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我区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按照市考新的标准和要求,各项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各部门单位紧密配合,上下共同努力,全面梳理问题,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全区的城市长效管理成效显著。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一、 二季度考评成绩情况
二季度,我区城市长效管理总成绩为98.2分,排名全市第二。
二、 二季度主要工作
二季度以来,各单位和部门对照一季度中发现的问题,以点带面、迅速整改,促进城市长效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1、强化基础提升管理水平。一是认真梳理及时落实。区城管局对全区所有网格内的问题进行梳理排查,认真分析、研究,找出薄弱区域、重点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街道,帮助街道制定解决办法。开展早查和晚查,对夏季多发的流动摊贩等重复举报的问题进行巡查,及时指导大队对人员力量进行重新调整和部署,加强机动人员的力量,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盲区。二是部门联动整治工地。区城管局出台《关于道路污染整治大队、环卫联动方案》,规范工地运输车辆严格按照规定安装密闭装置、顶灯、统一单位标识,做好工地出入口及运输沿途路面的及时清理和冲洗。执法大队与环卫协调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加强源头监管和道路路面情况巡查管控,对于发现的问题,快速响应,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执行到位。三是垃圾运输车辆整改成效明显。区环卫处根据通报会上指出的问题,全面自查剖析,针对垃圾运输车辆的抛洒滴漏,专门成立工作小组主动作为,有效解决车容不洁、封闭不严、垃圾渗滤液沿途滴漏、超载运输等突出问题。同时区环卫处探索日常保洁新模式,以芦墅星苑、御水华庭小区为试点,就小区周边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探索以小区物业出资为主,将原物业保洁范围交该区域作业保洁公司一体化保洁,改善周边环境,提高保洁质量。四是重点问题定人定岗。区执法大队各派驻中队合理安排了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的队员按规定时间定岗,确保了每个重点问题都有专人负责,做到源头管理、无缝管理。五是绿化管养及时跟进。区建设局加大整治力度,夯实管理基础,以适地适树、统筹利用的原则对存在空缺现象的色块、绿篱进行调整、替换或补栽,因地制宜硬化及铺装。二季度补种红叶石楠、金边黄杨、书带草等地被小苗约1200m2,麦冬草等地被约8000m2,维修行道树树池1500余付,另外对南市河明城墙绿地全线打桩拉绳围护,减少市民横穿踩踏绿化造成损坏。
2、属地积极落实各项工作。北港街道在辖区范围内开展露天烧烤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净化环境,美化城市。根据12319热线和市民来电,对辖区内露天烧烤及露天餐饮经营户进行拉网式调查,确定景瑞曦城商业街为重点区域,在露天烧烤及露天餐饮的高发时段,采用高压态势加强监督管理,一经发现,严格治理。整治后采取日常巡查、错时值勤等方式,加大对辖区主次干道两侧、商业地段周边的巡查力度、规范商户经营,落实长效管理。西林街道针对安徽街,东岱街,以及清潭西路流动摊贩和店外出摊摆摊进行整治,重点整治以三轮机动车做运输工具贩卖水果蔬菜的流动摊贩。整治过程中注重宣传,源头治理,教育在先,使其主动服从管理,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街道采取错时与定点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巡查力度,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监控,对不服管理的摊贩坚决依法依规查处。
3、邹区整治巩固城乡一体化成果。邹区城管办开展邹区集镇和凌家塘市场集中整治,针对殷村马路市场、龙潭宠物市场、凌家塘周边地区等情况较为复杂的区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针对早餐摊出摊影响市容环境和交通顺畅的情况,组织了多次的早餐摊专项整治行动,共计开具法律文书21份。在接到市长信箱举报殷村马路市场流动摊贩后,邹区镇城管队员在下班时间继续蹲守,对流动摊贩进行劝离;针对夜宵摊统一归至乐棋大厦后仍继续出摊的夜宵摊,城管办组织人员进行夜间巡查,直至最终取缔。
4、拆违工作有成效。我区的拆违工作,经过区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效果明显。二季度发现现行违法建设282起,其中市区7个街道共发现171起,现已拆除162起,其他9起按上报计划实施,邹区共发现111起,现已拆除40起,尚有71起未拆除。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季度,各街道和部门在城市长效管理上付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住宅小区环境、设施维护等方面仍有问题,占道经营、流动摊贩、乱堆乱放等现象仍然存在。存在的问题有:
1.街道激励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属地街道缺乏长效管理奖惩激励机制,基层工作人员待遇偏低。当前工作任务繁重、人手偏紧,市考采取全新的考评模式,对网格进行全覆盖检查,对我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街道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待加强。
2.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差。我区老旧小区存在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不齐全,设施陈旧破损等很多问题,部分城区街道对老小区改造不重视不投入,致使一些设施破损、乱晾晒等问题长期无法解决,老小区生活环境脏乱差,造成我区住宅小区单项考核上屡屡失分。而武进和天宁区今年上半年均加大了老小区改造的投入力度。
3.考评案卷数量多。虽然我区二季度排名第二,落后新北区仅0.4分,但是我区案卷数量却远远多于新北区。二季度我区考评案卷问题数有61个,新北区只有40个,重点问题7个,新北区只有3个。反映出长效管理基础工作不够扎实。
4.街道对小区物业没有抓手。部分由物业公司负责日常保洁的道路、小区长效管理不到位(如绿地世纪城、蓝天花园、泰盈八千里),反映出街道和社区介入不足,指导和监督不够,对物业公司没有有力的抓手。
5.菜市场责任人管理不到位。市场经营管理第一责任人职责不到位,管理缺位。经营者对市场物业、车辆和卫生及消防等方面管理手段缺乏、力量不足、措施不落实,市场脏乱差问题突出,乱堆放、乱停车时有发生。
6、背街里弄市容有盲点。部分街道管理的背街里弄的市容市貌以及市政施工未移交的道路市容市貌失分较多。属地街道工作中不够细致,未按责任网格化的要求,到点到位、到岗到人。街道与市相关部门沟通衔接不及时。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三季度,我们要紧盯目标,高度重视,找差距、抓落实,确保长效管理各项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
1.思想重视,加大投入。各单位、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长效管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认真梳理、分析问题,落实有效措施。目前钟楼区的投入远远不够,尤其是老小区硬件提升和菜场人力物力投入和其他区差距很大。街道要加强对城市长效管理的资金投入,学习兄弟城管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先行投入的成功经验,尽快解决老小区设施破、停车难、晾晒难等突出问题。
2.积极应对,主动作为。长效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在不断提高,我们及时适应,掌握新的标准;针对市考评办法的更新调整,我们高度重视,要有新的态度;抓好扎实的基础工作,不能寄希望于协调,要有新的行动,同时一定要注意迎检方式和技巧,避免现场突击和干扰考评现象。
3.转变思想,常态管理。我们要主动适应市考模式改变,严格对照管理标准,明确管理目标,夯实管理基础,以点带面排查整改问题,形成常态化管理。区考严格按照市考要求和标准,对我区163个网格全覆盖,通过加密区考频次数查漏补缺,督促和街道提高认识,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投入,在工作中形成常态化管理。
4.重点问题,严防死守。重点问题分值大,一直是长效管理的重中之重,二季度本项目虽然没有失分,但问题案卷还时有出现,尤其是个别集体菜场内外的问题始终存在,反映出相关属地部门处理这类问题的精细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另外30个视频探头一定要做到严防死守。同时针对夏季绿化带内杂草丛生的特点,及时全面清理。
5.重点项目,狠抓落实。全力保障“263”专项行动、“931”综合整治、高铁沿线环境整治、开发区西进和312国道周边环境提升工程以及我区两个市政府督查项目。高铁沿线整治工程进展明显落后兄弟城区,花园新村菜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项目还未实质性展开,各街道要倒排时间,克服困难,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严格按照项目时间节点要求,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6.控拆结合,以控为主。控违拆违工作要多措并举,建立“控拆结合,以控为先”工作机制。各街道要进一步完善违法建设的日常巡查工作机制,做到防范在前、控制在先,确保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制止,及时处理,做到违法建设零容忍,坚决杜绝各类新建违章建筑的发生。同时街道对区平台转派的违章案件应及时处置,三天内拆除现行违建,如有特殊情况报区城管局同意后可延时处置。
全区要上下齐心、形成共识,以更加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全力拼搏,奋勇争先,将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建设更高水平的人文环境,不断提高城市形象。
钟楼区城市管理局
钟楼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
二O一七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