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司法局>>内容
今年,钟楼区司法局以“务实快干,推动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一网二地三机制”为模式,坚持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为民”属性和本质要求,进一步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努力开创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
一是以“一张网”为载体,多维践行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排查进网格。紧抓纠纷信息预警这一关键环节,充分利用社区网格化管理“横到边、纵到底、无缝隙对接”的特点,实现信息连通运作,资源共享,对网格内的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有效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法治宣传进网格。依据社区网格特点,分析居民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活动。如今年以来,我局联动辖区内八个司法所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法律服务活动,邀请律师志愿者现场提供法律咨询,切实将精准的普法服务延伸到每家每户;社区矫正进网格。做好社区矫正人员审前调查评估及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健全严密的监管信息网络,推进社区矫正执法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立公检法司部门间网格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加强联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相互支持,形成高效运行的长效工作机制,提升矫正工作质量;法律服务进网格。我局组建钟楼区律师公益创新联盟,将我区111个村(社区)和110名律师一一匹配结对,将联盟作为联通村(社区)居民与司法行政机关的桥梁,拓宽民众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渠道,将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送到最基层。构织成一张全覆盖、全渗透、全要素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二是以“两大基地”为阵营,打造钟楼法律服务品牌。首先是“整合型”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依托政法综治中心建设的有利契机,将法律援助中心、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和法治宣传中心三大中心整合为一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有意识地推动内设机构调整,人员岗位重置,推动机关资源向中心流动,形成以中心为主阵地,向外辐射司法行政服务各项职能,向基层覆盖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创建“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模式,实现司法行政由“管理”到“服务”的实质转变。并以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样本,指导、督促镇(街道)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形成上下联动的两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沉到街道、落到社区,使全区60万钟楼百姓享受到精准、普惠、及时和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其次是打造“流动型”的公共法律服务超市。打造钟楼区线下12348公共法律服务超市,让广大律师志愿者成为超市的建设者、贡献者和交流者。利用超市流动性的特点,在街区、景区、校区、厂区、社区等“五区”全面铺开联盟阵地。公益律师在活动现场为市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同时将律师吸纳为普法宣传员,将法治宣传资料和法治信息带给群众,发现群众有法律服务需求的,及时做好引导与协助工作。
三是以“三种机制”为抓手,全面推进业务工作进步。首先形成新闻信息宣传倒逼机制。根据省市关于法治宣传工作的最新要求,编制印发《钟楼区司法行政系统新闻宣传考核办法》,局法宣科每月统计各司法所、科室和中心报送信息篇数和新闻得分情况,在局工作交流群进行通报,给未达目标分数的司法所、科室和中心的负责人一次工作提醒。每季度对各司法所、科室和中心的新闻信息工作情况进行汇总排名,由局分管领导在季度工作会议上予以通报,传递考核压力,加强部门间你追我赶的工作态势。其次是形成进驻业务部门座谈机制。从今年开始,局机关主要领导每月进驻一个业务部门,与部门分管领导、科室(中心)负责人以及成员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剖析工作执行不力原因,对科室(中心)内部工作计划、职能分配进行及时调整,确保各项工作贴得近、跟得紧、落得实。最后是形成“我是司法人”共享讲坛机制。今年一季度工作例会上,我局创新性地设立了“我是司法人”共享讲坛环节,此环节将作为建设过硬司法行政队伍的重要举措而成为季度工作会议上的“保留节目”,计划每季度举办1期,每期确定2名干部职工代表为主讲人,局机关和各司法所全体干部参加听讲。通过讲述自身的工作经历、业务知识,交流工作中的经验、体会和感悟,加强机关干部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司法行政队伍内部的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提振队伍的精气神,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杨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