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区镇、开发区、各街道人社中心(所),各科室、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省委、省政府“两聚一高”发展战略,加快落实《常州市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方案(2015-2020年)》(常办发〔2015〕42号)和中共钟楼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合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大力服务众创空间建设,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经研究,决定在全区人社系统开展“众创空间+人社”服务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两聚一高”发展战略,围绕全市“一城一中心一区”发展定位,结合全区“6+1”众创空间板块建设,依托人社工作职能,以服务众创空间为主题,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实施“四大行动”,打造“众创空间+人社”服务品牌,创新服务模式,集成政策支持,把低成本、便利化、多要素的人社服务送到众创空间,激发全民创业潜能、释放创业活力,为全区发展城市型经济和中心城区板块的转型升级提供持续动力。
二、主要内容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服务为根本的工作理念,以“众创空间+人社”为抓手,整合人社工作职能,大力实施“领军人才集聚行动”、“就业创业服务行动”、“社会保险惠民行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行动”。通过“四大行动”将人社部门的资源要素充实到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加快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一)领军人才集聚行动(责任单位:区人才服务中心)
1.加强人才政策推介。以众创空间为载体,举办我区人才政策推介活动,大力推介“龙城英才计划”、人才强企政策,吸引各类创客、领军人才来我区创新创业。
2.聚力高层次人才引进。积极组织赴外招聘,开展“名校优才引进计划”、“职场精英引进计划”、“研究生社会实践引育计划”等系列活动,帮助创客和创业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
3.加快政策兑现落实。举办人才强企政策专题辅导班,加快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资助、引智项目、外国专家工薪补助等政策的兑现落实,助力企业招才引智。
4.深入实地走访调研。加强对众创空间的走访调研,为创客团队和人才企业解疑答惑,帮助协调相关事宜。加强人才工作与众创空间的深度融合,使众创空间成为领军人才的创业乐土和集聚之地。
(二)就业创业服务行动(责任单位:区劳动就业管理处)
1.充分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将各类就业创业政策汇编成册,深入全区各众创空间,进行全方位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确保众创空间的入驻企业和创业团队能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
2.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围绕我区产业特色,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优化培训体系,积极探索“1+X”培训模式,丰富和拓展SYB、IYB创业培训,不断提升创业群体的业务能力、技能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积极推进创业载体申报。围绕中心城区众创空间板块建设,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加快大学生创业园、微型创业园等多类型创业孵化载体的申报和认定,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扶持。
4.组织对接优秀创业项目。深入了解各创业载体入驻项目的发展情况,组织众创空间内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的申报,结合创业载体发展定位,分类引导大学生创业项目进驻创业载体,鼓励和帮扶更多大学生创新创业。
5.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众创空间内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的建设,通过政策宣讲、创业培训、招聘服务、见习训练等活动,延伸就业创业服务,促进就业创业能力提升。
(三)社会保险惠民行动(责任单位: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中心)
1.政策宣传服务。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相关待遇政策结合众创空间企业实际编制宣传册,让众创空间的创业者知晓社会保险的惠民政策。
2.社保经办服务。结合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考核评比要求,开展“两争”(即:争创红旗窗口和争做优秀工作人员)活动,通过“两争”活动,提升窗口经办人员素质,提高服务众创空间企业的经办能力。
3.业务指导服务。编制企业参保服务指南,走进众创空间企业告知参保经办流程,为企业参保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行动(责任单位:区劳动监察大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1.推进劳动关系诊断。制定贴合众创空间内企业特点的诊断方案和整改措施,帮助众创空间内企业做好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不断增强企业和职工的凝聚力。
2.落实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大力推广随机抽查工作机制。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早发现,早预防,坚持协同推进和信息互通共享,营造众创空间公平竞争的发展氛围。
3.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通过分析众创空间内企业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数据,结合各类创业主体需求,组织开展劳动法律法规专业培训;邀请各类创业主体观摩仲裁庭审活动;邀请各类创业主体参与仲裁模拟案件处理活动。
4.加快定点联系机制的建立和运用。加快在各众创空间成立定向联系点,构建联系网格,在各类创业主体有劳动争议问题需要沟通交流时,第一时间定点联系,及时快速有效解答。
三、有关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众创空间+人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把手领导负责制,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镇、开发区、各街道人社中心(所),局各科室、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众创空间+人社”在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创新落实。各相关单位要与众创空间加快建立联络机制,组建联络员队伍,围绕 “四大行动”的目标任务,按照职能分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详细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积极为众创空间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2.细化行动方案。镇、开发区、各街道人社中心(所)要充分利用网格化优势,加强与众创空间的有效联络与互动,掌握实际需求、找准问题症结。局各科室、事业单位要主动与镇、开发区、各街道人社中心(所)、各众创空间共同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四大行动”。要加强走访和调研,尤其是加强对创新创业政策落实情况、创业企业经营情况、众创空间发展现实需求等情况的调研,掌握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及时总结、不断改进、敢于创新,在实践中充实和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增强服务众创空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优化推进考评。要确保工作推进力度,通过联合举办重大活动、举行专题讲座、开设政策沙龙等方式,形成协调一致、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要对“众创空间+人社”的工作进度、实际效果等加强指导考评,按照“启动快、特色亮、效果佳”的工作要求,把“众创空间+人社”服务工作做细做实、做成做好。
4.深化品牌打造。要注重对“众创空间+人社”服务品牌的建设和打造,确保“四大行动”的品质和内涵,通过多形式多主题的服务活动,畅通人社部门与创客团队政策信息互通共享的渠道。充分利用众创空间全要素集聚的特点,发散式宣传“众创空间+人社”取得的成果,以品牌服务吸引汇聚创客。充分发挥媒体、报刊、网络作用,加强对服务过程中涌现的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的宣传,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