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钟楼要闻>>内容
5月28日下午,市委书记汪泉专题调研全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实地察看了大运河市区段、西瀛里明城墙、篦箕巷等处。他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提高站位,深入挖掘常州历史文化内涵与特色,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提升城市品质和文化品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西瀛门是全省唯一面向大运河的古城门,从西瀛里城墙经篦箕巷往东,文亨穿月、篦梁灯火、皇华亭下,这里堪称大运河在常州城区最精华的一段。而全长45.8公里的大运河常州段(其中世界遗产段23.4公里),则是江南运河连江通湖的重要河段,也是常州的母亲河,几千年来形成了“城河相依”的人文底色。目前,全市正加紧编制大运河文化带常州段实施规划,着力对接项目。
汪泉边走边看边听,行至篦箕巷口登船沿运河向西,考察大运河常州段沿岸历史、文化、风貌现状。他指出,要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统筹规划,放眼长远,围绕运河沿线历史遗迹遗存,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亮点品牌,高质量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常州段建设。
汪泉在调研中强调,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特别是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仅是一项文化工作,也是一项政治工作。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站位,对照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以高度的历史责任和文化自觉,把这张常州城市风貌的“名片”维护好。要紧贴主题,聚焦重点突破。从岸线、河道、水质三位一体出发,加快推进最能体现常州运河文化特色的青果巷至篦箕巷建设,突出精华。要加强宣传,讲好运河故事。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创作更多作品,加强对常州大运河文化标识的宣传推广,有效传播常州声音,提升文化影响力。要真抓实干,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项目化实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明确责任分工,齐抓共管,瞄准文化建设、城市建设高质量的目标,全力提升城市品质和文化品位,打造好具有常州特色的城市风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