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钟楼区科学技术局2016年总结
索 引 号:014119790/2016-00016
组配分类:业务工作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科技局
产生日期: 2016-12-23 发布日期: 2016-12-26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2016年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的第一年。年初以来,宏观经济形势持续趋紧,企业经营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为更好地服务企业、支持企业克难求进,我们加大科技投入,搭建技术转移平台、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高新产业,为加快全区转型升级步伐、实现钟楼经济和社会事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现将2016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
钟楼区科学技术局2016年总结
 

2016年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的第一年。年初以来,宏观经济形势持续趋紧,企业经营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为更好地服务企业、支持企业克难求进,我们加大科技投入,搭建技术转移平台、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高新产业,为加快全区转型升级步伐、实现钟楼经济和社会事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现将2016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全区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3%(预计)。

2、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达55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57%。

3、全年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全区高企总数达到122家。

4、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6项,立项17项,争取省级以上资金2200余万。

5、全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累计37家。

6、1-11月,全区专利申请量4747件;专利授权量1452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58件(截止11月)。

7、组织科技对接活动5场;新增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40项。

二、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

1、高新产业发展:2016年钟楼申报并认定了市高新技术产品4批165只,同时省高品申报正在积极有序进行。今年全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58亿元,占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6%。

2、创新企业培育: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市委、市政府“十百千”创新型企业,科试中心、东风农机2家企业成为市创新型领军企业。推进行业升级转型,推荐了常州市钜岳水务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海川卓越密封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佳得顺热能设备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申报江苏省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入库企业,推荐了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华联保健敷料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申报市科技企业上市培育入库。

三、展洽会成效显著

上半年,以518展洽会为重大时间节点,突出载体建设,突出项目为王,项目招引和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共举办自主活动20个,其中邀请市领导参加活动8个(市主要领导参加活动2个),共邀请到中科院系统、北京建工集团、中汽中心、省科技厅和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香港纳米研究院等单位近百名领导、专家和客商参会,其中:副厅级以上9名,中科院党组成员、北京分院院长何岩,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为副部级,邀请嘉宾人数之多、层次之高,创我区近年之最。常州科技街隆重挂牌,32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成为全市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高端人才集聚基地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市“5•18”开幕式上,我区有1个外资增资项目、1个平台项目、2个产学研项目签约。下半年,以“9.28”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工作,中国(常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中国灯具城工作站在邹区正式挂牌成立,对我区乃至整个常州的知识产权工作有重大影响。

四、创新载体取得突破

至10月底,全区列统众创空间共35个,建筑面积近45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17个,建筑面积18.97万平方米,多维、异次元、创客咖啡3家众创空间获省级众创空间备案;在建15个,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拟建3个,建筑面积5.57万平方米。据初步统计,全区列统众创空间有入驻企业近200户,已注在注册投资基金近10个。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各众创空间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0余场次,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厚。范围涉及电子商务、教育及文化创意、功能性新材料、智慧应用科技、移动互联网、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等产业,初步形成了天使投资驱动、培训辅导带动、活动催化推动等多元化服务模式。

五、提升载体创新辐射能力

注重增强载体创新能力。区科技局通过分类指导、重点培育,切实推动创新政策、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向企业集聚,确保年内全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省民营科技企业100家以上。扎实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聚焦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积极推动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向我区集聚,不断加快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围绕产业链,引领优化产业创新载体平台布局。夯实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营效能;加快提升研发机构研发水平,积极打造创新水平更高、辐射带动能力更强、产业特色更加鲜明的创新载体平台体系。

六、产学研活动有效展开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对接,力求校所企共赢。依托钟楼区技术转移中心平台,“518”期间我们征集了全区企业产学研课题30余项,并根据主要研究领域确定了今年产学研对接工作的重点方向,4月底5月初,区领导带队,分赴香港纳米研究院、重庆材料研究院和四川大学,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5·18”期间,我区邀请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香港纳米研究院、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院校和区内企业进行广泛对接,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10余项。5月18日至20日,由我区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参与承办的2016国际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评研讨会在万豪酒店举行,吸引了行业内近500人参会。10月16日—18日汤如军区长带队赴武汉东湖开发区,学习兄弟城区产业发展经验,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

七、知识产权和人才工作取得良好成绩

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实施“知识产权集聚示范工程”为抓手,加大力度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吾悦国际”获得省“正版正货”示范街区称号为抓手,营造知识产权良好氛围。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常抓不懈,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今年上半年以来由于经济下滑压力大,企业专利申请量存在下滑趋势,区科技局组织人员适时奔赴企业,宣传专利相关政策,调动了企业申请专利的积极性,截止到目前数据,全区共申报专利4747项。全区人才工作得到有效发展,“省双创人才计划”,陈子辉、廖越峰两位博士申报项目,并顺利通过市答辩。常州明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王智锋博士、科达斯特恩(常州)汽车塑件系统有限公司的李旭华博士、常州光辉新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的李唯真博士分别申报了2016年“龙城英才计划”杰出创新人才“云计划”项目。


 

(此件公开发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