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立足公平、优质、普惠,发展钟楼教育文体事业——2019年钟楼教育文体局工作思路
索 引 号:014119491/2019-00001
组配分类:规划计划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教文局
产生日期: 2019-01-07 发布日期: 2019-01-07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一、指导思想2019年,钟楼区教育文体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钟楼区委、区政府及上级相关部门年度工作意见为指导,以“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钟楼2025计划”为引领,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管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各类资源,完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提升内涵,兼顾公平,惠及民生,不断推动教育、文化、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二、目标任务以“公平普惠、均衡优质、素质发展
立足公平、优质、普惠,发展钟楼教育文体事业——2019年钟楼教育文体局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2019年,钟楼区教育文体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钟楼区委、区政府及上级相关部门年度工作意见为指导,以“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钟楼2025计划”为引领,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管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各类资源,完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提升内涵,兼顾公平,惠及民生,不断推动教育、文化、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指数。

二、目标任务

以“公平普惠、均衡优质、素质发展”为追求,大力推进区域发展素质教育项目建设,加大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力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推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工程,探索开展学生课后延时服务试点区工作,做好社区教育普惠工作,深入开展群众文体惠民工程,争取教育现代化水平名列省市前茅。

三、具体措施

(一)聚焦“三大发展”,满足优质均衡新需求

1.聚焦幼儿教育联动发展。深入学习《学前教育法》,认真贯彻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突出问题导向,实施督学区域联动、联盟区域联动、男幼师区域联动、民办园际区域联动、城乡区域联动等措施,促进钟楼幼教全面、优质、均衡发展。同时科学规划布局,进一步加强公办、民办幼儿园的统筹管理,积极进行普惠制幼儿园机制建设及运营管理探索,细化园额制管理办法。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办好托管班,尝试开办寒暑假班,顺应时代需要,不断提高早教服务质量。制定并实施“幼儿园年度管理评分机制”。规范园所财务、内务、常规管理,提高课程游戏化研究水平,激活办园活力,提升内涵建设,畅通学前教育的家园服务渠道。2019年力争再创省、市优质幼儿园1至2所,组织3所幼儿园接受省优质幼儿园复审评估,组织3所幼儿园创建市卫生保健示范园。

2.聚焦城乡教育联盟发展。进一步加快“教育西进”步伐,全面深化教育集团(联盟)“3366”工程,依托实小教育集团、觅渡教育集团领衔的市集团化办学学校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实现集团与联盟内部的文化共融、课程共研、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师资共用的“一体化+特色”的集团联盟发展机制。推进区属初中与市属初中校的合作共生,促使各集团、联盟的互动更加常态、深入。围绕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公平、均衡的发展目标,优化乡镇教育经费资源、城乡教育师资资源、城乡教育办学条件资源的配置,研究乡镇学校发展路径与策略,重点指导乡镇学校、幼儿园的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论证与实施,支持乡镇中小学、幼儿园主动找寻新的生长点,激活优秀教师的自生长动力,整体提升乡镇教育水平。

3.聚焦现代学校高质量发展。继续深入推进学校依法办学,提高学校依法治教的水平。重视现代学校章程建设,加强区政府教育督导工作,依标准,强常规,督规范。重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做好履职、培训、考核工作。强化综合督导管理,本年度拟对9所中小学、10所幼儿园进行综合督导。重视做好区教育现代化监测工作,争取继续名列省、市前茅。继续做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落实,对与建设标准有差距的学校实施重点指导和扶持,确保各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投入到位,管理规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

(二)落实“四大建设”,建构素质教育新范式

全力推进“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钟楼2025计划”是江苏省前瞻性重大项目的重点实践研究任务之一。2019年是起始年,将狠抓“四大建设”,致力于年度目标的达成。


  1. 资源保障与基础建设

以“设施标准化,管理高质量”为发展愿景,推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在资源配置、设施设备、财政投入等方面坚持标准化。统筹城乡学校布局和建设规模,严控超大规模学校和大班额现象,有序扩大城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资源。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建学校、幼儿园实行“交钥匙”工程,增加城镇义务教育学位。本年度将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8所,幼儿园新增学位1155个,中小学新增学位1575个。探索多元主体办学,有序推进民办学校建设,推动区域教育多元化发展。通过大型修缮、资金扶持等手段提升小规模学校资源配置,切实改善钟楼学校整体形象,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1. 价值体认与德育建设

    以“人人尚德,处处学堂”为发展愿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认真落实《钟楼区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工作实施意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化德育课程改革,鼓励开展德育领域价值体认“微课题”研究,解决学生教育突出问题。本年度将提出钟楼儿童核心价值与必备品格指标体系,推广实施“1+N+1”德育模式,创成“尚德学堂”10家,拓展德育资源,形成环境育人、体验育人的素质教育新范式。

3.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以“让钟楼儿童撒欢奔跑”为发展愿景,以完善人格、增强体质、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提升技能为目标,深入推进区域体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工作,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机会。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本年度启动“阳光体育雁阵行动、卫生品质促进行动、健康心理牵手行动、安全防护护苗行动”等四大行动,提倡学生每周有三次以上30—60分钟的课外锻炼时间,并会科学管理自己的课外运动。采用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系统监测,体质合格率达96%以上,学校运动设施、卫生保障设施、安全防护措施等努力实现标准化,构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家庭、社区开放式生态圈。

以“发展每一个学生”为发展愿景,中小学推进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对“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启动实施《学会思维:“钟楼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课堂为主阵地,指向“让学生学会思维”目标,努力形成“钟楼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经验,完善钟楼特色的学业质量检测与评价体系,发布钟楼教育质量绿色指标,创造“尊重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区域优质教学范式。幼儿园将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培养幼儿健康体魄、良好生活与行为习惯,形成课程游戏化区域经验。新优质学校新增2所,市级以上课程基地或前瞻性项目新增2个。

以“用技术学,教育更智慧”为发展愿景,立足课堂教学,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科技、新手段,创造性实施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适应新时代要求。本年度拟投入800万元用于区域信息化建设,探索区域信息化教学改革方案,实施区域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智慧学习项目并形成初步经验。


  1. 人事创新与队伍建设

    以“优师优育,全员增能”为发展愿景,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形成“区管校聘”等人事管理创新机制,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拒绝有偿补课长效机制,探索事业单位法人治理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突出心理健康、法律意识、公益服务等培训或要求,打造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学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本年度继续实施“十百千教师培养工程”和全员增能计划,继续实行“三名工程”,抓好头雁振翅(名校长)、蒲公英大学(名教师)、向日葵计划(名班主任)培训。争取新增特级校(园)长2名,高级校(园)长3名,骨干校(园)长3名;新增特级班主任2名,高级班主任3名,骨干班主任3名。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建设“人才智库”,做好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推荐评比工作,市区级优秀教师比例达51 %。加强高校访学、博导研修班、乡村教师培育站、第四届区名师工作室的过程管理。启动艺术、体育兼职教师轮训工作。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拓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职称(职务)评聘倾斜、推动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等举措,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方式,逐步解决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教师短缺问题,初步形成区域师资队伍建设新范式。

    (三)推动“五大项目”,探索优质普惠新路径

    1.课后延时服务项目。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在继续抓实抓好全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做好课后延时服务,为学生提供课后1—2小时的看护服务,解决学生放学后家长的接送问题。

    2.学生身心健康项目。逐步实施学校健康环境改造项目(运动场、课桌椅、厕所、采光照明)。在已完成500个教室改造基础上,继续投入150万元实施“教室灯光改造工程”,改造250个教室,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健康光源环境。同时做好青少年视力低下和口腔疾病“两防”工作,推动3所学校视力防控实验研究,充分发挥市视力防控基地、区“两防”中心的指导服务作用。新投入30万元建造2个常州市随班就读试点学校的资源教室,为特殊学生提供特殊训练配置。启动幼儿园饮用水提升工程。关注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

    3.群众文体惠民项目。启动科学健身指导站运行工作,构建钟楼健身指导联盟,有效规划全区健身活动。完成青枫公园3公里的智能健身步道、18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更新健身路径30个,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推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并做好维护管理工作,区图书馆向社会民众开放,组织“书香钟楼”系列文化惠民活动。

    4.区域书法教育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开展书法教育实验区工作。成立钟楼书法教育专业指导顾问团,各中小学确保落实每周一节书法课。区域成立1个书法教育名师工作室和10个书法社。举办首届“钟楼书法节”,开展多层次的区域内书法竞赛。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让全区30%的语文老师持有钟楼书法教育合格证。

    5.文化传承创新项目。立足钟楼传统文化特色,发挥区域自身资源优势,传承国家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传统工艺等,开展好戏剧进校园实验区工作,形成特色传承项目品牌。组织“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工艺等的展示、展演、讲座及咨询服务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群众生产生活。

    (四)抓实“八大工程”,建设区域教育新生态

    1.党建品牌建设工程。紧扣“五色载体”钟楼党建教育品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党的十九大与全教会精神,开展系列党建活动。带领基层党组织在支部规范化建设上强基础,在党建阵地、党建品牌上建特色,在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意识引领上立严规。继续推进“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建设,使基层党组织各有特色,进行区域优秀党建品牌的评比。抓实区委政治巡察的整改工作,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价值引领、贴近实际。在钟楼区委“双十双百”党建创优活动中,争取佳绩。

2.教育科研深化工程。以教育部重点立项课题《质量导向的区域教育整体联动发展研究》为抓手,以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区域范式的实践探索》为重点,强化研究价值取向,围绕区域课程设计、学生素质评价、学校质量评价等影响素质教育发展的重点因素寻求突破,形成良性运作机制,深入开展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研究。本年度,在基础研究、范式研究、实践研究方面均要有突破性进展。在自主研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专题研讨活动(初定为钟楼区发展素质教育博览会),借智引资,提炼区域经验,初步形成发展素质教育的区域范式,提升区域教育整体质量。

3.学校主动发展工程。以“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钟楼2025计划”为引领,借助第五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制订与实施这一契机,催化和促进集团、联盟核心校发挥孵化功能,提升转化能力。联盟内部要通过重点项目的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合、联动、联心。各所学校要找准3个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形成学校的发展重点与特色。同时,重新认定区域新一轮十大重点项目,开展为期三年的攻坚与突破,破解“优质教育长出来”的密码。力争创建省绿色学校1所,市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1所,市绿色学校1—2所,市“十三五”第四批科学教育示范学校1—2所,市科普教育基地校1所,市优秀科普教育基地校1所(具体创建以市环保局、市、区科协分配给我局的名额为准)。

4.学生全面成长工程。整体规划钟楼中小学生发展项目,规范学科类、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信息类、实践类、国际交流等活动与比赛的项目、流程、评奖数量与质量要求。组建相应“钟楼区队”,探索新模式,基于项目集资源、建团队、给保障、立评价,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平台。统筹各部门、各条线、各团体的各种“进校园”活动,切实减轻学校负担,保障学校工作有序开展。注重学业质量的整体提升,引导各学校立足本校实际,牢固树立“尊重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理念,关爱弱势群体学生,建立特殊儿童公益帮教团队,关注中、小学生及幼儿的成长历程。

5.平安校园建设工程。继续加强局、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设,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制,完善安全考核制度,提升安全管理效度。协调公安、交警、综治等政府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完善农村学校护学岗建设。进一步规范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安全教育。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落实消防安全检查、幼儿园法律顾问、保安服务等规范化管理,督促学校加大投入,积极整改,在人防、技防、设施防等方面消除安全隐患,做到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

6.意识形态建设工程。加强媒体舆论宣传工作,唱响“钟楼好声音”,宣传钟楼教文事业新经验、新业绩,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校育人合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文体活动,增强教育凝聚力、战斗力。做好统一战线、语言文字、文物保护、档案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为建设“和谐”钟楼、“美丽”钟楼做贡献。

7.社区教育普惠工程。加大力度实施免费送课惠民工程,预计全年配送公共课程600课次,惠及居民4万人次。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推进周”“书香钟楼”“全民阅读活动”等活动,提升社区教育影响力。完善“红枫林”社区教育集团机制建设。

8.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围绕纪念瞿秋白诞辰12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创作一批文艺作品。举办万松“艺术作品”展览。根据市艺术创作“综合比赛”的要求,力争创作2个音乐作品、1个舞蹈作品和2个小品,用艺术的形式讲好钟楼故事。结合市“五个一”工程评比,钟楼话剧社联合台湾剧团创作1部运河主题的音乐话剧。组织第九届“韵律钟楼”文化巡演,开展第三届“运河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包括:“我们的节日”艺术展演活动;“运河文化艺术讲堂”活动;“运河之星”回顾展演等。健全文化市场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技术监管体系建设,实现全区文化市场网上实时监控;鼓励创建省“绿色网吧”,做好转型升级发展的引导和指导工作;深入推进“扫黄打非”示范点规范化建设;加强文化市场日常巡查管理,确保文化市场的平安稳定有序发展。

新的岁月,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新的征程。2019年,钟楼教文局将继续保持干事创业的昂扬精神状态,聚力“发展素质教育”,聚焦“公平优质普惠”,为“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而不懈奋斗,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