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数的比例达到60%

(四)

人社服务





1



全市所有街道(镇)、80%的社区(村)人社服务平台达到国家和省标准化建设规范要求,自助服务终端配备率达80%

全市所有街道(镇)、社区(村)人社服务平台达到国家和省标准化建设规范要求,自助服务终端配备率达100%

2



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实现全省异地就医一卡通

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实现全省异地就医一卡通

(五)

生态环保





1



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12%,优于二级标准天数达70%

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0%,优于二级标准天数达72%

2



完成G312邹区段整治



3



完成省下达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目标任务

完成省下达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目标任务

4



加大生态绿城建设力度,持续实施生态源保护、郊野公园、城镇公园、生态廊道、生态绿道、生态细胞等六大工程,完成皇粮浜公园、童子河湿地公园建设

持续深入实施生态源保护、郊野公园、城镇公园、生态廊道、生态绿道、生态细胞等六大工程

三

公共服务





(一)

教育





1



积极打造皇粮浜教育板块,重点推进邹区镇学校布点并启动建设,完成荆川小学建设并交付使用

推进教育布局与资源优化,实施5个重点项目(皇粮浜、邹区、卜弋中学改扩建、实小和田家炳初中联建)

2



新建、改扩建幼儿园8所

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7所

3



创建省级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基地2家,省级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家,省级重点产业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3家,示范性技师学校1家、技工学校2所,校企联合实训中心5家

创建省级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基地3家,省级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家,省级重点产业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5家,示范性技师学校2家、技工学校4所,校企联合实训中心10家

(三)

文化





1



加快推进行政村(社区)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到2018年建成4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加快推进行政村(社区)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建成80个。

(四)

体育





1



配合市里争取建设完成新闸、西林2个全民健身中心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80%镇(街道)建成以室内篮球馆或游泳馆为主体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五)

旅游





1



打造绿色果蔬生态休闲观光基地,计划建设8万㎡玻璃温室大棚,1.5万㎡配套设施

建成以步行出行方式的慢行交通贯穿古运河沿岸的绿道,实现可持续的绿色交通系统;规划盛宣怀故居居民与青果巷、南市河连线成片,发扬古运河段名人文化。

四

扶贫





1



针对全区469户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实施精准帮扶补助

到2019年底,农村低收入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

2



实施邹区镇7个经济薄弱村帮扶工程,至2017年底,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50万元以上

经济薄弱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面貌显著改善,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和公共服务得到有效保障,并建立健全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五

现代农业





1



推广应用农业“互联网+”

农业“互联网+”充分应用

2



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8%以上

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

附件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重大项目2016-2020年投资计划

单位:亿元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建设起止

年限

计划

总投资

2015年底前累计完成投资

2016年

计划投资

2016-2018年计划投资

2016-2020年计划投资

责任单位

合计(30项)

204.54

23.16

41.2

99.83

181.38

一

基础设施补短板专项工程(7项)

85.51

2

19.84

52.04

83.51

(一)

水利(2项)

5.18

1.3

3.3

5.18

1

新孟河工程

设计防洪标准流域100年一遇、区域50年一遇;引排能力240立方米每秒

2015

-2020

4.88

0

1

3

4.88

区农业局

邹区镇

2

机械新村排涝改造工程

2万平米排涝改造工程

2015

-2020

0.3

0

0.3

0.3

0.3

荷花池街道

(二)

能源(1项)

3

0.5

1.5

3

1

华润分布式能源

建设冷、热、电三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年发电量达6.5亿度,供蒸汽66万吨,供空调冷负荷2亿度

2016

-2017

3

0.5

1.5

3

开发区

(三)

信息设施(1项)

50

2 

8

30

48

1

中兴能源

总建筑面积9万㎡,其中8万㎡云计算数据中心和1万㎡综合楼,能容纳1万个机柜,约能提供20万台云主机服务器

2016

-2019

50

2 

8

30

48

开发区

(四)

管网(2项)

0.33

0.04

0.24

0.33

1

城区老旧供气铸铁管改造

改造40公里

0.15

0.1

0.15

2

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

建设污水管网20公里,改造45公里

2016

-2020

0.18

0.04

0.12

0.18

区建设局

(五)

市政(1项)

27

10

17

27

1

星港大道西延、劳动西路、河滨路、白云南路

总里程长31公里

2016

-2020

27

10

17

27

区建设局

二

民生保障补短板专项工程(13项)

100.67

21.16

15.39

50.01

79.51

(一)

保障房(2项)

87.96

21.06

11.16

39.9

66.9

1

棚户区改造

全区改造各类棚户区(危旧房)5000户以上,2016年改造新开工700套

2016

-2020

60

7

33

60

区房管局、

邹区镇、

开发区、

各街道

2

安置房建设

戴安花园、泰村花园、邹新花园西区、瑞富小区、丁香苑、芮家塘、星鑫家园二期安置房建设,2016年竣工34.5万平米,2018年累计竣工面积79万平米

2012

-2017

27.96

21.06

4.16

6.9

6.9

(二)

医卫健康(3项)

4.55

1.35

2.05

4.55

1

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新建4处(北港、新闸、西林、荷花池);乡镇卫生院异地新建1处、原址改建1处

2016

-2020

3.743

0.543

1.243

3.743

区卫计局

2

北极星口腔医院

3500平米诊断区、办公区、学术报告厅

2016

-2016

0.28

0.28

0.28

0.28

区卫计局

永红街道

3

泽明眼科医院

9000平米使用面积,西林地区首家专业眼科医院

2016

-2016

0.52

0.52

0.52

0.52

区卫计局

西林街道

(三)

养老养生(3项)

3.65

0.1

0.65

3.65

3.65

1

乐龄荷园安老颐养中心

涵盖养老安老服务、失能失智康复护理服务、社区卫生医疗服务

2016

-2018

3

3

3

区民政局

新闸街道

2

五星街道养老服务中心

地上建筑面积6710㎡,地下建筑面积2025㎡,总床位350张

2015

-2016

0.3

0.1

0.2

0.2

0.2

区民政局

五星街道

3

玖玖江南养护中心

涵盖社区卫生服务站、康复理疗室、老人居住室、资料室,床位281张

2015

-2016

0.45

0.45

0.45

0.45

区民政局永红街道

(四)

人社服务(2项)

0.01

0.01

0.01

1

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建设全区所有街道(镇)、社区(村)人社服务平台

2016

-2020

0.01

0.005

0.01

区人社局

2

省内异地就医一卡通建设工程

按照上级要求实现全省异地就医

2016

-2017

区人社局

(五)

生态环保(3项)

4.4

2.23

4.4

4.4

1

G312邹区段整治

G312邹区段整治

2016

-2016

0.4

0.4

0.4

0.4

区城管局

邹区镇

2

邹区污水处理厂

提升污水处理功能

2016

-2017

0.5

0.28

0.5

0.5

邹区镇

3

生态绿城建设

皇粮浜公园:建设用地总面积约24.69公顷,其中水体面积6.7顷;童子河湿地公园:占地面积48.8公顷,包括童子河环保主题园、童子河生态慢性步道和自行车道、北港老街特色街区

2016

-2018

3.5

0

1.55

3.5

3.5

区建设局

环保局

三

公共服务补短板专项工程(6项)

17.56

2.8

8.17

17.56

(一)

教育(2项)

13.63

1.2

4.84

13.63

1

推进教育资源布局

荆川小学:占地50亩、4.5万平方米、36班

2015

-2017

2.5

1

1.5

2.5

永红街道

实小田家炳联建:占地28亩、3万平方米、小学24班初中12班

2017

-2019

1.2

1.2

1.2

市教育局

区教文局

邹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120亩、7万平方米、小学36班初中36班

2017

-2019

2.5

2.5

邹区镇

皇粮浜民办初中:占地107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60班

2017

-2019

2.5

2.5

城建集团

区教文局

卜弋中学改扩建:占地66亩、3万平方米、36班

2018

-2020

1.2

1.2

邹区镇

2

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二期

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7所

2016

-2020

3.73

0.2

2.13

3.73

教文局

邹区镇

开发区

各街道

(三)

文化(1项)

0.43

0.3

0.43

0.43

1

钟楼区图书馆

总建筑面积3215平方米,主要建设新图书馆及配套设施

2016

-2017

0.43

0.3

0.43

0.43

区教文局

(四)

体育(2项)

2.6

0.8

2

2.6

1

新闸、西林全民健身中心

新闸全民健身中心核定用地面积100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6万 平方米。西林全民健身中心核定用地面积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2016

-2018

2.6

0.8

2

2.6

市体投公司区教文局

(五)

旅游(1项)

0.9

0.5

0.9

0.9

1

利丰绿色果蔬生态休闲观光基地

打造绿色果蔬生态休闲观光基地,计划建设8万㎡玻璃温室大棚,1.5万㎡配套设施

2016

-2017

0.9

0.5

0.9

0.9

邹区

四

脱贫攻坚补短板专项工程(2项)

0.1

0.036

0.08

0.1

1

农村低收入人口精准扶贫工程

实施我区469户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精准帮扶补助项目

2016

-2019

0.049

0.012

0.037

0.049

区委农工办

区财政局

民政局

邹区镇

2

邹区镇经济薄弱村帮扶工程

以邹区镇7个经济薄弱村为基本帮扶对象,组织动员7个单位,开展挂钩帮扶

2015

-2019

0.056

0.014

0.042

0.056

区委农工办

区财政局

邹区镇

五

现代农业补短板专项工程(2项)

0.7

0.13

0.7

0.7

1

设施农业转型升级

新增设施园艺面积3000亩,农业互联网+充分应用

2016

-2020

0.3

0.1

0.3

0.3

区农业局

邹区镇

2

农业机械化推广

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发展提升2家农机服务组织,秸秆机械化还田1万亩,新增、更新农机具10台套

2016

-2020

0.01

0.005

0.01

0.01

区农业局

邹区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