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区城管局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打造“精致城管”为工作抓手,进一步实现城市管理的智慧化、精细化和长效化,使城市管理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组成,深化城市内涵的重要载体,推动城市升级的重要抓手。
(一)城市长效管理力争全市领先。一是全面梳理区域各类问题。通过网络巡查和区考评,定期梳理汇总高发性、反复性问题,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力争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针对重点问题的随机性,突发性,联合职能部门和属地街道建立巡查机制。二是加强区考力度。充分发挥考评员日常巡查作用,拓宽巡查广度,加密区考频次,对薄弱区域展开全方位、全覆盖的“反复查、回头看”活动。区考评由季度通报改为月度通报,及时将问题反馈给相关责任单位。督促和指导各板块对社区(村委)建立完善的考核奖惩机制并加快实施。三是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以现有邹区考评区域为样板,从道路容貌专项整治、9313环境整治工程、提高环卫作业水平入手,以点带面,扎实有序地推进邹区长效管理水平上新台阶。开展常金路的市容整治工作,按质按量完成镇区重大节点形象提升工程和出入口景观改造提升工程。
(二)城管行政执法再上新台阶。一是夯实市容市貌基础管理工作。加强主要道路、节点等重点区域的市容管理工作,加大巡查力度,及时纠正和查处占道经营、流动摊贩、乱停乱放及擅自设置户外广告等影响城市容貌的现象,维护良好的市容秩序。二是落实工地管理百日整治工作。以《工地管理实施办法》为基础,组织开展 “百日整治”工作,采取错时执法、定点管理等手段有效消除工地违章行为。探索运用视频监控、车辆轨迹等技术手段,对建筑垃圾运输领域实施非现场执法新模式。三是务实两违建筑治理工作。大力发挥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日常巡查及时发现违建苗头,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制止,继续做到“露头就打”。做好重大案件督办和查处工作,力争解决一批重大的案件,结案一批有影响的案件。
(三)环卫清扫保洁寻求新突破。一是提升清扫保洁质量。进一步完善“零废弃物考核”标准,细化垃圾清运市场化运作指标,并向街道环卫作业范围推广。进一步加强对各版块环卫作业标准化、精细化的指导,协助推进环卫设施改造、公厕管理等工作,提高各版块的保洁水平。二是提升垃圾分类水平。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学习先进城市经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宣传影响范围,加强现场实践指导。继续探索市场化模式,开展智能垃圾分类试点,利用二维码、物联网、公益积分等手段,提高垃圾分类参与度和准确性,铺开“政府-企业-社会”共同运作的垃圾分类模式。三是改造环卫基础设施。完成15只公厕改造提升工作。按照一类公厕的建设标准,以完善公厕人性化、功能化设施为主,重点完成4只精品公厕,使之成为钟楼亮点。改造将更加注重细节和人性化服务,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让公厕成为城市的生态景观点。现行改造南大街、荷花池街道垃圾房174个,建成带宣传展板的垃圾分类收集亭,并考虑接通城市下水管网;建成主次干道垃圾房65个,更换桶装垃圾收集车40辆,预计改造经费为411.2万元。
(四)机关效能建设彰显新形象。一是坚持以创促建,提高服务水平。在店招店牌、气球气模、横幅类广告行政许可工作中,在9313环境整治工程和省、市示范路和示范社区创建中,进一步落实为民便民举措,提高主动服务、优质服务意识。二是深化巡察整改。认真贯彻落实区委第一巡察组的要求,持续深入做好整改工作,对正在进行整改的紧盯不放、加快进度,确保改彻底、改到位;对已完成整改的抓好建章立制,固化整改成果,努力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巡察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是丰富“精致城管”内涵。落实徒步巡查机制,实现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由走马观花式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破解城市管理的难点难题。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手段,广泛听取民众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意见建议,增强对城市管理的参与感,营造人人参与城市管理的氛围,实现管理精度的提升。开展队伍素质提升工程,通过治学提质“育狮”行动、城管义工“春风”行动、治散肃风“铁军”行动,着力提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业务水平,建设一支综合行政执法铁军。
钟楼区城市管理局
2017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