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街道民政办(社工科):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在新的一年,我区民政工作总体要求是: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民生优先”战略,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要求,更加注重“民生之政”理念的树立,更加注重体制机制的转变,更加注重服务水平的提升,为“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美好新钟楼”筑牢民生基础。
一、年度主要工作目标
1、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30张。
2、城乡和谐社区达标率分别达94%、93%。
3、全年社会组织登记数达300个。
4、完成第五届社区居委会和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
5、创建五星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个,四星级3个,三星级6个。
6、建成1所100张床位的民办养老机构。
7、设置运河山庄老年疗养院功能并正式运行。
8、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绿地社区居委会,改扩建中意宝第、北大街等5个社区居委会,新增社区工作服务用房3000平方米。
9、12349便民服务平台增加5大类服务项目,全年提供服务和咨询6万人次。
10、福彩销售额力争达800万元。
二、重点完成工作
1、加强低保动态管理。落实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城市低保标准提高至570元/月左右。探索建立“收入型”和“支出型”互补的社会救助制度,增强社会救助的整体功能。加大医疗救助力度。继续推进新低保细则规范施行,积极开展新低保信息系统应用培训,全面落实低保边缘家庭认定、一户多残、依老养残、困难群体医疗救助等新政策,强化动态管理,开展入户抽查并及时调整。
2、提高慈善救助能力。加大慈善劝募力度,扩大慈善基金总量;用好慈善基金利息款,加大大病救助、临时性救助等慈善救助力度;继续与常州晚报合作,把“周末关爱”公益联盟基金扩大影响和覆盖面;坚持商业和社区模式并存的慈善超市运作机制,依托南大街 “慈善广场”开展面向社会有影响的慈善“六助”活动。
3、扩大防灾减灾宣传。2013年,新创建全省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1个,全面提高社区综合防御灾害能力。组织开展“5.12国家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发挥社区防灾救灾工作室阵地作用,切实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4、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养老为老服务工作。加强现有养老机构的指导管理,确保达到硬件设施的标准化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提高护理员队伍的服务水平;继续完善高龄补贴制度,全面建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
5、加快和谐社区创建步伐。围绕现代化指标体系中关于城市与农村和谐社区创建达标率,深入开展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市星级和谐社区、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和十个“最佳”单项创建评选活动。坚持以品牌引领为支撑,加强对社区品牌创建的引导和扶持,推行“项目系列化、系列品牌化、品牌实体化、实体社会化”品牌创建战略。
6、认真做好居、村委会换届选举。精心组织第五届社区居委会和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深化居(村)务公开制度,探索和建立“群众说事、民主议事、分类理事、高效办事、定期评事、公开告事”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村)“六事工作法”,实现基层民主自治不断规范、创新和提升。深化居(村)务公开制度,界定公开的范围、程序和监督机制,实现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和常态化。
7、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依托区、街、居三级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开放式、普惠型综合服务组织构架。推进“一站式”便民利民服务,完善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一网”管理模式,深化“一记两制三联四会五民六访”工作机制,形成点对点、面对面的服务和管理体系,巩固“联系基层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的工作成果,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便民为民服务最优化。
8、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创新,简化登记手续,降低准入门槛,推行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制。推进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组织监管方式,实施社会组织等级评估,采取项目化管理方式,搭建政府购买服务、专业社工参与、公益项目培育的资源整合平台。
9、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强化“三社联动”机制,设立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专项资金,建成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扶持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制定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等级评估制度,培育发展10个以上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社会组织,建成2—3个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健全志愿者服务网络,扎实推进全国志愿者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工作。
10、丰富社区文化内涵。以“家园文化”为主线,结合广场文化、节庆文化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周周演”、“邻里节”、“健身月”等一批贴近居民的文化活动,满足居民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需求。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未成年人教育,丰富“道德讲堂”形式和内涵,营造“你我携手、文明同行”文明创建氛围,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效果。
11、推进双拥创建工作。积极争创“江苏省双拥模范区”,创新双拥工作思路,以军民融合式发展为主线,推行“五区联动、共建互融”双拥计划。丰富互办实事内容,广泛开展科技、信息、法律、文化拥军活动、“军民共建道德讲堂”活动,全面启动“360行动”。
12、加大优抚政策落实力度。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和区有关政策文件,及时、足额发放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金,切实维护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质量。
13、加强婚姻登记管理。严格按照民政部《婚姻登记机关登记评定标准》要求,不断提升规范化水平,婚姻登记员持证上岗,继续以人为本建好全市首家“婚姻家庭辅导室”,有效探索家庭矛盾调解机制。
14、加快平台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大12349便民服务平台服务项目,全年增加数码产品维修、家庭教育等贴近市民生活的服务项目5类,全年服务和咨询人数达6万人次;增设12349联合会分会,精化企业队伍,提升整体实力;加快网站升级改版,加强媒体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12349社会影响力。
15、加大福利彩票销量。注重市场开拓,抓新网点增设,进一步加大福彩公益形象宣传力度,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大销售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彩民关注度。
16、加强民政能力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理念,加强改进民政工作,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民政系统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适应新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要求。 17、推进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专项资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和制度,加强资金管理,保障民政资金专款专用,杜绝违纪违法行为发生。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严格依法行政,履职尽责。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二O一三年二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