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区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年初确定的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目标,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共同努力下,以转变城管理念、创新城管思路为出发点,狠抓源头管理,全力推进各项基础工作,城市长效管理水平得到巩固和提升。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一季度考评成绩情况
一季度,我区城市长效管理总成绩为96.9分,排名全市第二。
二、一季度主要工作
1.适应新规建机制。针对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分工,细化责任,梳理问题,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一是出台区考新办法。结合市城市长效管理考核新规则(常政发2016[180]号文),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长效管理考评办法,增加网格考评和日常保洁专项考核,使区考覆盖面更广、规则更公平、要求更细化。特别是围绕违法建设这一突出问题,区考办法加大对现行违法建设处置不力的扣分力度,力争把违建遏制在萌芽状态。二是协助街道补短板。多次组织长效管理工作人员及镇、街道城管科长认真学习市考新标准,熟悉系统操作流程,同时对全区所有网格内的问题进行梳理排查,发现重点问题及时摄像、拍照,通过分析问题成因,指导和帮助各街道寻求解决方案。三是分析市考传信息。依托短信平台,将市考导向、每天扣分情况和每周问题分析,及时发布到各街道、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手机上,努力让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真正得到“一把手”的高度重视。四是日常巡查共参与。注重发挥城管执法大队、环卫和考评人员的工作合力,按照每周7个半天的频次进行专项考评和日常巡查,从不同角度对各类问题进行全面巡查和整改。五是精致城管树形象。围绕精致城管目标,在南大街开展试点工作,通过“精致巡查、精致执法、精致服务、精致联动”展示钟楼城管良好形象,并通过徒步巡查方式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及时将发现的问题上报解决,目前徒步巡查模式已在我区各街道主要道路上全面推行。
2.强化属地求实效。五星街道举办城市长效管理业务培训班,邀请市指挥中心领导对街道城管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辅导;专门组织城管队员、社区工作人员、保洁员对街道的重点问题区域,特别是花园市场周边摊贩,店外出摊和环境卫生情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力争重点区域“零问题”。西林街道加强住宅小区违法建设行为的预控,对新交付小区路劲大象洋楼开展违法建设知识宣传活动,街道城管中队与物业建立合作机制,共同监督违建行为,推动小区违法建设查处工作深入开展。南大街街道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每周带领城管科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开展街道长效管理工作,在各社区建立起城管主任、协管员、保洁员车管员“三支队伍”,每日轮番巡查小区环境,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进行整改。永红街道专门配备了一辆高压冲洗车,对辖区内垃圾房外立面、地面油污等问题进行处理,并配备了专门人员管理,为市民创造了一个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
3.重点问题严防守。菜市场周边脏乱、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都是市民关心、媒体关注、舆情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区城管局对每个重点问题落实属地、分管部门的管理责任,加大对重点问题的巡查和考核力度,并通过指挥中心视频探头对重点问题路段进行监控,促使各项管理措施到边到角。各街道联合执法中队按照市考要求对辖区内的重点问题集中整治,取缔占道经营、乱摆乱卖,全面净化市场周边环境,安排人员定岗定点,配足保洁人员,加大清扫次数,加强动态保洁。
4.违法建设“零容忍”。我区违法建设尤其是别墅区的违法建设,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蔓延,2016年呈持续高发的态势。例如,璞丽湾小区别墅58户,有违章46户;青枫公馆别墅62户,有违章47户;莱茵三期别墅76户,户户有违章;万水美兰城别墅110户,有违章47户;青枫壹号别墅156户,有违章69户;新闸绿地世纪城别墅167户,有违章37户。自今年1月来,区城管局对新增违建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格执行“露头就打”原则,已拆除别墅区违建39户;一季度,受理除邹区外7个街道的各类现行违建(巡查发现、市民举报)200起,目前已拆除173起,另27起正在处理之中,可以说现除邹区外的7个街道,对现行违建基本做到了及时制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虽然街道和部门在具体实践中形成了一批好的经验做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态势,要在全区实现由点及面、由粗至精、由短期向长效巩固转变,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大努力。一季度,城市长效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小区管理缺乏抓手。一季度我区在住宅小区单项考核上失分较多,市考评老小区的抽查率占35-40%,我区100多个老小区与新北相比投入低,街道托底管理的老小区设施破损、乱晾晒、乱停车现象多,新北的10个老小区已经全部改造,基础设施到位。
2.一把手领导对城市长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把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简单视作城管科部门工作,体制、机制建立不到位,长效管理队伍整合不力,巡查整改力量薄弱,出现问题责任不到人。
3.城市长效管理投入低。街道管理的垃圾房、公厕和负责清扫的道路经费投入少,标准低,达不到城市长效管理要求。部分由属地街道或物业公司负责日常保洁的道路、小区保洁不到位,反映出街道监督不够,保洁作业标准不高。
4.建设遗留问题多。部分市建设的道路、桥梁、绿化,迟迟未移交,造成责任不明,管理难度大;如:怀墅路(嘉宏云顶南侧段)、车厂路(嘉宏云顶东侧段)、勤运桥等;个别市建设公厕,上级部门移交时,未经过专业部门验收就向区级部门移交,而接收部门不能坚持原则、顶住压力,结果是建设标准不符要求为管理带来后遗症,管理经费上级拨付扎口不统一,导致经费缺口。
5.网格梳理不及时。新增网格、样本点前期梳理后与市中心的沟通工作不及时,暂缓出库数据不能与系统同步,造成一季度我区市考问题数量偏多。
6.菜市场管理松懈。部分街道管理的集体菜市场责任落实不到位,日常管理松懈,周边环境脏乱差,内部管理不规范,造成长效管理考评多次被扣分。
7.问题整改未能落实长效。个别部门管理基础不实,现场作业不细,部分问题虽已整改,但在时间和细节上未能落实长效管理。甚至个别街道存在“重协调,轻管理”的思想,寄希望于扣分后的协调而忽视长效管理日常工作。
8.拆违工作推进困难多。各街道对拆违工作认识度不一致,有些街道对区受理平台以流转单形式下派的案件一再推脱,延缓处置;针对举报人举报历史违建,区城管局统一答复口径为根据违法建设五年行动方案,待市违法建设查处规范性文件出台后统一进行处置,但有些举报人盯着不放,若不立案查处,城管局就存在不作为的风险,若去拆除,则会造成相互不断举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目前推进拆违工作主要靠各街道及城管局推动,拆违存在风险,缺失保障,未形成由公安、规划等部门联合的拆违机制。
需要特别通报的是,邹区镇的违建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一季度,邹区镇新增违建194起(企业违建31户),仅拆除民房违建57起,剩余137起未拆除,其中及时阻止、但未拆除的16起、有村委协议或者说明的23起、楼房加层加高的8起、房屋换顶的6起、危房翻建50起、硬化土地,未进行建造的20起、历史违建14起。造成应拆未拆的原因主要是村委口头同意搭建,甚至有村委盖章同意搭建的情况说明,其次,镇政府对此类违建查处决心不大。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下一阶段,各单位、部门要围绕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全市领先的目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找准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各项举措,在新一轮竞争中保持领先。
1.整合资源,全民城管。今年各区考评竞争激烈、压力巨大,要继续保持我区的领先优势,需要大家付出更多的努力。各单位、部门要将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放在更重要更突出的位置来抓,要把长效管理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街道党政领导要主动关心和熟悉城市管理网格,亲自挂帅督查管理薄弱区域,整合街道各部门人员、社区、村委人员、小区物业管理人员、执法中队队员,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体参与的管理机制,对巡查发现的问题,每个都能落实责任人,市考评扣分问题,每个都能问责到人。街道要加强对城市长效管理的资金投入,提高道路清扫保洁标准,整修老小区破损设施,设置晾衣杆,协调增加停车位,还应该结合市“931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提升环境面貌。
2.深化考核,补弱固强。严格按照市考模式和标准开展区级各类考核,特别针对现有市考数据库中的薄弱环节和区域查反复、反复查,通过查短补弱,使薄弱区域提升到正常水平。通过从严区考来确保市考少失分、不失分,通过加密区考频次使全区长效管理水平整体提高。
3.拓展延伸,合理部署。二季度开始,市考评中心将对邹区开展城乡一体化考评,建议邹区镇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整治成果,还要进行范围和项目的延伸,有序加强对拓展区域的各类整治,排出时间节点,按计划完成既定目标。
4.加强管理,查漏补缺。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养护水平,以适地适树、统筹利用的原则对存在空缺现象的色块、绿篱进行调整、替换或补栽,因地制宜铺设一定数量的石板或草坪砖供人行走,对影响景观及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新。各单位要主动对接市建设部门,按照专业部门验收通过原则,明确移交内容及管理经费,不给管理带来后遗症。
5.强化服务,聚力项目。树立服务导向,保障我区两个市政府督查项目(北港老街和花园新村菜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项目)顺利开展,严格按照项目时间节点要求,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6.按时处置,严格控违。各街道对区平台转派的违章案件应及时处置,三天内拆除现行违建,如有特殊情况报区城管局同意后可延时处置。建议区政府尽快组建各部门联动的拆违机制,保障拆违工作,同时督促镇、各街道摸清违建“家底”,确保上报的违建数量真实有效,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同志们,二季度的工作已经开始,我们要把长效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群策群力,共建共管,认真梳理和解决长效管理中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城市长效管理水平。
钟楼区城市管理局
钟楼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
二〇一七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