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上下积极克服机构改革带来的压力和困难,努力转变职能和作风,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挑战,以“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为主题,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六大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强化服务能力,积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注重高点站位
一是一以贯之抓党建。充分发挥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制定党建责任清单,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坚持党务、业务同谋划、同部署,严格落实中心组学习、“固定学习日”等制度,常态化开展“四个意识”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切实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加强组织建设,落实机构改革任务,修订完善“三定方案”,实现平稳过渡。夯实组织体系根基,加强“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制度落实,推动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严肃化。加强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自觉接受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全程参与、全程监督,科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执行内部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是谋篇布局抓规划。做好政府参谋助手作用,科学制订相关规划计划。今年,已牵头起草和修订了《钟楼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双创基地建设方案》、《钟楼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区重大项目建设考核细则》、《钟楼区2019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钟楼区旧城改造项目计划》、《钟楼区综合能源服务推进方案》等多项方案计划,精心制定钟楼区主要经济预期目标分解方案,及时下达计划,不断推进我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三是强化目标抓考核。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牵头编制《2019年度开发区、镇、各街道高质量发展考核实施办法》,紧扣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有针对性地对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6个方面进行重点考核,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外资外贸、污染防治攻坚战、城市长效管理、征收拆迁5项重点工作,有力助推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狠推项目建设
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受执法检查和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目前全区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爬坡过坎的过程。面临挑战,我们更需要坚持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集中精力、善思善谋、攻坚克难。目前,省、市重点项目平稳推进,8个市重点项目1-5月份完成投资5.19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8.57%,落后时序进度(41.67%)3.1个百分点。区重点项目推进尚需加力,104个区重点项目1-5月完成投资57.9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8.39%,低于正常序时进度(41.67%)13.28个百分点。“3612”项目目前入库共20个,项目覆盖了各个板块,其中意向阶段项目14个,签约阶段项目3个,预备阶段项目2个,开工阶段项目1个,总投资207.2亿元人民币和2.2亿美元。
二是狠抓重点项目管理。严格落实工作机制,制订完成区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制度;严格落实“七个一”项目推进机制,由分管副局长牵头负责推进省、市、区重点项目,通过项目工作信息群、现场推进等方式,及时掌握、协调、督办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今年以来,配合市重点项目督查工作组开展了2次针对市重点项目的督查,分别就钟楼禅逸文化街区、光明地产、波速传感器、钟楼新城创业服务中心、米码头壹号等项目,多次到项目单位或街道召开项目现场协调会;对未开工项目实施挂图作战,及时反映和更新项目手续办理情况、未开工原因;定期组织镇、各街道开展项目管理工作专题培训,指导镇、各街道项目管理服务工作水平。定期通报面上进展,每月编制《重点项目专刊》,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分析,发放至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相关分管领导和各板块以供参考。加强督查考核力度,通过建立“跟进服务-协调调度-督查落实”的工作链条,按项目类型、项目规模实施分类管理,坚持新项目抓开工、重点项目抓推动、续建项目抓进度、待建项目抓调度的思路,主动开展服务协调工作,实现项目从意向、签约、预备到开工、竣工、评估6个阶段全过程跟踪管理;制订钟楼区“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重大项目突破“3612”的年度目标;根据常州市“重大项目攻坚年”目标考核办法的新要求,制订订完善《区重大项目建设考核细则》,细化分解年度目标,提高考核机制对项目推进的促进作用。
三是管好政府投资项目。依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常州市钟楼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年初通过多轮次调研摸排,科学编制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对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投资规模和标准进行严格把关,共排出政府投资项目43个,计划总投资38.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91亿元,有效提高政府项目管控和协调水平,增强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能力。5月,针对各部门和板块排出的新增项目,会同区财政局进一步梳理,提出计划调整方案。
四是做好企业服务。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今年以来,经过市、区两级发改部门共同努力,帮助江苏省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争取到省发改委战兴补助资金2000万元,帮助国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五星街道项目列入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争取资金460万元;同时,组织科达斯特恩、龙冶节能2家公司申报市级工程研究中心,指导常州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和常州泊爱堂礼仪服务中心申报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标准化建设企业政策奖励。完成十大产业链库调库工作,为了优化十大产业链库企业结构,提高入库企业的含金量,通过摸排、筛选,调出了7家企业,调入了8家企业,最终有72家企业入选市十大产业链库。
三、深化创新转型
一是推进重点集聚区提档升级。今年以来,组织国光、云端和精研科技3家单位申报了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组织幸福天年、顺康养老2家企业申报省级养老服务创新示范企业;组织辖区内5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做好省级综合评价工作,推进集聚区的高质量发展。五星智造园创成市级三星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向上推荐精研科技等37家企业列入市级智造产业联盟培育库、推荐青年国旅等55家企业列入市级幸福产业联盟培育库、推荐中环互联网等40家企业列入市级创新产业联盟企业培育库,支持企业抱团发展。
二是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常州殷村职教小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市场运营主体作用,全面加快小镇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对标小镇考核的各项指标要求,上半年顺利通过2018年度实地考核,小镇客厅、游客接待中心开门迎客。同时积极谋划第三年度的投资计划任务,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提升、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等重大事项。
三是加快双创工作提档升级。积极牵头组织做好钟楼区省双创示范基地申报工作,组织编制《钟楼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制作配套现场答辩PPT,最终成功入选省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6月13日,省政府在扬州举行授牌仪式。
四、聚焦经济民生
一是继续深化对口帮扶协作。在去年实现镇坪县整县脱贫目标的基础上,牵头编制完成了《钟楼区苏陕扶贫协作与经济合作2019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任务、时间节点。3月份,钟楼区党政企代表团赴镇坪考察,签署3份合作备忘录并捐赠125万元产业帮扶资金;1-5月,已落实财政帮扶资金159.6万元,社会帮扶资金159.62万元,帮扶内容涵盖教育助学、医疗器械、养老助残、爱心超市等各个方面。
二是主动对接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按照机构改革后的部门职能及时调整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为加强信用工作的组织领导调整了组成成员,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局。做好信用信息归集,落实国家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新版目录要求,及时联系软件公司对钟楼区“双公示”平台目录标准进行调整,截至6月底,共有6个部门上传“双公示”信息1600余条。做好信用管理贯标工作,组织16家企业开展信用管理贯标工作、3家企业对申报市级信用管理示范申报,1家企业准备开展贯标示范的复核。开展信用产品应用,先后为5家参与招投标及资金项目申报的企业提供“江苏省法人公共信用信息一体化查询报告”。做好失信主体修复工作,指导常州钟楼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等失信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并积极筹备失信企业信用修复培训工作。
三是主导做好财经外经工作。做好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督检查和本息兑付风险排查有关工作,指导发行“16钟楼债”的开发区形成《风险排查报告》;报送了国际产能合作和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信息,指导格力博、奥立思特等企业办理赴海外投资手续;组织科试、尼高科技参加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专题招商座谈会。
四是紧抓油气输送管道安全生产。强化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排查,分别组织召开钟楼区油气输送管道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联合成员单位对中石化油气输送管道钟楼管段开展风险排查整治,陪同常州市油气管道专委会对我区成品油管道安全生产开展专项督查;积极响应“安全生产月”活动,根据市油气输送管道专委办和区安委办通知要求,制定钟楼区油气输送管道“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切实提升全社会油气输送管道安全意识。
五是加强物价监管工作力度。严格执行收费备案工作,完成全区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各项服务性收费备案工作;认真做好成本审核工作,按照法定程序,6月中旬完成对常州市钟楼外国语学校提交的资料初步审核后实地审核,并就核增、核减情况与常州市钟楼外国语学校进行了初步沟通,及时与常州市发改委成本分局及收费处沟通,并请相关专家一起到常州市钟楼外国语学校交流;及时处理各类价格举报投诉咨询,上半年来共受理各种举报投诉197件(其中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192件、职业投诉举报5件),已办结195件,办结率为98.98%。
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科学统筹宏观工作
一是始终突出政治统领。严格按照《区级机关2019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钟机党发〔2019〕3号)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党建抓作风过硬,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确保政治方向不偏、党纪政纪不违,着力解决应对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中的短板问题,努力打造一支工作作风过硬、政治能力素质提升、工作效能突出的发改队伍。
二是积极抢抓宏观战略。及早谋划“十四五”规划工作,深入开展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研究,努力以优质的战略思考助力区“十四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加快推进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认真对照计划,梳理完成情况,针对进展情况,进一步促进工作落实、措施落实、项目落实,确保三年行动计划在收官之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是深化双创融通发展。抓住我区成功申报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的机遇,深度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双创”升级。充分发挥大企业支持引领作用,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优化融通发展环境,创新推进“双创”工作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围绕创建省双创示范基地明确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夯实工作。
二、全力以赴年度目标
一是不遗余力抓目标管理。积极对接上级发改委,对照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牵头组织落实目标管理工作,加强与区相关部门合作,深入开发区和各街道,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目标任务的组织落实,围绕“双过半”和年度目标,排除干扰,集中精力,克难求进,补足短板,力争优胜。
二是围绕突破抓项目推进。以实现“3612”重大项目突破目标为抓手,集中精力,切实落实好项目管理和推进工作机制,采取全面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定期督查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大项目建设督查力度,进一步深化项目推进全过程管理工作。着重加快推进产业项目的建设,全力破解项目推进中的难点节点问题,确保重大项目有突破、省市重点项目有质量、区重点项目有速度。
三是未雨绸缪抓经济分析。针对今年相关经济指标有所下滑的不利形势,持续跟踪分析重点行业、重点指标运行质态,坚持月度形成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的工作机制,及时发现经济运行和项目推进中的苗头性问题,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
三、提高站位履职尽责
一是立足本职抓好规划实施。重点推进事关全区发展大局的重点工作,围绕创亮点、创特色、抢先机、促发展,及时跟进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进一步组织推进相关项目;积极推殷村职教小镇建设,加强对上协调和对下工作推动;注重抓好规划实施,组织对明星城、双修、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推进落实和工作评价。
二是继续深化对口帮扶协作。紧扣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要求,对照《钟楼区苏陕扶贫协作与经济合作2019年度工作要点》严格落实组织领导、人才支援、资金支持、产业合作等方面要求,早日实现与镇坪携手奔小康目标。
三是深入基层做好价格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 “平价商店”的日常管理和监管指导,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查巡查,确保价格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统计,预计7月份组织各收费单位培训后在系统中各自申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根据收费清单,对辖区内收费单位的收费情况进行巡查;布置转供电环节降价,对辖区转供电企业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确保相关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四是加强学习提升服务水平。按照机构改革后的职能,加强业务技能学习,适应新形势,匹配新职能。积极开展走访调研活动,掌握实情、了解需求、加强指导,把政策落到实处、把困难问题解决到关键点。围绕高质量发展、完善重点产业布局壮大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强化中心城区商圈功能等专题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