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的第一年。为更好地服务企业、支持企业克难求进,我们加大科技投入,搭建技术转移平台、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高新产业,为加快全区转型升级步伐、实现钟楼经济和社会事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2017年,我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下,努力打通科技向经济转化的通道,加快释放创新创业的活力,积极把科技创新工作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主要指标预计
1、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增长8%;
2、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8%;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9%;
3、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5%;
4、全力争取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申报省级众创空间2家以上,新增市级众创空间3家以上;
5、申报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130家以上;
6、专利申请4100件(其中发明1200件);专利授权1500件;
7、新增产学研签约项目40项以上;
8、新建“一室两站三中心”等企业研发平台5个。
二、突出企业主体,提升创新能力。
1、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培育,积极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在产品研发、人才引进、专利申请等方面加大投入,多出快出成果,努力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大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2、组织企业加大研发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支持 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创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以上。
3、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创造,继续保持和稳定专利申请总量,重点提高发明申请和发明授权的数量。
三、突出规划引导,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初步集聚
1、着力巩固传统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传统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规模企业,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选择重点突破方向,并按照前瞻性关键技术研究、战略性目标产品开发、优势产品群培育及相应研发、服务、经营平台建设等要求,开展相关工作。通过规划引导、专项支持、重点培育、政策聚焦,力争到今年年底,传统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达到新的高度。
2、大力培育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对以创客空间、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汽车关键零部件、功能材料、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加强创新方向、路径和战略研究,拓展创新源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份额。
3、根据产业定位有效扶持。对传统高新技术产业,“先政策、后项目”,充分保证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征、技术开发费加计抵扣等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重点采用重大成果转化、创新平台等大项目扶持,确保开发高新技术产品 只以上;对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实施创新基金、科技支撑等创新类项目扶持,确保项目加快研发、早日投产。
四、加快众创空间建设
1、谋篇布局,精心组织。围绕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组织系列宣传、参观学习、专题讲座等活动;抓住“5.18”、“9.28”、“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等活动契机,组织相应的宣传、组织活动;抓点促面,服务推进好已建、在建的重点项目,做好总结、分析、推广工作。
2、集聚资源,营造环境。一是进一步挖掘、整合空间资源,完善空间布局,通过新建、提升创新创业孵化器,推动孵化器体制机制转换和模式创新,加快推进平台载体建设。二是加强板块、重点企业的沟通、合作,有效整合实验、检验、检测等科技平台资源,为创新创业者创新活动提供便利;三是结合省“双创计划”、市“龙城英才”计划等人才引进工作,集聚人才资源,通过多类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集聚,为各类创客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拓展思路,招商引智。因地制宜,切实加强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既注重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众创空间,同时注重众创空间人才、项目的招引工作;既重视众创空间的招商工作,同时重视投资机构、科技金融组织等创新创业要素的招引工作,从而通过众创空间的建设,打造创新创业产业链。
五、加快创新要素集聚。
1、进一步依托本地高校院所。以建立经常性合作为目标,充分用好本地尤其是江苏理工学院和科教城各类资源,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下半年将组织江苏理工学院专家与教授进驻企业,面对面的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2、进一步对接著名高校院所。紧紧围绕钟楼区三大核心产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积极寻找相关专业在国际国内领头的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全年将组织几场较大规模的“走出去”产学研活动,初步方向定为广东,深圳大学、华南理工等院校。
3、进一步发挥政府服务主动性。一方面通过组织各类产学研活动,为企业与高校院所搭建合作平台;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政府及各类中介机构服务主动性,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建立企业与高校院所联系桥梁,通过主动服务,既帮助企业为技术需求寻找解决方案,又主动将高校院所技术成果向本地企业推广落地。
4、进一步注重产学研成效。注重转化、倾斜扶持。跟踪服务已签订过协议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分析成效,对转化能力强、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的项目予以倾斜扶持。2017年将组织好区重大产学研活动2次;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产学研活动;拟开展5次以上小分队专题产学研活动。
5、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开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区域示范工作,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专利密集型企业,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提高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强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通过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贯标,提升企业对在新品开发、知识产权运用、保护、风险防范等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建设,配合上级条线部门做好专利行政执法工作,加强对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的核查、检查和知识产权管理指导工作,通过“正版正货”示范街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流通领域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