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区城管局将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市局的整体部署,紧扣城市长效管理这条工作主线,从源头抓起,从细节改起,进一步创新管理举措,强化队伍管理,拓宽服务渠道,提高市民满意度,切实提升全区城市管理的整体水平:
(一)注重源头管理,夯实城管基础工作。一是深化各街道目标考核工作。将继续与开发区、各街道签订《2015年钟楼区城市管理目标考核责任书》,细化考核标准和责任,增强考核的实用性和科学性,采用不定期的暗查和明查方式,改变目前时有出现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疲于应付式的管理现象,促使各街道加强辖区城管基础性工作。二是完善派驻中队目标考核。将重反问题、违建等内容纳入派驻中队目标考核范畴,对派驻中队的重点工作、内部管理、行政执法、廉政建设和工作创新等内容予以量化考核,更加科学、合理、准确地评估各派驻中队工作成效,以此激发派驻中队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派驻中队的属地作用。三是提升住宅小区的基础设施。目前,住宅小区尤其是老小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破损现象,如道路破损、环卫设施破损、停车设施破损、绿化损坏等现象,已成为市民举报的热点,一方面要积极向上级部门呼吁增加老小区管理经费投入,另一方面各街道要对老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日常维护和更新,并要加强日常保洁、垃圾入箱、垃圾清运等工作,同时将加大对该类情况的考核频次、延长巡查考核时间等。四是日常巡查到边到底。充分发挥考评员日常巡查作用,既要对全区城市长效管理考核项目进行全方位巡查,又要针对性地增加重点部位如菜市场周边等的巡查密度,并要及时关注新建、未交付的道路、小区及在建工地周边等的卫生环境,避免出现管理盲区影响全区的整体面貌。五是联合巡查提升薄弱。会同房管、民政、农业等部门,认真开展住宅小区和城中村、城郊接合部的联合巡查和专项考核活动,定期组织公厕的区街联考活动,通过反复查,查反复,不断提升全区住宅小区、城中村、城郊接合部及公厕的管理水平,做到在样本点内的自然村、住宅小区等管理水平都能经得起裸检,样本点外的自然村、住宅小区保持干净整洁、无大面积卫生死角、房前屋后堆放整齐有序等。
(二)增强责任意识,解决重难点和反复性问题。一是逐一分解任务。所有重难点、反复性、点评片曝光等问题,都将逐一梳理,落实到属地中队、属地城管科,纳入到中队和城管科的目标考核中,责任主体都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一对一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和整改标准,做到“谁家的孩子谁家抱”、“各人扫清自家门前雪”,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是责任落实到人。分析我区目前存在的重点问题、反复性问题及点评片曝光问题,主要涉及日常保洁和流动摊贩的管理问题,其症结是管理时间的缺失和管理人员的缺位造成的,由此,将进一步落实责任追究机制,所有重难点、反复性、点评片曝光等问题,都要明确责任人,对重点路段和薄弱环节部位,实行“定人、定点、定时、定岗、定责”的五定管理,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三是领导带队督查。出台《重难点、反复性问题及点评片曝光问题的督查方案》,每周开展局、大队及属地街道分管领导的常态督查工作,随机抽取所列问题,在不同时段进行督查,一旦发现问题将及时反馈至属地街道和属地中队,帮助责任人想办法、出点子,不定期地跟踪该问题的整改情况,并要触类旁通,防止在其他地段出现此类问题。
(三)创新执法举措,规范城管执法工作。一是完善《道路容貌互查工作方案》,通过道路容貌互查,促使各中队取长补短,从而扎实有效地提高市容基础管理水平。二是主动介入工地管理,一方面与工地签订文明施工协议,建立工地管理例会制度,传达、通报管理情况,促进工地相互学习。另一方面对存在违章行为的工地继续落实工地当事人约谈制度,确保工地违章降到最低。三是分类处置违法建设和破墙开门(店)行为,对现行违法建设和破墙开门(店)行为,依照区政府会议纪要精神,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并以街道为主体对现行违法建设进行处置,对现行违法建设的处置情况纳入属地街道的长效管理考核,从严控制新违建的发生;对既成违法建设和破墙开门(店)行为,要充分发挥违法建设调处作用,减少违法建设查处的矛盾;对社会矛盾反响较大的违法建设,要依法予以强拆。四是深化部门联动机制,继续完善城管公安联合巡查机制和城管巡回法庭制度,并在日常管理和执法中进行充分运用;同时积极探索与工商、房管、规划等职能部门的联席联动机制;继续利用对讲机、QQ群等公共平台,与街道、环卫、绿化等部门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长效管理水平。五是深入推进道路容貌专项整治,深化流动摊贩管理重心前移工作,对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居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些部位(路段)的违章行为,将有计划地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在开展整治活动过程中,不仅要会使力,更要会借力,形成合力,如及时借助媒体的力量,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巧妙借助城警联合巡防队伍这支力量填补城管自身力量的不足;积极借助“城管巡回法庭”的威严,充分发挥其对流动摊贩等一些违章户的震慑作用等。
(四)改善环卫作业机制,提升日常保洁水平。一是做好新一轮道路招标工作,将道路冲洒水、洗扫作业、垃圾前端收集等纳入环卫作业发包范围,确保发包期间,环卫作业质量不降。二是稳步推进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扩大城区主次干道垃圾房垃圾桶装化收集方式,改善周边环境;各垃圾中转站继续按照争创达标站时的高标准、严要求进行管理;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中转站和垃圾清运等作业时间,尽量减少环卫作业时段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三是提高各类环卫作业日常管理和考核标准,进一步完善“零废弃物考核”标准,并在街道环卫作业路段进行推广,组织开展环卫作业质量服务竞赛活动等,主次干道要采取机扫和人扫相结合的互补型作业方式;扩大道路冲洒水、吸扫作业范围,有效控制道路扬尘,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遏制雾霾发挥积极作用;定期开展垃圾房周边环境卫生、运输车抛撒滴漏、餐厨垃圾混装偷运等专项整治活动;定期对隔离护栏、中心城区道板、主次干道侧石边积尘冲洗等,通过多种举措切实提升全区整体保洁水平。四是积极探索垃圾收集清运、中转站设备商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垃圾清运处置效率。
(五)强化机关效能建设,提升城管服务水平。牢固树立“为民城管”意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执法中体现为民,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城管工作的全过程。一是在店招店牌审批中提前介入服务。通过前期与物业管理公司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后,由属地执法中队配合物业管理部门对即将入驻的业主提前发放《店招审批温馨告知书》,既能帮助物业公司达到对入驻商家统一管理、对商业综合体广告整体规划的目的,又能满足广告审批的市容市貌要求。二是为节假日商家的展销活动提供主动服务。节假日期间,根据商家的需求,及时与市级职能部门对接,在不影响整体市容市貌的情况下,为商家的商品展销活动提供帮助和服务,既让节假日环境干干净净,又有热热闹闹的节假日氛围。三是在工地围挡、广告设置、渣土运输等方面为进驻企业提供主动优质的服务,促进全区重点项目的推动;为街道的地块开发、违法建设的拆除、城市长效管理等提供执法保障等服务。四是以12319平台系统升级为契机,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好全区智能化管理的布点工作,同时加大对平台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态度等培训工作,为全区的城管工作和市民群众的投诉举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五是探索错时管理为民服务方式。在掌握目前辖区内流动摊贩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针对那些下岗失业、生活贫困,愿意配合管理的部分流动摊贩,或对一些季节性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的销售,在对居民生活和周边环境等影响不大的地段和时段,采用定时定点定标准的疏导式错时管理方式,为他们提供便民、利民的服务。
(六)加强队伍建设和宣传活动,彰显钟楼城管新形象。一是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区委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全面实施首问责任制、办事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坚决杜绝纪律松懈、作风涣散、不负责任的现象。二是深化绩效考核,继续以绩效工资考核、效能考核为抓手,开展好平台管理员、考评员、协管员等的考核工作,细化考核标准,增强可操作性,以制度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主动走进群众搞宣传,如组织开展“城管开放日”、“城管小卫士”、“城管志愿者”、“城管进学校、企业、社区”等城管宣传活动,既能让居民直接参与城管工作,又可对居民进行面对面的城管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宣传。四是加强与各类媒体的沟通,在《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南京晨报》、《常州日报》、《常州晚报》等平面媒体,以开设专栏,跟踪报道等形式进行系列宣传;利用电台、电视台等影视媒体对城管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利用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等全国性网站和化龙巷、中吴网等常州本土论坛对钟楼城管创新做法进行宣传等,以此来彰显钟楼城管新形象。
钟楼区城市管理局
2014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