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区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新经济下现代财政体系建设要求,坚持“过紧日子”思想,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保障基本民生和基本运转需求,强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管理,狠抓预算绩效管理,筑牢财政风险防控机制,全面推进民生型、创新型、廉洁型、学习型财政建设,努力提高新时代财政保障能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开创全区财政工作新局面。
(一)推进民生型财政建设,在增收节支上要有新作为
强化财税收入组织。做好全年收入任务分解落实。对接区重点经济、民生、社会事业部门,加强与板块互联互通,做好财政运行分析、收入趋势预测,按季开展收入专题分析。完善财税信息平台建设,搞好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税源分析,修订《财政月度信息手册》。建立非税收入月报制度,出台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加大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清缴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着眼实现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同步搞好支出安排和执行进度管控。优先安排“开发区西进”“6+1”板块建设等重大项目配套资金。构建“民生财政”,保证新增支出更多地向教育、卫生、环保、美丽乡村建设、扶贫济困救助等民生工程和民生领域倾斜。控制行政管理成本,去除一切不必要的财政支出,确保一般性支出较上年数压减5%以上。统筹整合专项资金。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围绕供给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现代服务业等事关我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统筹整合上级切块资金与本级自筹资金,集中财力保障重点项目支出,实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
(二)推进创新型财政建设,在体制改革上要有新突破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关注新一轮市区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后,区级财力保障情况。综合考虑板块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基础、财政困难程度等因素,科学界定各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合理确定收支基数,提高各板块财权与支出责任匹配度。完善《开发区、镇、各街道目标考核办法》。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严格落实预算法,推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依托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切实硬化预算约束。全面推行部门预决算公开。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财政支出监督。引入第三方审计力量,加大绩效审计力度。推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提质扩围,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投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促进区级投融资平台向实体化、市场化、集团化的方向转型。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综合运用“资金改基金”“拨改投”“拨改贷”“拨改转”等方式,放大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加快发展PPP融资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示范项目集聚。
(三)推进廉洁型财政建设,在固本强基上要有新形象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地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要求,全力配合巡视巡察工作,做到班子集体履职“不松手”,“一把手”尽责“不甩手”,班子成员担责“不缩手”。加大反腐倡廉宣教力度。开展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活动。抓好制度建设和法治财政宣贯工作,修订完善《钟楼区财政局标准化办事流程》,出台《钟楼区政府采购工作管理流程》。加强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树立财政“大监督”理念,推进阳光财政建设。扩大财政预决算公开范围,主动接受人大、审计、媒体和社会的监督。全面梳理岗位廉政风险点,建立完善风险防控措施。推广新闸街道财政分局运行流程,推进基层分局规范化管理。加强对财政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非税收入大检查、会计质量信息检查和“阳光扶贫”等重点项目专项资金检查。严格政府性债务管理。落实债务化解方案,多渠道筹集资金消化存量债务,逐步将债务风险指标控制到警戒线以内。规范政府债务举借程序,杜绝各类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合理确定存量地方政府债务置换项目。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额度,缓解公益性项目建设资金压力,支持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四)推进学习型财政建设,在队伍建设上要有新成效
开展“党建+”系列活动。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全面提升机关党建服务效能。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折不扣地抓好主题教育落实,确保学懂弄通做实。落实规范化建设要求,完善区局党组、党支部制度建设。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凝聚干部队伍合力和活力,将党建工作抓人促事激发的热情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加强财政团队文化建设。抓好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建好“书香财政”品牌。继续抓好“财政宣传月”活动。设立“干部讲坛”,建立月学习日制度,定期开展理论考学、交流分享等读书活动。做好财政政策、财政人宣传工作,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打造正气充盈、积极向上的财政文化。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下气力培养年轻干部。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制定年度干教培训计划。开展“争当学习型干部、争创研究型工作”活动,切实增强财政干部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抓好学习成果转化,积极开展财政课题调查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