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镇、各街道,区各办局、直属单位:
为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推动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区政府制定了《钟楼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21日
钟楼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
为巩固提升我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推动城市绿色转型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群众幸福感,根据《常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常政办发〔2017〕29号)精神,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着力”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国家林业局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意见为指导,以总体绿化与珍贵化、彩色化和效益化相结合为主线,以“扩绿、提质、保护、富民、文化”为方向,围绕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持续推进森林城市三大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城乡绿化品质,丰富森林生态文化,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全面实现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全民享绿的和谐相融,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钟楼做出绿色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生态优先、统筹推进
充分尊重生态优势和城市底图,把生态体系建设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严守生态安全红线。统筹推进民生改善,扩大生态产品供给,真正实现生态惠民、产业富民、文化润民。
(二)量质并举、转型升级
坚持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并重,着力推进森林培育由单一绿化向整体绿化与珍贵、彩色、高效化相结合转变;林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科技兴林、集约化经营转变;林业产业由做大向做优、做强转变;资源保护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充分利用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手段转变,促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最大化。
(三)示范带动、整体推进
立足本地林业发展条件和区域资源优势,实施珍贵用材树种培育示范村、示范单位创建行动,打造一批可看、可推广的样板工程,充分运用示范成果,强化引领作用,带动整体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四)政府主导、全民参与
充分发挥政府在森林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强化行政推动,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资金投入。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森林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各类投资主体主动参与,推进全民共建共享。
三、主要目标
在森林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再通过3年左右的巩固提升,到2019年,全区完成造林1000亩,种植珍贵树种10万株,建设5个珍贵用材树种培育示范村、40个珍贵用材树种培育示范单位,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1.6%以下,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03%以下,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5%,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林业生态体系更加稳定,林业产业体系更加发达,林业文化体系更加繁荣,林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四、重点工程
(一)生态体系建设
1.城乡绿色家园建设工程
(1)主城区绿色家园建设
以建设高质量的城市绿地,大力推进十分钟便民服务圈,显著提升公园绿地均衡性和可进入性为目标,重点实施皇粮浜公园等各类公园绿地工程;结合城区改造,逐年安排实施小游园惠民工程;加快实施林荫道等增绿添彩工程;积极实施生态绿道建设工程。
(2)城镇绿色家园建设
遵循“先重点、后一般,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先行实施中心镇的绿化量质提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大力提升珍贵树种在镇驻地街道、道路两侧、水系、市民广场、居民小区、单位、城郊环城林带、城镇生态敏感区、污染土壤修复等造林绿化中的应用,形成布局有序、功能互补、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城镇发展新格局。
(3)绿美乡村建设
以规划发展的自然村庄为主要对象,以村旁、宅旁、路旁、水旁为绿化重点,坚持绿化、美化、文化三化结合,绿地、林地、湿地三地同建,经济、生态、景观三效兼顾,自然、乡土、本色三质同归,积极推广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在村庄绿化中的应用,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不断提升村庄绿化水平,促进农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生态富民效应逐步显现。
2.绿色生态廊道与健康绿道建设工程
(1)绿色通道建设
根据“十三五”期间全区交通、道路重点工程项目计划,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监管、统一考核、统一验收”的原则,再掀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新高潮。重点实施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绿色通道建设。
(2)河岸生态廊道建设
根据“十三五”期间全区重点工程项目计划,重点开展新孟河等河道(航道)两侧绿化工程建设,全力打造生态高效、景观优美的江南水乡风貌。
(3)农田林网建设
以增加林业资源总量,建设生态屏障,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重点加强田间道路、沟渠、河道、圩堤等造林以及林网补缺,确保农田林网的防护功能,同时兼顾林网的景观和经济效益。
(4)城乡健康绿道系统建设
以链接主要居住区与主要景点的道路、河流为提升目标,重点开展白荡河健康绿道、老运河健康绿道、青枫公园健康绿道等健康绿道建设提升。依据沿路、沿河文化特点,选择不同的绿化模式,强化景观的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建设提升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绿色开敞空间,在增加城市绿量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锻炼的场所,发挥城市绿道的集生态、文化、休闲、景观、通行于一体的综合功能。
3.森林质量提升工程
(1)生态公益林管护
对全区市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实行常态化、规范化管护,强化综合性经营管理,预防、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有效遏制森林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防止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发生,维护森林资源安全,使生态功能等级良好的生态公益林达到80%以上。
(2)森林景观质量提升
推进江宜高速公路及邹区道口,G312、S239、S340等国省道,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铁路等铁路以及京杭运河等内河航道两侧的林相提升、管养质量和环境整治。
加强城区森林景观提升,对机场路、飞龙路、劳动路、关河路、中吴大道等东西方向主干道,玉龙路、长江路、怀德路等南北方向主干道,高架环道路环、关河老运河水环,南大街莱蒙商业片区、青果巷历史保护片区等实行绿化提升。在公园、道路、城市节点、收储地块,通过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结合等多种手段,提高珍贵树种种植比例,调整林木结构,提升林木效益。
(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4.生态文化基地建设工程
依据钟楼自然生态资源,结合重点工程建设以及一些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公共场所建立义务植树基地,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5%以上。
5.生态文化活动创建工程
对全区已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依法保护和科学管理,确保古树名木健康生长,加强后备古树名木资源的线索征集、认定与保护,确保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
(三)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6.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提升工程
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总体要求,加快形成与本地区防控任务和生态建设新形势相适应的防控体系,突出防控重点,全力遏制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蔓延。全区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1.6%。
7.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建设工程
完善森林防火组织指挥体系、森林火险监测系统、防火阻隔系统、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提高森林消防装备、防火物资储备和森林扑火队伍水平,为森林资源安全保驾护航,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
坚持“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各地根据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对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亲自研究、亲自督办,分管领导抓好具体推进工作,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二)强化多元投入
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在有效统筹中央、省、市财政项目资金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森林城市建设领域,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界限,选取一批综合实力强、社会形象优、投资经验丰富的企业投入重点工程建设,使多种所有制林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开展认种、认养,手机短信、微信和网络捐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推进全社会办林业。
(三)强化督查考核
全面落实督查考核机制,将森林城市建设列入各级各部门年度考核,对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地区和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未完成任务的地区和部门进行问责。开展常态化的“精准督查、对标督查”,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建设质量和组织管理等工作动态,落实通报制度,及时解决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建设工程顺利实施。严格考核验收程序,实行各地自查与市级检查相结合的工程验收办法,确保考核从严、验收从优。
(四)强化成果保护
坚持建管并举,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新造林后续管护、病虫害监测和保苗等,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结合生态红线管理,在林地占用征收环节更加注重生态脆弱性,守住林地保护红线;严格采伐审批,注重伐后覆绿监管,建立有效的监管监控制度,确保不发生重大林政案件。
(五)强化氛围营造
围绕“森林城市·森林惠民”这一主题,统筹各类媒体资源,扣准重要生态节点,广泛宣传森林城市建设的科学理念、重要举措和成效亮点,突出特色,形成声势,促进全社会对森林城市建设工作的持续关注,广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附件:1.钟楼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汇总表
2.钟楼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分解表
3.珍贵与彩色树种选择
附件1
钟楼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汇总表
类别
重点实施内容
主要指标
责任单位
配合单位
指标内容
单位
目标
合计
2017年度
2018年度
2019年度
一、森林生态体系
1、城乡绿色家园建设工程
2、绿色生态廊道与健康绿道建设工程
3、森林质量提升工程
造林面积/种植珍贵树种株数
万亩/万株
0.1/10
0.03/3
0.04/4
镇、各街道
区委农工办、区建设局、区农业局
珍贵用材树种培育示范村
个
5
2
1
珍贵用材树种培育示范单位
40
15
10
区委农工办、区建设局、区农业局、区教文局、区卫计局
三、森林生态文化体系
4、生态文化基地工程
5、生态文化活动工程
义务植树尽责率
%
95
区建设局
古树名木保护率
100
四、森林支撑保障体系
6、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提升工程
7、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建设工程
8、森林城市建设科技保障能力建设工程
9、森林城市信息化平台建设工程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
1.6
区农业局
森林火灾受害率
0.03
钟楼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分解表(邹区镇)
0.048/4.8
0.015/ 1.5
0.018/1.8
邹
区
镇
11
4
3
钟楼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分解表(北港街道)
0.016/1.6
0.005/ 0.5
0.005 /0.5
0.006/0.6
北港
街道
0
8
钟楼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分解表(新闸街道)
0.005/0.5
新闸
钟楼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分解表(五星街道)
0.002/0.2
五星
钟楼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分解表(永红街道)
0.004/0.4
0.001/0.1
永红
钟楼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分解表(西林街道)
万亩
/万株
0.007/0.7
西林
钟楼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分解表(南大街街道)
0.0015/0.15
0.0005/0.05
南大街
钟楼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分解表(荷花池街道)
荷花池
附件3
珍贵与彩色树种选择
(一)推荐树种
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和《江苏省珍贵树种培育行动方案》推荐树种,结合常州自然环境条件,遵循适地适树和乡土树种优先原则,推荐珍贵与彩色造林树种40种,其中,优先推荐12种,一般推荐28种。
1.优先推荐树种
银杏、榉树、黄檀、榔榆、紫楠、薄壳山核桃、鸡爪槭、青冈栎、麻栎、纳塔栎、金钱松、香果树等。
2.一般推荐树种
香樟、杂交马褂木、栓皮栎、冬青、香椿、红楠、浙江楠、湘楠、北美枫香、梓树、苦槠、刺楸、色木槭、柿树、枣树、光皮树、黄金树、栗叶榆、南方红豆杉、榧树、无患子、中山杉、黄杆乌哺鸡竹、花毛竹、黄纹竹、金镶玉竹、罗汉竹、紫竹等。
(二)树种应用
依据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地形、地貌及土壤等立地条件,合理选择应用适宜的珍贵树种或品种(详见下表)。
优先推荐树种
序号
树种
树种特性
适生范围
银杏
落叶大乔木,根深,主干通直,寿命长。阳性树,喜排水良好的深厚砂质壤土。耐寒性颇强,生长较快,不耐水湿。
平原地区
榉树
落叶乔木,喜光略耐荫。喜温暖气候和肥沃湿润的土壤,耐轻度盐碱。根深而抗风强,抗污染,寿命长。
丘陵山区、平原区
黄檀
喜光,耐干旱瘠薄,不择土壤,但以在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较好,忌盐碱地;深根性,萌芽力强。
丘陵山区
榔榆
落叶乔木,喜光耐干旱,酸性、中性及碱性土壤均适应,但以肥沃且排水良好中性土壤为最佳。对有毒气体烟尘抗性较强。
紫楠
耐荫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微酸性至中性土壤,略耐寒,萌芽性强,生长较慢。
6
薄壳山核桃
乔木,阳性树种,对土壤适应范围广,在立地条件好的区域生长迅速,深根性,萌蘖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寿命长。
7
鸡爪槭
生长速度中等偏慢,适应性较好。弱阳性树种,耐半荫,在阳光直射处孤植夏季易遭日灼之害,耐寒性强。
平原区
青冈栎
喜温暖多雨气候,较耐荫;喜钙质土石灰岩山地。萌芽力强,深根性,抗有毒气体能力较强。
9
麻栎
喜光,深根性,萌芽力强,耐干寒,抗风,适宜酸性土壤。
纳塔栎
主干直立,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耐水湿,抗污染。
金钱松
树干端直,初期稍耐荫蔽,生长较慢,以后需光性增强,生长较快。耐寒、耐水湿、不耐干旱。
12
香果树
偏阳性树种,幼苗和10龄以内的幼树能耐荫蔽,10龄以上多不耐阴,耐寒。
一般推荐树种
香樟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土壤以深厚、肥沃、湿润微酸性粘质最好,主根发达,深根性
杂交马褂木
喜光及温和湿润气候。喜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不耐水湿。
栓皮栎
喜光,深根性,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石灰石性土均能生长。
冬青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酸性土壤,不耐寒。生长较慢。深根性,抗风力强。对二氧化硫及烟尘有一定抗性。
香椿
生长较快,主干通直,易发生树干流胶病
红楠
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喜肥沃湿润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浙江楠
大乔木,树干通直;喜温暖湿润,分布于丘陵低山沟谷地或山坡林内,伴生植物有枫香等;深根性,抗风强。
湘楠
耐荫,适于下坡湿润地。花茂盛可作蜜源。
北美枫香
生长迅速,根深抗风,萌发能力强。适应性强。
梓树
落叶乔木,主干通直平滑,适应性较强,喜温暖耐寒。以深厚肥沃夹沙土为好。不耐干旱瘠薄。抗污染能力强,生长较快。
丘陵、平原区
苦槠
常绿乔木,树冠浓密,观赏价值很高,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但耐阴;耐干旱、瘠薄。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抗性强。
刺楸
落叶乔木,适应性很强,喜光和湿润的环境,稍耐阴,耐寒冷,适宜肥沃、深厚、疏松且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生长。
13
色木槭
落叶乔木,稍耐阴,深根性,喜湿润肥沃土壤,在酸性、中性、石炭岩上均可生长。
14
柿树
落叶乔木,秋季叶经霜变红,非常美观。深根性,对土壤适应性强,在山地、平原、微酸、微碱性的土壤上均能生长。
枣树
落叶乔木,强阳性,对气候、土壤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深而广,能抗风沙。
16
光皮树
落叶乔木,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壤土,深根性。喜光,耐旱,对土壤适应性较强,抗病虫害能力强,耐寒。
17
黄金树
乔木,喜光树种,喜湿润凉爽气候及深厚肥沃疏松土壤。耐寒性较差,不耐贫瘠和积水。
18
栗叶榆
高大落叶乔木,喜光耐干旱,酸性、中性及碱性土壤均适应,尤以肥沃且排水良好中性土壤为佳。抗毒气及烟尘性较强。
19
南方红豆杉
常绿乔木,耐荫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酸性土壤,不耐低洼积水。少病虫害,寿命长。生长很慢,不耐干旱瘠薄。
20
榧树
乔木,喜光而好凉爽湿润的环境,适宜于土层深厚黄壤谷地,忌积水低洼地,干旱瘠薄处生长不良,能耐寒。
21
无患子
生长较快,耐寒能力较强,抗风力强,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不耐水湿,能耐干旱,萌芽力弱。
22
中山杉
是世界抗风灾,耐水湿,耐盐碱,抵御山体泥石流,速生杉木第一树种。
23
黄杆乌哺鸡竹
喜肥光,较耐寒,叶长而呈簇状下垂,外观醒目。
24
花毛竹
竿黄色,节间有鲜艳粗细不一绿色条纹,美观。
25
黄纹竹
适应性强,耐寒、耐旱、病虫害极少。
26
金镶玉竹
宜在背风向阳处栽植,喜暖湿润环境。
27
罗汉竹
竹结较细,节间短而膨大,好似弥勒佛之肚,又好似叠起的罗汉。
28
紫竹
阳性但耐阴,喜温湿、耐寒-20℃低温、忌水、适应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