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档案局>>内容
大观楼碑属记事性碑刻,长1.73米,宽0.79米,厚0.23米,原在常州府署前大观楼内,由常州知府胡观澜为重修大观楼而撰文,民国时被砌入锁桥湾市河驳岸中,直到2017年1月由钟楼区政府主持发掘才又重见天日。
大观楼者,常州之治门楼也。南干正山由天目两介。其北而西者,过五堰 ,起茅蒋 ,是为金陵;其东而北者,穿震泽,起姑苏,是为平陵。常州在二陵之间,故曰毗陵。毗陵者,比邻也。然金陵枕山而面江,平陵枕江而面湖,虽数大观,莫能四见矣。惟常州地形平起而治堂尤高,楼之高与堂等以工度之,盖百有余尺。登斯楼也,东西南北具可见百里外,城郭市肆隐然在目前,烟云树木、帆樯车骑、渔樵畊凿之人,远者、近者往来络绎于其间,有图画所不能尽者,诚洋洋乎大观也哉。或曰楼之以大观名者,非此之谓也。太守者,守此职者也。太守登此楼,召士农工商与楼下,与之讲法读律,是为揆文;太守者,守此土者也。太守登此楼,召丞倅军伍于楼下,责之缉匪除奸,是为奋武。揆文、奋武 ,众所仰望与上者,前人之创建此楼,盖有深意存焉。故颜之曰:大观,犹恐其意未明,复题之曰大观在上。在上者,观我、观民,而民亦以观我也。岂以备登临之美,而听一切蚩氓徘徊瞻眺,而为与民同乐也哉。予之来此郡也,今将三稔矣,听政之暇,出俸修葺官舍,顾楼久不修,势将倾圮,因并易其朽而新之。是为记。大清嘉庆二年岁在丁己夏五月知府事庐江胡观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