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8年常州市钟楼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重点工作》的通知
各安监办、区各有关单位:
现将《2018年常州市钟楼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常州市钟楼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8年2月11日
2018年常州市钟楼区危险化学品
安全监管重点工作
深入2018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以压降各类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以及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为目标。以“强基础、控源头、抓长效”为基本工作方法,坚持精准发力,全面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坚持分级风险管控,突出强化事故多发易发环节的监管;坚持问题导向,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持依法治安和科技兴安,促进企业提升安全培训质量、自动化控制水平和标准化建设能力,推动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持续促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一、夯实危化监管基础
(一)扎实推进综合治理。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认真贯彻落实“263”和“四个一批”专项行动要求。一是全面推进化工行业安全转型发展,加大低端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二是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化工企业坚决淘汰关闭。三是推动化工企业入园进区,禁止园区外一切新建、扩建化工项目。
(二)深化安全教育培训。一是提升安全监管人员履职尽责能力,切实掌握各地监管人员知识结构以及专业背景情况,通过培训提升履职能力。二是利用全省统一的培训教材、考核试题库,2018年6月前完成辖区内所有化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轮训工作,达到预防和控制事故,增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切实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的目的。三是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题库,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让职工充分了解自己所在岗位的危险因素、危害程度、操作规范、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置方法等相关知识。四是依托市级专家库成员,提高专家安全检查、项目审查能力和水平。
(三)完善企业监管信息。在去年的基础上,开展新一轮风险评估、分级,完善一图一表,与江苏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接轨,进一步完善企业、重大危险源等数据,及时注销关停企业、调整重大危险源变更等数据,完善危险化学品数据库,形成危险化学品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对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测、视频监控、自动化控制等有效的管控和预警,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信息化基础进一步夯实。
二、坚持源头安全管控
(一)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精神,切实做好行政许可审查、审批工作,切实做到将行政许可挺在风险管控前面,从严审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涉及高危工艺的化工项目。
(二)严格企业许可审查。严格按照《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的通知》(苏安监〔2017〕9号)和《省安监局关于印发江苏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通知》(苏安监规〔2017〕1号)要求,开展联合审查,特别要重视企业安全生产许可申请资料和安全评价报告与现场的一致性,凡是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企业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的,要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复核,凡是不符合相关规定和规范要求的,一律不予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手续。
(三)推进复核评价服务。按照上级要求,有序推进企业换领证报告复核性安全评价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危险化学品生产领证企业进行复核性评价服务,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管考核和评价报告的质量监督。企业针对复核性安全评价服务中发现的隐患,立即组织整改,落实整改措施,确保隐患闭环管理,整改结束后报安监部门组织专家复查。对复核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典型性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提出针对性措施。
三、落实有效管理措施
(一)规范高危工艺操作。一是强化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操作人员培训,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操作人员必须100%持证上岗作业。二是收集和利用化工过程安全生产信息,开展重点监管化工工艺操作岗位风险辨识和控制,操作岗位要有作业指导书和应急处置卡,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通过培训和实操演练提升重点监管化工工艺岗位作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三是继续完善化工企业高危工艺化工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全面排查涉及易燃易爆独栋厂房操作人员超过10人(包括10人)情况,落实“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等措施,减少易燃易爆作业场所同时作业人员。
(二)严格管控特殊作业。针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制度不规范、不健全、作业许可不严格、风险管控不落实、现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继续开展动火作业的安全风险辨识和第三方技术服务工作;重点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通过教育培训、目标考核、警示约谈、专家检查、执法处罚等手段切实提高企业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制度。
(三)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通过年度执法计划、专项检查、重点部位、重点作业环节等检查,继续保持严格执法高压态势。突出对“两重点一重大”、特殊作业的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强化事前处罚和直接处罚,做到应罚尽罚,通过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提高企业违法成本,起到惩处一家,规范一家,警示一片的效果。
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一)推动企业提质升级。全面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提质升级,一是根据省局新修订的危险化学品企业二级标准化《考评标准》,严格执行新增否决项,将化工企业创建二级安全标准化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有效载体,督促企业自创、真创和真正运行。二是推广一、二级重大危险源企业专家会诊检查工作经验,组织开展三、四级重大危险源企业专家会诊检查工作,督促企业完成隐患整改、闭环工作,促使企业安全管理上台阶。三是在企业推广隐患排查信息系统,做到定点、定人、定时、定内容,形成隐患排查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二)推动企业隐患排查。一是组织学习贯彻《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细化重大事故隐患处罚依据和裁量标准。通过企业自查、区安监局按计划检查、市安监局抽查的模式推动企业进行重大隐患排查整改。二是开展设计诊断回头看工作,针对企业在役化工装置布局、工艺流程、自动控制等情况是否有变化,以及设计诊断提出的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三是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由企业负责整改,区安监局负责督办,达到立案标准的依法立案查处,对隐患整改不落实的单位公开曝光,从严处理。
(三)推动应急能力提升。督促企业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物资储备、员工培训,开展危险化学品中毒、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桌面演练,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初始处置能力和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