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2014年工作亮点及2015年工作计划
索 引 号:014119600/2015-00002
组配分类:规划计划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环保局
产生日期: 2015-01-19 发布日期: 2015-04-01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一、2014年工作总结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环保局以市对区下达的年度任务为目标,以全市生态文明在行动点评为抓手,紧紧围绕我区中心工作,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努力为钟楼科学发展保驾护航。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全面推进“生态绿城”建设按照我区“生态绿城”建设目标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加强协调组织,3项内容均得到全面推进。1.大力推进绿城建设工程。童子河湿地公园
2014年工作亮点及2015年工作计划
 
 

一、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环保局以市对区下达的年度任务为目标,以全市生态文明在行动点评为抓手,紧紧围绕我区中心工作,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努力为钟楼科学发展保驾护航。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推进“生态绿城”建设

按照我区“生态绿城”建设目标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加强协调组织,3项内容均得到全面推进。

1.大力推进绿城建设工程。童子河湿地公园内童子河棕榈路至丁香路段的河道清淤及岸坡整治工程已完成,生态绿道建设和湿地公园绿化工程已开工。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生态驿站已具备各项功能。

2.深入开展生态系列创建。2014年,永红街道通过了国家级生态街道提升验收;新建成4个省级生态村、1个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省级绿色社区3个;创建省级绿色学校2所,市级绿色学校3所,市级生态文明学校1所。在创建中,我局积极加强业务指导,主动协调解决工作难题,认真对照创建标准,按计划组织好各项工作。

3.积极配合市级建设任务。配合市有关部门建设的生态绿城项目有8项工程。目前,均已完成了场地清障平整工作,为各项工程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实施节能减排项目

2014年,我区需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任务书》中80%的时序进度。结合我区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减排计划,推进减排项目的实施。

1.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完成了1家企业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4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目前,除1家已拆迁外,其余4家都已全部完成。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活污水接管,平岗星苑、英郡花苑等12个居民小区的生活污水接管工程已完成;新盛路管网已铺设到位并接入新冶路主管网;新闸花苑小高层一、二期安置小区污水管网建设正在实施中;西直街篦箕巷地区实施雨污分流,沿线排污单位已接入城市污水管网,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

3.开展工业企业减排。大力在企业中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项目,关闭了东邦涂料等9家企业。常州岩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投入1100万元,对原来的煤气发生炉进行天然气清洁能源替代,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57.04吨,氮氧化物排放79.38吨,为我区的节能减排、改善大气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着力开展“四项”专项整治

为建设让群众满意的生态文明城区,我局以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促进区域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1.水环境专项整治。通过逐步恢复河道、河塘的生态净化功能,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凤凰河及周边5个河塘已经完成了清淤工作;凤凰河周边38家废塑料加工作坊已有15家搬迁或关闭,10家正在整治,其余13家已进入行政处理阶段;针对西界河周边标准厂房区内污水管网的破损情况,制定了整改修补方案。对铁骆食品厂、展翔机械等企业实施拆迁,完成了南童子河老张家桥至邹傅路段、棕榈路至丁香路段的清淤工程、河道拓宽及岸坡等整治工作。

2.大气环境专项整治。以青奥会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为抓手,成立专项领导小组,严格落实临时管控措施,加强对建设工地、堆场及道路扬尘的巡查督查力度;完成了林洪特钢废气治理设施、常松3条彩涂线高温焚烧治理设施的改造,强化了中英科技等3家信访重点单位废气监控;对7家餐饮企业安装了油烟在线监控设施;大力推进禁燃区建设,把钟楼全境纳入禁燃区范围,31台燃煤锅炉已改造或拆除29台,7台懒汉炉已全部拆除,禁燃区建设作为2014年区为民办实事之一,已全部改造到位,我区在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建成“无烟区”。

3.噪声污染专项整治。把居民反映强烈的运河五号街区和莱蒙酒吧一条街等作为噪声治理的重点区域。对超标排放的4家酒吧采取技防改造,控制声源、安装吸声隔声装置、封堵漏点等措施进行整治,确保噪声达标排放,实现整治后零投诉。加强对居民区周边工业企业和各街道工业集中区工业噪声源管理,督促新闸民营工业园、格力博、思瑞安复合材料等9家工业企业,采取改进工艺、更换设备、调整生产时间和加强生产管理等举措,有效改善噪声扰民顽疾。加强夜间施工许可证发放管理,联合城管部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做好中、高考期间噪声控制工作,努力为考生营造宁静的学习、生活环境。全区噪声环境投诉同期减少22件,同比下降19%,中高考期间管控环境噪声实现零投诉、零信访。

4.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近几年,周边地区危险废物引发的环境案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环境安全。2014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危险废物的规范化管理,确保环境安全无事。首先是增强危险废物管理人员的能力,组织企业、基层相关人员进行了专门的业务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和法治意识;其次是拓展危险废物管理范围,将汽车4S店和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全区重点监管范围;第三是严把危险废物处置的最后关口,对辖区内3家危险废物经营处置单位实施视频监控和转移申请网上管理,并积极支持风华环保、和合环保等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保再生能力建设。

(四)高度重视环境信访调处。

在近几年环境信访总量得到持续压降的基础上,把提高环境信访调处质量作为重点,不断提高信访处理的效率和群众满意率。

1.落实责任。按照“区街联动、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责任机制,层层落实信访责任制,把信访案件逐级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件件有人抓、事事有结果,形成全区上下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2.联动调处。对于整改难度大、涉及面广的重点信访,区分管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深入现场协调解决,先后解决了蓝天花园商铺污水排放、海石口河发黑发臭、十字河水质突变等影响较大的环境信访问题。

3.提升效率。重视初接初访的处理,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依法处理不到位不放过,整改不达标不放过。并结合环保各类专项整治活动,积极消除信访隐患。

(五)全力夯实环境安全基础。

2014年,通过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土壤污染调查以及提升应急能力等措施,进一步巩固了环境基础,为科学发展提供安全的环境保障。

1.积极推进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全年我局共出动200余人次,检查企业96厂次,对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要求进行打分,并对规范化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企业整改。经市局考核,我区产生危险废物单位考核达标率为90%,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考核达标率为100%。

2.积极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各相关街道共投入70余万元,对3家污染企业遗留地块开展环境调查。丰林油墨、光明化工及振华绸厂等3家关停污染企业原厂址土壤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已提前完成。

3.积极提升环境应急能力。我局逐步加强应急建设,投入6万元余元购置防化服等环境应急装备,储备环境应急物资,不断提升环境应急能力。

(六)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倡导更多的市民投身到环保行动中来。

1.编印生态文明资料。我局编印了5000本生态文明宣传画册和4000余件雨具等宣传物品,并在学校、社区企业中广泛发放,帮助全区群众了解我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2.开展生态文明宣讲。全年组织生态文明宣讲团进道德讲堂20余场次,在群众中普及环保知识,弘扬生态文明。   

3.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先后与区妇联联合开展了“绿色童心•点亮生活”——钟楼区“创建生态之家”大型环保公益项目、与区检察院联合举办了一场以“用法律向污染宣战”为主题的环保公益法律宣传活动,动员各街道和社区在6.5世界环境日开展了系列环保主题宣传活动。

4.开展生态户外宣传。按照市环保局的统一部署,我局积极牵头开展了我区“生态绿城”户外宣传工作,共计完成高炮宣传1处,工地围挡宣传6处,户外大型广告5处,户外电子屏35处,辖区每个村委和社区都建立了宣传阵地。

二、存在问题

2014年我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均得到全面完成,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环保队伍建设有待提升。自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以来,环境保护的职能和范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我区环保队伍整体建设仍未跟上形势和任务的发展,环保编制偏紧、人员不足的问题日益显得突出。特别是2015年将实施的新环保法,规定4种情形可将违法排污者移交公安机关拘留,8种情形环保部门负责人引咎辞职,号称史上最严环保法。目前,无论在环保机构设置上,还是在环保队伍的知识见识、专业能力和人数力量上,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2.生态文明意识依然不强。当前,已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很多人没有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仍未形成共识。“边污染边治理”甚至“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或多或少仍然存在,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的行为方式在群众生活中还未真正普及。

3.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近几年,我区城市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还未跟上城市总体建设的步伐,尤其是部分城中村、老小区以及农村生活污水还未能接管,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影响水质的情况时有发生。工业企业与居民混居区域的信访矛盾日益突出。部分河道因水系不畅造成河道水质易变不稳、河道自身净化能力变弱等问题,有待更进一步解决。

三、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常州市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关键之年,区环保局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推进钟楼新城建设的战略部署,对照《钟楼区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目标任务(2012-2015)》,创新工作思路,落实责任机制,攻坚克难,务实奋进,努力取得生态文明建设新成绩,为钟楼科学发展保驾护航。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创建

在现有创建的格局上,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大力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各类创建,不断提升创建的质量。着力开展省级生态村、绿色学校、生态文明示范学校、生态文明示范亮点等创建工作。积极发挥生态村、绿色学校、生态文明示范亮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创建中的做法和经验向全区其他主体推广,带动其他单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并教育感染大众,形成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二)确保完成减排指标目标

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是国家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也是硬性任务,今年我区顺利完成了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明年要继续加大减排力度,认真研究制定减排方案,确定具体项目,以生活污染源减排为重点,积极消化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确保我区污染物得到总量控制。到2015年底,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四种主要污染物消减率,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即《“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任务书》中100%的时序进度。

(三)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在水环境方面,围绕太湖治水的目标,巩固清水工程成果,确保钟楼大桥下、连江桥两个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主要推进十字河等河道的生活污水截污,对海石口河五星段进行清淤、开发区段进行生态修复。加强废水排放重点企业,尤其是主要河道、考核断面周边企业监管力度,在全区开展废塑料加工作坊专项整治,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加大城中村、老小区和农村生活污水接管力度,逐步消除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影响河道水质现象。

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针对我区废气点源分散,整改难度大的特点,采取青奥会期间保障空气质量的做法,着力开展废气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开展扬尘专项整治,重点做好我区监测点位周边和堆场的扬尘控制;二是开展有机挥发物专项整治,主要针对印刷厂、汽车4S店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进行治理;三是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加强对餐饮集中区域油烟达标排放的治理,并积极创建油烟达标示范街。

(四)有效稳控调处环境信访

近几年,我区环境信访总量得到了持续压降。明年,我们将继续做好环境信访的稳控调处工作,通过“五个坚持”、“五道防线”、“五个到位”,积极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确保不发生因环境问题而引起的集访和重大信访。

“五个坚持”:坚持稳定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区街联动。

“五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强化污染治理;第二道防线是畅通投诉渠道;第三道防线是落实信访制度;第四道防线是化解疑难信访;第五道防线是加强业务培训。

“五个到位”:一是时间到位,二是人员到位,三是调查到位。四是处置到位,五是答复到位

(五)大力加强环境监察监督

一是强化源头控制。把好环评审批关口,严格按照市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程》的程序要求,认真做好网上申报、群众参与等工作。尤其对于排放达标但可能影响周围群众生活的项目,要创新办法,为后期管理预留空间;对于新建小区、商业街,按规划要求,确定营业用途,并充分发挥社区、街道等基层监督的作用,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提前介入,早做工作,超前防范,力争将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是开展规范整治。结合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对列入发放范围的企业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督促,从审批手续、达标排放、标识化管理、应急预案编制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同时,整合近年来各类行业专项整治、排污许可证发放、污染设施标识化管理等工作的成果,对全区的污染源形成整体认识,制定系统化的环境监管方案。在信息方面,在监察前能知道企业的基本情况,在监察中能发现企业的实时情况,在监察后能变更企业的变化情况。在管理方面,通过5+2、白加黑的执法监察,加大对重金属、危险废物等重点行业、企业和区域的监管力度。

三是落实监管责任。针对当前环境问题产生的特点,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体系建设,扩大监管网络覆盖面,确保责任到人、监管到位。

(六)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

加强与宣传部门和有关新闻媒体的沟通,深入挖掘环境保护先进经验和工作亮点,争取有文章在《中国环境报》、《江苏环境》等省级以上媒体上刊登。充分利用钟楼环保网站、钟楼微博宣传阵地,及时报道工作动态以及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到信息公开不漏报、动态新闻更新快,宣传内容有新意,为社会提供正能量。

一是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争取邀请国内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专家、教授,走进“清枫讲坛”,为全区干部职工和企业负责人授课,提升各级领导和企业负责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重要纪念日,发动社区、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结合企业行业生产经营特点,开展法制尤其是新《环保法》的宣传,提升企业的环保法治意识。

二是深化生态文明进道德讲堂。把有影响、有见识、关注环保的社会人士吸收进来,增加宣传团成员力量,扩大生态文明宣传的影响力。

三是扩大宣传阵地。今年,在绿城建设过程中,建设了一大批党建平台、人防基地、工地围档和村(社区)宣传栏等宣传阵地,明年将继续扩大建设,并形成常态化宣传。发动基层创新宣传方式,打造各具特色的宣传网络。

(七)突出抓好环保能力建设

当前,环保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环境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加大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促进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是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强在线监控、移动执法平台等数字环保建设,通过人防与技防的结合,实现对环境监管的全覆盖。

二是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着重从人员、设备、资质三个方面,不断地提高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完成监测站实验室资质认定,监测项目由22项拓展到55项,并加强环境监督性监测,为环境监管搞好保障。

三是提升环境应急能力。强化环境预警体系建设,进一步储备应急物资,加强应急演练,完善应急预案。针对我区物流行业比较发达的特点,联合交警、安监等部门,摸清基本情况,开展专项整治,主动消除环境突发事故隐患。

(八)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工作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环保工作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局党组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开拓创新,为推动环保重点工作顺利完成、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道路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党组建设。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职责渗透到环保工作中,用先进理论和先进思想教育人,用党的历史使命鼓舞人,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实建立起领导班子有见识、凝聚力强,中层干部业务精、上进心强,普通人员热情高、战斗力强的环保队伍。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经常到基层走访调研,掌握实情,不断提升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企业的能力,把环保服务渗透到经济、社会和民生的各个方面。用良好的作风、一流的业绩,在环境保护上为民办好事、办实事。

三是加强廉政建设。新环保法的出台、我市环保系统连续发生案件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首先是要加强廉政教育,强化廉洁自律意识,抵挡住各种诱惑;其次是加强正确履职教育,形成按制度、按程序、按责权办事的习惯和风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