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2013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014119766/2013-00014
组配分类:业务工作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农业局
产生日期: 2013-12-27 发布日期: 2013-12-27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2013年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全区发展总目标,立足本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业水利工作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实力和水利保障服务功能,促进了全区社会的和谐发展。一、加强源头监督管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针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我们始终把专项整顿治理作为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打击非法添
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全区发展总目标,立足本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业水利工作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实力和水利保障服务功能,促进了全区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加强源头监督管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针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我们始终把专项整顿治理作为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打击非法添加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密防范系统性风险。

1、通过开展农资打假行动,保障农业投入品质量。加强对种、养殖企业(户)的监管,从源头把住关口,确保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与养殖场签订承诺书,与屠宰场签订责任状,监督屠宰场进行“瘦肉精”自检,并对每批进场生猪进行“瘦肉精”监督抽检;每月对养殖场进行监督抽检,配合省农产品监测中心每月对屠宰场生猪进行采样,同时完成市下达的超市、农贸市场的抽样送检任务。

2、开展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整治行动。围绕生鲜乳生产、购销和运输等三大环节,严厉打击添加违禁物质等各类违法行为,重点加强对生鲜乳收购站、奶牛饲养场的监管,定期对生鲜乳收购站及生鲜乳运输车辆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按要求做好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和准运证的书面材料验收和现场审核工作。对生鲜乳样品进行抽检,三聚氰胺等指标检测结果均为合格。通过整治,规范了生鲜乳生产、运输行为,确保了生鲜乳生产、运输流程中的质量安全,让市民能喝上放心奶。

二、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严防疫病发生传播

1、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组织对牛口蹄疫、猪口蹄疫、蓝耳病等的免疫,对辖区内散养家禽(鸽子)进行禽流感集中免疫。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家禽H7N9禽流感疫情排查工作,未发现家禽H7N9禽流感疫情。开展疫情排查的同时,发放告知书,告知养禽户封闭饲养、每天进行消毒、发现病死家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时处置病死家禽。配合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红梅乳业西林牧场奶牛采样进行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检测,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结合秋季防疫行动,在全区开展家犬狂犬病集中防疫,组织防疫小分队到各社区、村委进行狂犬病疫苗免疫。

2、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进一步加强

一是严格按照屠宰检疫规程实施同步检疫,对检出的病害猪全部按要求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二是及时接手分销检疫。从6月1日起,城西物流、新阳光食品城等5家冷冻食品仓库移交我区,为避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我局安排检疫员开展检疫,到目前为止,共检疫动物产品约425吨。

三、加大农企扶持力度,推进企业提档升级

以项目为抓手,帮助、引导农业企业围绕农业产业化及企业的提档升级,申报项目,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加快企业的发展。

同时强化品牌意识,突出品牌打造。目前,全区有无公害农产品一只:“五禧”牌鸡蛋;有常州市名特优农产品12只:“红梅”牌鲜牛奶、酸牛奶、“五禧牌”鸡蛋、“三聚阁”牌玉米蓉馅料、大麻糕、“味露泉”牌麻油、“康王”牌芝麻糖、“金海棠”牌白茶、翠柏绿茶、“青枫”牌茶叶籽油、叶莉莉”梨膏糖、“蔡天赐”牌梨膏糖。“玉蝶牌”萝卜干、“康王牌”芝麻糖和“叶莉莉”梨膏糖等生产技艺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红梅”牌鲜牛奶被评为常州市民最喜爱的名优农产品。

四、破解农企融资难题,助推企业联锁经营

针对一产联盟各会员企业因资产规模偏小而融资难等问题,我区积极给予支持,由区政府与交通银行常州分行、常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一产联盟”企业助保金,并由区财政出资,在交通银行设立助保金信贷风险专项资金专户。交通银行常州分行提供不低于助保金信贷风险专项资金余额10倍的授信额度,专门对符合条件的“一产联盟”会员企业发放贷款。

为了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链,推进“青枫庄园”实体店连锁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提升“青枫庄园”品牌知名度,在2012年6月“青枫庄园”1号店和网络销售平台运营的基础上,2013年1月9日,“青枫庄园”2号店正式开业。

五、组织参加农业会展,提升本土产品知名度

为了全面展示钟楼区名特优农产品及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的发展成果,宣传、推介农业品牌,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提升钟楼区农业企业和农产品的知名度与竞争力,打造农产品品牌。今年以来,我区先后组织参加了第十五届(2013)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盐城)、第十一届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第十一届中国农交会(武汉)、2013年中国(无锡)国际农科会、第八届无锡农业博览会暨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参展企业达19家(次),。参展企业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展示企业形象,洽谈商务、开展技术等合作,参加各类专题论坛,会展期间共达成意向性销售(代理)协议6个。

六、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2013年2月3-5日凌晨,组织一产联盟各会员企业在火车站南广场开展“爱心早餐”发放活动,为春运期间回乡的农民工免费提供早餐,早餐有牛奶、鸡蛋、小条糕、鸡蛋糕、绿茶糕、萝卜干、芝麻糖、百叶等8样产品,并用印有“爱心早餐”的纸袋包装,每天提供一千份。这已是我区第二次组织一产联盟开展爱心早餐免费发放活动,2014年我们还将继续开展此项公益活动。参与这项活动的除了局机关全体人员、会员企业老总及部分员工外,还吸引了一部份学生朋友参加,所有志愿者精神饱满,热情高涨,在寒冷的冬季为返乡的农民工兄弟送去了一份份温暖。

七、全面落实度汛措施,提升防汛排涝能力

一是开展城市洼地应急治理。积极对上协调、争取资金,化解矛盾。(1)针对北新巷小区地势低洼,多年来汛期积水问题,我们同市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并向市政府积极呼吁,通过一年半时间的努力,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规划、建设、水利共同参与,商定治理方案,确定由市排水管理处负责管网铺设,我局负责泵站建设,并做好施工期间该地块的度汛应急方案。工程于主汛前完工,并在今年汛期发挥了作用,效果当地居民十分满意。(2)向上争取资金完成仙偃浜闸站工程建设,彻底解决了西林朱夏墅地区的防汛隐患。(3)会馆浜西路改造过程中,我们提前介入,与市建设部门协调,在道路施工排设雨水管道过程中向西延伸100多米,基本解决了清潭六村汛期内涝的老大难问题。

二是汛前对全区所有泵站进行维修保养。多方筹集资金对全区所有泵站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维修保养,确保了所有泵站开泵试运行合格率达到100%。

三是加强各类防汛隐患的检查和处理。对一些由于条件限制暂时不能采取工程措施的老洼地,如机械二村、宣家弄、清潭片区、梧桐河周边地区等,区防办在汛前与相关街道一起落实应急度汛措施,做好预案,确保安全度汛。

四是备足备全防汛抢险物资。汛期储备了编织袋、木材、铁丝、元钉、钢管、备用泵、铁丝、钢管、水泵、发电机、配电箱等防汛物资。

五是调整充实抢险队伍。在去年的基础上,我区对防汛抢险队伍进行调整充实,成立抢险队伍40支,共计421人。

六是开展河道设障清查。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加强辖区内市政工程建设,特别是沿河企事业单位的临时工程建设等的巡查工作,发现类似拦河筑坝等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汛前检查时没有完全疏浚到位的,要求其限期整改到位,确保汛期行洪畅通,安全度汛。

今年我们的汛前准备很充分,加上汛期总体雨量偏少,今年我区防办未接到受灾报告。

八、加强河道建设管理,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

去冬今春我区对童子河一期、护场河实施整治。目前,该两项工程已全部完工。上半年,我们组织对童子河二期(老张家桥-新张家桥段、丁香路-鹤溪河段)进行前期立项,并进行初步设计概算的编制,5月份市水利局对该两段初步设计和概算进行了评审,目前,该两段整治工程已进入招投标程序,11月份可开工建设。

在开展河道综合整治的同时,我们加强对河道的日常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改到位。局派驻河道巡查员分布各涉农街道,对全区河道(塘)实行全天候全方位巡查,今年以来共发现问题660余起,发现的问题在规定期限内全部整改到位。在河道日常管养的同时严肃查处河道违法行为,对群众举报及日常巡查中发现的各类乱占、乱建、乱垦等违法行为坚决进行查处。今年来市考评中心对我区河道长效管理工作考评,均为零扣分。

九、强化水政执法监管,大力推进依法治水

一是广泛宣传。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宣传为契机,紧紧围绕联合国确定的“水合作”和水利部确定的“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宣传主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并与创建节水型载体相结合,将各街道、社区、学校、重点企业和经营户作为重点宣传对象,营造护水、爱水、节水的良好氛围。

二是严查违法。坚持依法行政,集中力量开展执法巡查活动,参与了广成路龙虾一条路的整治,处置擅自打井7起,查处了一批私排泥浆入河、擅自向河中填土、拦河筑坝及擅自建桥,毁坏河道护栏、堤防等违法行为。

三是按照“常州市2014年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建设目标,积极组织开展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载体创建工作。今年我区需完成3家省级节水型单位、5家市级节水型学校的创建任务,目前为止,新闸街道办事处、永红街道香江华廷社区居委会及5家市级节水型学校创建单位的申报材料已上报市节水办。

十、通过水普清查验收,水利普查圆满完成

我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历时三年,在全体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任务,并于6月26日通过了验收组的验收。通过此次水利普查,系统掌握了我区辖区内河道、水利工程设施、河湖开发治理保护、经济社会用水状况、水土保持、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灌区和地下水取水井的基本情况,并完善了一系列相关的数据资料,填补了我区水利普查资料的空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