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钟楼要闻>>内容
(常州日报A01版3月12日讯)3月11日上午,钟楼区委书记赵正斌深入邹区镇居民、企业中进行大走访。
老党员王东海家住邹区林场村夏溪庄67号。老两口和儿子、儿媳、小孙女三代同堂,家中陈设虽简单,却十分整洁。
68岁的王东海看上去敏捷硬朗。他说,一家人吃穿不愁,不过自己闲不住,每年打零工能有三四万元收入,老伴也在亲戚厂里帮忙干活,加上儿子、儿媳都上班,日子过得不错。
“邹区划到钟楼后,变化还是蛮大的。像以前的农保,变成了市里的居民医保,老百姓都得了实惠。”王东海说。
同时,他对当地发展也提了3点意见:一是林场村的村级经济太薄弱,去年总收入才20多万元,在很多惠民实事的投入上比不上经济强村,村民有些想法;二是整个邹区都存在“入学难”“入园难”问题,自己的小孙女就去了湖塘镇读书;三是常州连续两年遇到洪水,邹区都被淹了,还淹得挺严重,当地企业和居民损失不小。这些都是大事,要想办法解决。
赵正斌握住王师傅的手,感谢他对邹区发展的关注。
对于3点意见,他一一作答:
一、邹区的17个行政村中,有7个是经济薄弱村。为此,钟楼区组织7个部门与薄弱村开展了“真金白银”的结对共建;同时,还将通过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带动辐射泰村、卜弋片区的发展。届时,林场村将直接受益,而林场村委也可以通过参与共建产业园内标准厂房等方式,为村级经济增加长远收入。
二、邹区户籍人口5.8万,常住外来人口十二三万,确实存在教育资源、尤其是公办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目前,钟楼区正在积极谋划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在邹区新建幼儿园、小学、中学。
三、邹区镇受淹问题“一而再,绝不能再而三”。在市水利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邹区集镇片区防洪及水环境整治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今年汛期前完工后,将从根本上解决邹区水淹之患。
当天,赵正斌还查看了邹区防洪除涝村级工程施工进度,并深入常州电梯厂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发展经营情况,帮助企业寻找创新发展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