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年初以来,宏观经济形势持续趋紧,企业经营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为更好地服务企业、支持企业克难求进,我局紧紧围绕创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加大科技投入,搭建技术转移平台、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高新产业,为加快全区转型升级步伐、实现钟楼经济和社会事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现将2015年的主要工作和2016年主要打算汇报如下:
一、转型升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活力。
认真谋划,不断完善苏南国家自创区建设方案。我们将钟楼科技产业园建设放到全市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中去审视,进一步明确优势产业,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车辆核心零部件为产业方向,打造“一轴多基地”的科技创新格局。在加快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的同时,持续提升传统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份额。体现高新产业导向。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积极培育发展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大的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2015年,全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67.17亿元,同比增长7%,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6.7%。体现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做大创新创业群体。全年全区新认定省高新技术产品97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家,总数达到121家;通过高企复审13家;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160家。全年企业申请专利5505件(其中发明1818件、实用新型2049件、外观1038件),专利授权3492件(其中发明231件、实用新型2058件、外观1203件)。重大科技计划取得突破,中海油常州环保涂料有限公司的“1.5万吨/年环保型系列核级防护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成功申报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争取经费1000万元,该项目完成后将新增销售收入13000万元,缴税2000万元,利润4000万元。今年以来组织申报省科技支撑计划、省重大成果转化等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0余项,正式立项正在实施的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1项,攻克了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难题,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
二、搭建平台,促进创新资源集聚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对接,力求校所企共赢。依托钟楼区技术转移中心平台,我们征集了全区企业产学研课题40项,并根据主要研究领域确定了今年产学研对接工作的重点方向,6月16---18日,区委书记徐伟南率钟楼区党政企代表团赴北京,与中科院过程所、中科院化学所和北京交通大学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校企达成了10个项目的合作意向;9月1日---2日、11月3---5日,区长汤如军率格力博、建科院、电力装备、华威世纪等企业赴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开展专题产学研对接,签约项目3个,协议金额超过80万元,今年,钟楼企业与大院大校大所达成的产学研合作项目35项,协议金额超过1400万元。中科院北京分院技术转移中心入驻钟楼,加快了平台资源的集聚。目前已成功引进项目7个。关注科技创新新动向。一方面突出政策对创新创业和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的有效引导,一方面加强指导,政策扶持突出创新引领,鼓励企业用足用好科技创新创业各项政策。以技术开发费抵扣为例,全区已有100余家企业的科技项目进行了技术开发费备案,预计经税务部门认定的可加计抵扣额将超过8000万元,为全区科技型企业在较为严峻的形势面前克难求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建设载体,完善创新创业平台功能。
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技术研究开发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加快科技服务支撑平台建设。指导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新闸科技园、文科融合产业园等孵化园区完善硬件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功能,同步推进招才引智。全区现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1家,其中国家级1家(创业中心)、省级4家(创业中心、新闸科技园、运河5号创意设计产业园、常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孵化总面积达到12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790家。加快技术研究开发平台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今年以来,积极推进精研科技等单位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加快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培育常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钟楼分中心、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钟楼区科技服务中心等一批骨干科技中介结构,努力为创新创业提供人事代理、人才培训、创业咨询等全过程、全方位的配套服务。
四、加大力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实施“知识产权集聚示范工程”为抓手,加大力度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大专利维权力度,增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主动性。今年以来,对区内的知识产权重点企业,如霍克展示器材、格力博、海杰冶金等,我们及时发觉专利纠纷苗头,早期介入,协同市知识产权局、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等部门、机构多次现场执法,有力保护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 “正版正货”示范街区常态化建设为抓手,营造知识产权良好氛围。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常抓不懈,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 “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科技活动周”等活动,积极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举办了多场知识产权维权保护案例分析讲座,同时与法院及工商、司法和专利中介机构合作,充分发挥钟楼经济开发区知识产权巡回法庭等机构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了坚强的专利司法保障。
五、关爱企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形成新作风。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局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始终围绕“四个贯穿始终”,精心组织谋划,周密安排部署,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今年以来区科技局党支部开展“关爱企业大走访”活动,累计走访企业100余家,为企业宣传、解读政策,指导帮助企业提高立项率,争取上级计划和资金支持;建立专家咨询队伍,为企业申报提供及时的专业化服务,提高申报成效。制定完善了目标管理制度、项目初审推荐制度、跟踪服务制度、调研、学习、会议制度。进一步规范科技计划的管理、科技自资金的使用监督工作。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