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常州市钟楼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2015年部门决算公开事项
索 引 号:014119571/2016-00012
组配分类:业务工作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卫计局
产生日期: 2016-09-26 发布日期: 2016-09-26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常州市钟楼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2015年部门决算公开事项第一部分钟楼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部门概况一、部门主要职能(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卫生和计划生育、中医药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拟订卫生和计划生育、中医药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二)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定重大疾病防治规划、免疫规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制定卫生应急预案和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风险评估计划,加强
常州市钟楼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2015年部门决算公开事项
 

第一部分  常州市钟楼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部门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卫生和计划生育、中医药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拟订卫生和计划生育、中医药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定重大疾病防治规划、免疫规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制定卫生应急预案和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风险评估计划,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指导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

(三)指导规范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完善综合监督执法体系。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和计划生育的监督管理,负责公共场所和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监督管理,负责传染病防治的监督管理,负责计划生育的监督管理。监督检查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落实,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

(四)负责组织拟订全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全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均等化,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

(五)负责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的行业准入管理并监督实施。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技术、医疗质量进行监管。组织制定医疗卫生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评价和监督体系。负责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的管理。

(六)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物政策,组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采购、配送和使用。

(七)组织实施促进出生人口性别平衡的政策措施;监督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组织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人口数量。监督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

(八)组织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和促进计划生育发展机制;负责协调推动相关部门、群众团体履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相关职责,保障计划生育为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贯彻落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政策措施。

(九)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建立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信息共享和区域协作机制;指导和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工作。

(十)组织拟订卫生与计生人才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卫生与计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录用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和执业医师注册工作。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十一)负责卫生和计划生育宣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科技发展、继续医学教育和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依法组织实施统计调查。

(十二)承担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十三)承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常州市钟楼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及所属事业单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23家,其中:行政单位1家,所属事业单位14家,其他8家。全额拨款单位4家,分别是:常州市钟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州市钟楼区卫生监督所、常州市钟楼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常州市钟楼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差额拨款单位10家,分别是:常州市钟楼区北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州市钟楼区新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州市钟楼区永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州市钟楼区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州市钟楼区南大街街道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州市钟楼区荷花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马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邹区卫生院、卜弋卫生院。社会资本办服务站7家:常州市钟楼区永红街道清潭花苑社区卫生服务站、常州市钟楼区永红街道广成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常州市钟楼区南大街街道文亨社区卫生服务站、常州市钟楼区南大街街道世纪明珠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常州市钟楼区南大街街道金色新城社区卫生服务站、常州市钟楼区西林街道凌家塘社区卫生服务站、常州市钟楼区永红街道荆川社区卫生服务站,常州市口腔医院(原钟楼医院离退休人员)

三、2015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15年是卫生和计生系统进行机构改革的重要之年,也是卫生“十二五”规划的收尾之年,今年5月我局按照市、区统一决策部署,成立了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标志着卫生和计生事业的新开始,也是我局工作的“新常态”,我局紧扣市区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

2015年重点工作“合、提、优、创、立”。

 “合”就是整合资源配置。

一是完成卫生与计生整合。两局融合后,我局原承担的餐饮服务监管职能调整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原人口计生局承担的人口发展职能调整至区发改局,我局以此为契机,在完成人财物整合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各岗位职能,重新进行了科室设置,调整领导分工和科室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努力达到“1+1大于2”。

二是完成2家卫生院划转。按照全市区域调整的统一要求,邹区、卜弋两家卫生院调整至我区,我局与市卫计委、武进区政府、邹区镇针对邹区镇、卜弋两家卫生院在运行体制、人员结构、管理模式、绩效考核、新农合、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深入细致的调研与分析,力求各环节对接到位,确保两家机构平稳和谐划转,快速融入,健康发展。

三是与民营资本合作办医。探索新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社会资本等以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9月6日,与南京泽明眼视光学研究有限公司正式签约,依托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常州泽明眼科医院,通过共建共享,实现资源整合,专业互补,提高整体医疗技术服务水平。项目总投资约5200万元,计划2016年6月建成投用。

“提”就是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提升服务体系。基础建设提档升级,市妇保院新院、市一院钟楼院区建设项目现已全面开工,年底将完成土建工程60%;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大楼已完成主体建设,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明年6月投入使用;北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大楼已启动建设;建成23家市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区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到省定建设标准。“智慧卫生”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接种数字化接种门诊覆盖率达到60%以上;五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全省“惠康社区”信息化建设首家试点单位。

二是提升服务能力。全年调整交流局属直管干部9名,完成卫计下属事业单位7个岗位25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聘工作;举办了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操作竞赛;21人参加高级职称申报评审;121人参加专业技术初、中级资格考试;33人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永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疾控中心、妇保所承办了3项市级继续教育项目。举办了第二期健康管理师以及“医疗纠纷法律应对”培训班,50余名医护人员参加了培训。区卫生监督所在我市第13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卫生监督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严亚萍的“皮试观察小发明”获常州市“护理革新小发明”创新优胜奖。

三是提升队伍形象。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推进“三严三实”活动。推进道德讲堂建设。开办“提升干部能力”为主题的“杏林讲坛”。开展“荷苑清韵”主题廉政教育。举办了卫计工联会首届职工运动会。开展“健康生活,幸福钟楼”暨5.12护士节主题活动,开展专家义诊活动;社区卫生服务微电影展映,永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微电影“爱相随”获全国卫生协会微电影评比优秀奖;开展护理革新小发明、新常态下卫生新风尚”征文等系列活动。进行了“十佳健康卫士”、“十佳优秀护士”和“我最喜爱的中医师”的评选活动。承办“邹区大舞台”系列大型文艺节目。卫生监督行政服务窗口连续21个季度获得钟楼区“红旗窗口”称号,并被授予常州市“工人先锋队”称号。社区医生王国芳在院外积极抢救一名高中生的事迹在市级媒体上被报导表扬。五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朱云凤被评为常州市“阳光天使”。

“优”就是优化健康管理。

一是优化公共卫生服务。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人均达60元,全面实施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化基本药物制度,探索在市级医院建立医联体小药库,及时补充药品,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全区共采购基本药物4061.99万元,销售3583.03万元。规范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率在20%以下。优化家庭医生制度建设,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7.99%,居民签约率达33.1%,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80.3%;孕产妇管理2158人;0-6岁儿童管理人数10181人。完成“两癌”筛查和妇女病普查2.53万人次。成立区青少年儿童口腔疾病防治中心,完成适龄学生口腔龋齿筛查5144人次。依托区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全面开展中小学学生视力普查。启动社区诊断工作,全面推进国家慢病示范防控区的建设。

二是优化中医药服务。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今年在城区批准设置了中医门诊部1所、包含中医科的综合门诊部1所,全区中医药网络得到了有效补充和完善。在基层全面推广中医临床诊疗适宜技术,全年开展适宜技术培训10场次,300人次。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中华医学会“春播行动”,邀请国家级中医师坐诊治疗,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中药师与孟河医派传人结为师徒,提升中医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设置,提高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三是优化计生服务工作。落实计生惠民举措,举办科学育儿、健康指导等活动250余场,新建钟新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市级生育关怀基地。提质流动人口服务,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月”等专题活动20余场次,为流动人员举行健康讲座,提供免费体检,报销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费用,在常州健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再建一家“康健驿站”。提优特殊家庭关爱,引入社会组织力量新建南大街春晖家园,通过发放爱心蛋糕券、签约家庭医生等活动,关心计生特殊家庭。拓展青春健康教育,持续开展中国计生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春健康第二期家长培训,与江苏理工学院合作开展的“太阳花”青春健康同伴教育项目成功申报成为国家计生协高校青春健康项目。

四是优化爱国卫生工作。加快健康城区建设,新增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报创建健康促进医院;新增25个单位申报创建健康单位;全区新增1家健康主题公园,2条健康步道,扩大了健康环境覆盖面。巩固控烟成果,新创6家无烟单位已全部通过验收。

“创”就是创新管理模式。

一是探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模式。在全区7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卫生监督协管站,每个站设置独立办公场所,推行“设置、人员、制度、管理”四统一模式;工作要求实行“监管网络区域清,监管行业底数清,监管单位情况清,监管职责任务清”的四清要求,努力构建“全面覆盖、职责明晰、联动协作、运行高效”的公共卫生监督协管运行新机制。

二是探索“三位一体”慢病管理模式。建立通过“医疗、医药、医保”三方联动,促进综合医院、疾控机构、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治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五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试点,成立了“糖友会”,结合“家庭医生有偿服务签约”活动,签署了“糖尿病精细化管理有偿签约服务”协议。

三是探索健康教育公众互动宣教模式。积极利用新载体进行健康知识传播,启用微信公众号“健康钟楼”,开展健康促进干预工作,目前共推送健康信息25期101条,阅读量8000余次;与常州日报社健康生活馆每月联合开展“健康生活,幸福钟楼”主题活动,邀请市级专家走进社区为百姓授课义诊;借助“移动公交”播放健教视频手机短信发送健康小提示;社区医生王月环走进市“龙城讲坛”,进行健康讲座。全年共发放健康宣传资料39万,开展宣传咨询活动77场,健康知识讲座185次。

“立”,就是建立规范秩序。

一是推进分级诊疗的就医秩序。建立上级医疗机构专家到基层挂职帮扶的长效机制,今年新增11名上级医疗机构专家赴我区进行医疗技术帮扶,专家在社区医院坐诊、开展对口支援义诊、专家与社区医生共同进行联合义诊、为社区医生进行业务培训,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的效果。进一步推进了医联体建设,健全了转诊绿色通道,永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与市一院进行专家预约挂号的绿色通道,患者凭出具的“预约挂号凭证”可至市一院门诊“医联体优先窗口”直接挂号,无需排队,大大缩短就诊时间;邹区卫生院通过与武进中医院签约医疗联合体,定期安排中医院专家来院坐诊,同时与“武进医院”、“常州二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逐步引导居民“大病上医院、小病到社区、康复回社区”的就医秩序。

二是规范医疗市场工作秩序。完善医疗机构定期督查制度,组织区监督所对全区所有医疗机构进行督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纳入医疗机构不良行为记录管理。新批准设立医疗机构5家,注销2家,变更9家。完善打击非法行医长效机制,依托钟楼公安分局驻我局打非工作联络站,开展联合执法,定期召开综治、公检法等部门联席会,健全联动机制,加大工作力度,重拳打击非法行医,营造安全文明城市环境,开展联合执法8次,查处各类无证行医89户次,没收各类药品、器械45余箱,移送公安刑事处理3人。

三是规范计生行政执法制度。深入开展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区级自查,全面开展加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宣传,增强群众依法生育观念,促进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简化二孩生育办证手续,缩减办证时间,取消委托公示环节,灵活处理办证过程中具体问题,切实方便群众办证,提高行政服务水平与质量。



第二部分 常州市钟楼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2015年度部门决算系列表格

常州市钟楼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2015年度部门决算系列表格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