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教育局>>内容
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进一步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子孙后代留住一些“记得住乡愁”的文化记忆, 我区从三月份开始组织展开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第四批传承人认定系列工作。区文化馆通过三项评审举措有力保障了此次“非遗”申报认定工作。
自今年3月份正式开展申报工作开始以来,邹区镇、各街道文化站结合各自实际,充分发掘辖区内资源,积极推荐申报。区文化馆完成了区级项目和传承人申报表格、照片、辅助材料等一系列材料的收集。4月27日组织召开了非遗申报专家评审会。此次评审会专家组由留青竹刻省级传承人王志伟、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王璇、常州市烹饪餐饮协会秘书长符学平、金坛区原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常州市非遗评审专家组成员叶林生、常州市非遗中心办公室主任陈期组成,专家们认真评审了此次申报的8项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及12位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材料。
在评审中,专家们发现非遗项目申报材料内容虽然较详细,但是单从材料上看项目还不能凸显项目技艺传承特点和可传承性。因此,专家组和相关街道站长于5月7日上午对申报项目进行了实地走访,现场考察了申报项目的申报场所及制作技艺流程。通过实地走访,专家们对申报项目有了更具体、更切身的了解,为评审工作提供了更有利的客观依据。另外,本着对项目和传承人负责的态度,区文化馆于5月7日下午,邀请金坛区原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常州市非遗评审专家组成员叶林生老师为项目申报负责人、文本撰写人及各文化站站长进行了非遗申报材料撰写培训。通过培训,各申报负责人对于文本材料的撰写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材料审核相关工作人员对于今后的材料初审的重点和要点方向也更加明确。
此次申报工作的三项具体举措,为今后非遗申报各环节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非遗”新力量的加入也将不断助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另外,此次评审最终结果将在近期公布。(庄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