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为了实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的目标,江苏省将全面开展中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以推动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层次和水平的提高。从2010年开始,江苏省教育厅将每两年组织考核、命名一批达到《江苏省中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标准》要求的中小学为江苏省体育特色学校。
据了解,《江苏省中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标准》共有16条具体要求,其中规定,体育特色学校要将特色项目纳入体育课程,有校本教材,并且每学期教学时数不少于8节课,每学年举办一次包含特色项目的体育节或运动会。该《建设标准》还要求,全校90%以上学生能掌握本校特色项目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在近3年中,全校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在90%以上,优秀率在15%以上。对体育特长生,该《建设标准》规定学校每个特色项目至少有2个及以上年龄段的特长生训练梯队,特长生每周训练至少3次,每次1.5小时以上,寒暑假累计训练在30天以上,并且每学期参加一次县(市、区)级及以上比赛。同时,近3年毕业的特长生运动水平、学业成绩、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均有90%以上升入高一级学校等。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的要求,在2010年2月底前,江苏省各市要在科学测算本地体育特长生占各年龄段学生大致比例的基础上,在直属和所属县(市、区)的初中、高中各学段,确定一定数量的能够招收体育特长生的体育特色学校,并设置相应项目。按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各地要分级制订体育特长生招生培养输送政策,规范体育特长生的教育教学、学籍管理、考核评价、毕业升学方式等政策规定,并设立专项经费,加强体育特色学校的场地设施建设,配足配强体育教师,为建设体育特色学校提供条件保障。
附:江苏省中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标准
1、有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分管校领导,“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2、每学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体育工作,体育特色建设列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
3、有体育工作管理制度,体育工作资料档案完整、管理规范。
4、有体育特色建设规划和特长生招生培养措施,特色项目建设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
5、与本校体育特色项目相应的上位项目学校之间关系协调,特长生升学渠道通畅。
6、体育教师数量、质量、结构和学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有满足需要、水平较高的特色项目教师(教练员)。
7、学校严格执行体育教师业务进修、工作量计算和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规定。
8、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符合省级标准,有专人管理,使用效益高,安全、维护、使用等制度健全。
9、特色项目建设有专项经费,满足器材购置及其维护、训练、比赛的需求。
10、按规定开设体育课、开展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特色项目纳入体育课程,有校本教材,每学期教学时数不少于8节课。
11、每个特色项目至少有2个及以上年龄段的特长生训练梯队,训练计划科学,每周训练至少3次,每次1.5小时以上,寒暑假累计训练在30天以上。
12、除特长生运动队外,全校每个班级、年级都有普通学生特色项目运动队,每学期每个班级、年级开展一次特色项目比赛,特色项目蕴含的特定的精神价值已内化为全校师生的素质、外化为校园文化氛围。
13、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包含特色项目的体育节或运动会,特长生单独编组比赛。特长生每学期参加一次县(市、区)级及以上比赛。
14、全校90%以上学生能掌握本校特色项目的运动知识和技能,毕业生离校前均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
15、特长生运动水平、学业成绩、文明素养不断提高,近三年毕业的特长生均有90%以上升入高一级学校等。
16、近三年全校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在90%以上,优秀率在15%以上。(转自江苏省教育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