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新环保法实施的第一年,在市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以全市生态文明在行动点评为抓手,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努力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一)全面推进生态绿城建设
按照我区“生态绿城”建设目标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加强协调组织,3大类建设工程全面实施。
1.大力推进生态绿地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西林公园西侧绿地2.5公顷,及童子河湿地公园项目绿化面积2.4公顷和河道的综合整治。棕榈路龙江路道口小游园周边民房已拆迁,正在施工。民丰窑入口绿地已开始施工,年内将新增绿化0.3公顷。城建学校周边区域29公顷空地裸地复绿工程已全部完成。
2.积极推进生态绿道建设工程。童子河生态绿道的河道清淤及西侧驳岸、岸坡整治工程已完成,绿道工程将与绿化工程同步实施,完成了年度计划外的星港路到合欢路的生态绿道工程。后塘河童子河-玉龙路段0.5公里的生态绿道已建成。民丰窑沿河绿道和茶花路2.8公里生态绿道建设正在实施。
3.深入开展生态细胞创建工程。今年我区要建成5个省级生态村、2个绿色机关、1所省级绿色学校、6所市级绿色学校、1所市级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目前,已开展了相关业务培训和指导,各创建主体积极对照创建标准,正陆续进入验收阶段。
(二)全力推进污染防治工程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今年,我区把大气污染防控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完成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并按市局要求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对列入2公里重点区域内的各类大气污染源包括工业企业、餐饮、汽修、工地、堆场等开展了全面排查和整治;在二季度采取“白+黑”、“5+2”的方式,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对全区大气污染开展了专项巡查;对全区的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共76套油气回收装置进行了专项检查,并确保其正常运行;12家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堆场扬尘整治提升任务已完成了10家;20家无证无照堆场整治已完成10家;启动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大华印刷正在编制改造方案;在夏秋两季对秸杆禁烧加强了巡查,确保了未发生大面积秸杆焚烧现象。
在水土污染防治方面。对江南商场公交车回车场旁公共厕所污水实施了补充截污,解决了污水排入河道影响水质的问题;洪庄河、十字河的清淤工程招投标已完成,即将施工;完成永红盛家浜等3条河道的清淤和生态修复工程;对朱家村低洼地实施改造,避免生活污水排入南运河;南童子河、毛龙河的整治方案已编制完成,正准备组织实施;邹区镇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置工程已经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完成;完成了光辉油漆和曙光化工2家关停污染企业原厂址土壤污染调查。
(三)积极实施节能减排项目
今年,结合我区实际,我局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减排计划,组织了各项减排工程的实施,提前完成了“十二五”减排目标。
一是推进清洁生产审核。我区今年需完成江苏佳尔利装饰材料、常州市第二工业涂料等5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目前,以上企业中期评审均已完成,预计年内可完成验收工作。
二是推进生活污染源减排。开展了城区污水管网调查工作,完成英郡花苑、香悦半岛和龙湖龙与城等10个居民小区的生活污水接管工程。
三是推进工业企业减排。已完成了常州市恒隆机械厂、常州光辉化工等6家企业的结构性减排和西林针织厂等3家企业的煤改气工程。
(四)着力强化环境监督监管
1.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新环保法实施后,各级环保部门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我局能严格执法,形成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2015年至今,区监察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2454人次,检查企业813厂次;积极参加全市开展的“六比四赛”的环境执法竞赛活动,所在城区队获得了第一名;加强了危险废物管理,对化工、有色行业涉及危险废物建设项目的环评开展专项清理,先后组织企业人员200多人次进行了相关业务的培训,在全市危废规范化管理检查中,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抽查合格率为96%,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抽查合格率100%。至10月底,我局已对33家企业进行了处罚,处罚额98.95万元,相比去年全年,分别上升了313%和497%。
2.全面开展环保大检查。根据年度计划安排,在全区开展了环保大检查,第一轮检查完成了1100余家企业污染排放填报工作和300余家企业的复查,目前已开始了第二轮检查,预计年底前将所有上报企业信息录入环保大检查“一厂一档”系统。下一步,在稳步推进的同时,整合近年来行业专项整治、排污许可证发放、污染设施标识化管理等工作的成果,制定系统化的环境监管方案,结合环保网格化管理,实现环境监管全覆盖、无死角。
3.加强环境执法联动。为凝聚环境保护合力,共同打击环境污染与破坏行为,在年初与区检察院、区法院和区公安分局正式建立了环境保护执法联动机制,并运用到燃煤锅炉整治、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月“天天查”等专项执法行动中,督促各企业提高废气处理设备运行效率,对环境违法行为依法进行督促纠正。执法联动机制的建立与运行,为推进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司法保障。
(五)努力维护群众环境权益。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尤其是环保成为两会热点之后,人们环境维权意识明显增强。至10月底,共受理信访566件(邹区镇除外),较去年同期增加38%。针对这种情况,我局以集中排查化解各类环境信访突出问题为重点工作,对上访及重复越级信访不放过,对政风热线、网络论坛、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信访问题不放过,对群众有利益诉求、涉及民生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不放过,信访满意率为81%。针对排查出的信访突出问题及各类矛盾纠纷,明确责任,集中化解,确保未发生因环境问题而引起的集访和重大信访。
(六)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
针对新环保法的实施,大力开展各类宣传活动。3月份,我局组织全区70余家重点企业召开了环保警示教育会议,编印下发了3000册新环保法规宣传手册,大力提升了排污主体的环保法治意识;邀请了参与泰州“天价环保案”的律师来我局讲课,专题讲授环保新法执法应注意的问题;在“6.5”世界环境日,借助“钟楼天天乐”平台,在全区各个街道开展了环保专场巡演活动,用小品、说唱、舞蹈等形式在群众中宣传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镇、开发区、各街道围绕生态绿城,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宣传阵地。
二、存在问题
一是大气污染防治压力较大。今年以来,我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力度虽在城区领先,但是没有实现市下达的阶段性目标。无证无照堆场的整治效果还不够理想,问题容易反复;施工工地扬尘防控措施落实不到的情况普遍存在,对监测点位数据的影响较大;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堆场扬尘整治,还有2家企业尚未完成。
二是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我区连江桥断面水质受新北区和武进区新运河、德胜河影响较大,氨氮浓度不够稳定;部分城中村、老小区以及农村生活污水还未能接管,导致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影响水质的情况时有发生;五星公园十字河因水质问题经常被群众投诉;新闸凤凰河水质易变不稳、河道自身净化能力变弱等问题,有待更进一步解决;邹区镇因污水管网建设覆盖率低,工业企业生产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对水质的影响较大,礼河桥断面、扁担河大沟坝桥断面总磷严重超标。
三是全面完成重点任务难度加大。梧桐河生态绿道至今无有效实施方案,永红徐家滨生态修复、玉兰路污水管网建设还未启动,开发区标准厂房区污水接管进度缓慢。邹区镇向阳河整治未开展,列入省锅炉大气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的共6家企业7台锅炉,目前除1家企业搬迁外,其它均未完成。这些都将严重影响我们全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三、2016年工作思路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将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不断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实,为改善环境质量努力奋斗。
一是着力推进生态绿城建设。近年来,生态绿城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协同推进,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我们将全力投入到这项为民办实事的工程中,充分发挥好协调推进作用,并继续开展生态村、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积极发挥已建成生态亮点的辐射作用,把创建中的做法和经验向全区其他主体推广,带动其他单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二是积极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充分发挥环保的前置作用,结合全区转型升级的发展形势,坚持高门槛准入标准,有效控制高污染企业的进入。构建新城建设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城区格局。
在大气环境方面,针对我区废气点源分散,整改难度大的特点,采取今年重点区域整治的做法,对产生废气的主要区域和行业进行重点整治。巩固禁燃区建设成果,防止死灰复燃情况的发生,并对邹区的所有燃煤锅炉进行清洁能源改造或拆除。加强堆场的扬尘控制,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秸杆禁烧工作。
在水环境方面,重点做好考核断面水质达标工作,继续开展南童子河、毛龙河综合整治,开展邹区镇水环境现状调查,启动扁担河、礼河周边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逐步提升邹区镇水环境质量。
三是认真完成污染减排任务。污染减排指标是国家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也是硬性任务。明年将按照市政府的工作目标和要求,认真做好排污权核定工作和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继续加大减排力度,积极消化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确保我区污染物排放得到总量控制。
四是全面强化环境监督监管。近年来,通过行业专项整治、环保大检查等工作,加大了对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今后,要整合这些工作的成果,制定系统化的环境监管方案。一是完善重点污染源档案。突出监管的重点,并进行分类管理。二是推进规范化整治。加大对重金属、危险废物等重点行业、企业和区域的监管力度,做到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三是健全监管责任体系。按照环保网格化监管的要求,使负有环保目标任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能正面环保工作的压力,积极承担起建设主体的责任。
五是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邀请国内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专家、教授,走进“清枫讲坛”,为全区干部职工和企业负责人授课,提升各级领导和企业负责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围绕生态绿城,培育和壮大基层特色环保宣传阵地,加大常态化宣传;在六.五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纪念日,借助妇联、教文局、民政局等平台联合开展主题活动,发动基层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活动。
六是全力提升队伍建设水平。当前,环保工作岗位责任大、担负任务重、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越来越鲜明,建设一支与时俱进的环保队伍刻不容缓。针对当前我区环保工作任务与队伍力量不相匹配的现状,我们将努力争取各级领导支持,加强人员力量配备,同时强化自身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一支领导班子有见识、凝聚力强,中层干部业务精、上进心强,工作人员热情高、战斗力强的环保队伍,为推动全区环保重点工作顺利完成、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道路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