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钟楼区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索 引 号:014119467/2019-00097
组配分类:政府工作报告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政府办
产生日期: 2019-11-29 发布日期: 2019-11-29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钟楼区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钟楼区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重要之年。今年以来,钟楼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高质量城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政府职能转变

(一)深化政务服务转变

我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进一门、集中办、高效批”要求,整合资源实现区政务服务大厅“一门受理”,21个部门552项行政审批事项划转到位,工业项目平均审批时限由46天缩短到23天。全面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推行“互联网+开办企业服务”,实现模板式、智能式填报,标准化、程序化受理审批,形成“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网上归档”一条龙服务。深化“多证合一”、“证照联办”改革,整合银行《开户许可证》等相关许可证,梳理企业登记“证照联办”服务事项19项,实现多证合一,以“减证”推动“简政”。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对商事登记后置审批事项分类改革,着力解决企业“办证多、办证难”等突出问题,推动“准入”和“准营”同步提速。

(二)营造法治营商氛围

紧扣知识产权日、宪法宣传周、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等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宣传,组织开展依法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经济产权保护、风险防控等专题法治讲座,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者和企业员工尊法学法守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托律师服务团成立法治宣讲团队,深入民营企业,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家和省、市、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政策等,引导民营企业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提高民营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水平。区发改局组织开展诚信宣传工作,举办《诚信万里行暨2019年钟楼区诚信大讲堂》,50家企业代表参会,提升企业守信和个人守信意识,帮助企业了解相关知识,更好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挖掘守信价值、规避赊销风险。

(三)推动诚信政府建设

2019年,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常政发〔2018〕77号)、《钟楼区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钟政办发〔2018〕46号)文件要求,由区发改局牵头推进我区政务诚信建设工作,明确各单位任务分工,督促各单位切实开展依法行政,将依法行政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服务的全过程。推进政务公开,多途径依法公开政务信息,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着力优化政务服务方式。承担区信用办工作职责开展信用信息归集,2019年累计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近4000条,诚信红名单信息34条;引导企业信用管理,组织企业开展信用管理贯标和示范工作的申报,最终有17家企业通过常州市信用管理贯标验收,3家企业通过常州市信用管理示范验收;推进信用产品应用,先后为11家参与招投标及资金项目申报的企业提供“江苏省法人公共信用信息一体化查询报告”;开展失信主体修复工作,组织召开《钟楼区信用修复企业法人专题培训会》,区发改局指导常州钟楼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等失信企业开展信用修复,18家企业代表参加培训,提升民营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二、提升决策能力,保障制度供给质量

(一)推进制定规范精细化

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和制定程序审查,要求规范性文件起草部门做好充分论证、广泛向部门及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并及时反馈,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管理工作,坚持“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原则,严格把关。今年区级部门规范性文件已按要求向区政府备案,审查率和备案率达100%。同时配合市级立法机关共组织6场立法调研会,对《常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常州市献血管理办法》等文件提供相关建议和修改意见。永红街道清潭三社区作为省政府立法联系点,根据市级规章制定项目征集工作要求,收集社情民意,推动人民群众参与促进法治建设工作,积极配合立法工作,推动科学民主立法。

(二)实现重大决策法治化

认真贯彻落实《常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区司法局审核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合同等160余件。南大街街道修订完善《南大街街道党工委议事决策规则》,对涉及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决策前进行合法性论证并须经集体讨论,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三、强化执法监督,推进公正文明执法

(一)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积极推进《关于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各行政执法部门工作重点及年度工作完成目标。重点领域行政执法部门均已开展“三项制度”工作,完善疑难案件研讨机制,进一步强化事前公开、规范事中公开、完善事后公开。建立健全记录信息调阅监督制度,确保行政执法文字音像记录规范、合法、有效。

(二)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根据《市政府关于钟楼区在北港街道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批复》,在北港街道范围内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共办结行政处罚案件600余起,罚没款25万余元,拆除违章建筑1938.42㎡,对街道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食品生产企业等重点领域进行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治理效果。

(三)推进“两法衔接”工作

贯彻落实《江苏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办法》,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与区检察院、公安分局、法院及各行政执法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信息动态交流。今年,移送公安机关案件4起,涉及范围不支付劳动报酬、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等。

四、规范复议应诉,依法化解社会矛盾

(一)加强复议规范化建设

健全区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推行复议决定书网上公开工作,规范办案程序,针对重大、疑难、复杂的行政复议案件加强专题研讨。今年,区政府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3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主要涉及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工伤认定等方面。办结32件,出具复议意见书3份,法定期限内结案率为100%,基本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二)积极履行应诉职责

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建立分工明确、程序合理、高效顺畅的应诉工作机制,以区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20件,分管区长均出庭应诉,以区行政执法部门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57件,部门分管领导均出庭应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100%。在市政法委《关于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情况的通报》中,钟楼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连续三年并列全市第一。

(三)完善行政调解机制

健全行政调解工作机制,规范行政调解程序,充分运用行政调解方式处理矛盾纠纷。共调解劳动争议案件668件,调解成功率90%,积极有效化解争议,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五、紧抓队伍建设,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一)强化依法行政考核。由区司法局牵头、人大法制和内务司法工委、政法委、检察院、法律顾问委员会成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区5家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情况开展专项评查工作,形成案卷评查专项通报,总结各部门特色亮点工作,对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梳理分析,反馈抽查部门并督促整改提升。

(二)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管理。根据《江苏省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严格施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对全区583名行政执法人员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开展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行政执法主体确认和行政执法证件核发工作。组织区行政执法人员和执法监督人员180余人参加公共法律知识集中培训,邀请律师、教授就如何提升行政执法能力进行授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专业素养。

六、坚持普治并举,法治建设扎实推进

(一)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

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以“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机制为抓手,今年以来全区共举办普法活动240多场,发放宣传材料10万余份。结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放大普法成效,营造法治氛围,在省级以上纸媒发表15篇文章,“法润江苏”普法平台法治文化作品数、“以案释法”录用数位列全市第一,其中《常州钟楼:“三位一体”大调解化解问题在“源头”》被“学习强国”采用。推进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依托运河五号创意街区打造大运河法治文化精品工程。新建全省首个司法行政法治主题公园西林公园、陈渡新苑法治文化长廊、新新公园等3个法治文化阵地。

(二)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全区97个村(社区)均配备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2019年法律顾问在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235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300余次,参与调解426次,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超过5000人次。区司法局组织全区15家律师事务所对接166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体检率达100%,律师实地走访企业829家,收集、排查企业法律风险服务需求1413次,帮助企业化解风险、解决问题1179件,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7.99亿元。钟楼区成立全市首家法律服务志愿者协会,并开展法律服务志愿活动15次,组织区属律所、司法所以及社会组织研发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在全市产品研发大赛中囊括所有奖项,三个一等奖全部花落钟楼。

(三)夯实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区委组织部选派机关干部到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开展村(社区)换届“回头看”,对“两委”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推进基层党组织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崇德尚法村(社区)建设,全区97个村(社区)共有1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0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成率达52.58%。

2019年依法行政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少数部门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正确认识,部门法制力量薄弱;二是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问责机制有待完善。2020年,我们将按照《钟楼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实施方案》,继续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各方面。积极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意见,制定2020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督促各牵头单位切实履行职责。

二是坚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建设,“减证便民”,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继续推进北港街道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工作,整合执法资源、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服务水平。

三是坚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围绕提升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探索重大决策与公众互动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有效提高行政决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

四是完善执法监督体系。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有效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为。

五是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继续推行行政复议决定书网上公开工作,完善硬件设施,提高行政复议公信力。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提升应诉能力与水平。

六是提升全区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开展多种形式教育培训,促进行政机关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不断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意识,提高操作和运用能力,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