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钟楼区2018年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索 引 号:014119790/2019-00001
组配分类:业务工作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科技局
产生日期: 2019-01-11 发布日期: 2019-01-11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2018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全区“重大项目增效年”动员大会主要精神,围绕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打赢众创空间建设硬仗工作目标,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打造区域创新平台,构建双创服务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2%;2、截至9月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54.9%;3、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3家,省高企入库培育7家;4、省、市科技计划项
钟楼区2018年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2018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全区“重大项目增效年”动员大会主要精神,围绕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打赢众创空间建设硬仗工作目标,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打造区域创新平台,构建双创服务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2%;

2、截至9月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54.9%;

3、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3家,省高企入库培育7家;

4、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56个,争取拨款2894万元;

5、全区完成专利申请4582件,其中发明申请2058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85件;

6、全年已投入运营众创空间53家,新增省级众创空间2家、市级众创空间3家;常州钟楼大数据产业服务及应用众创社区获省众创社区备案试点。

二、2018年主要工作

1、科技创新扎实推进,主要指标较好收盘。今年以来,我局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各项科技创新工作。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为核心,积极引导企业创新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切实加快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全年认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53家、省高企入库培育企业7家,认定市高新技术产品212只。全区累计有效高企12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54.9%。二是创新型企业有效培育。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开展新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积极做好创新型企业“选种育苗”。截止10月份,共完成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入库评估1家,成功申报省级科技型上市(挂牌)企业2家,市级及以上民营科技企业140余家;组织32家企业参加“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53家企业参加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全区现有创新型领军企业5家,科技型上市(培育)企业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8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2%。三是知识产权工作扎实推进。通过组织开展“4.26”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法律大讲堂等专题活动,指导企业以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和保护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专利保护意识得到增强。1-12月,全区专利申请4582件,其中发明申请2058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85件。常州莱蒙都会商业街被认定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

2、项目申报亮点纷呈,产业支撑不断强化。通过实地走访、分类指导、重点培育,结合省、市项目申报,带动企业做优做强,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科技项目申报全面开展。通过深入挖掘潜在项目资源,积极辅导企业开展项目申报。成功申报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56项,累计争取项目资金2894余万元。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第一承担单位)主导的“环保型核级防护材料技术产业化及拓展应用”项目荣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二是创新平台建设提档升级。成功申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南大街智汇园),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江苏电力装备有限公司)。全区现有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市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1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市级2家;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2家,市级53家。三是人才培育实现重大突破。成功申报省科技副总3名,市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家35名。东风无级程越博士成功申报江苏省“双创人才”项目(企业创新类),我区高端人才项目培育实现新突破。

3、5.18活动成果丰硕,产学研对接持续深化。围绕全市5.18展洽会“智力、智造、智慧、创新、创业、创优”的活动主题,我区精心组织了25场特色鲜明的自主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果。一是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各板块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以钉钉子精神狠抓项目建设,华日升微棱镜型反光材料产业化项目、常州州信医学影像中心等8个重点项目相继举行开工和奠基仪式。二是签约项目量质并举。展洽会期间,我区共达成签约项目25个,涉及新材料、GPU、汽车后市场等多个领域,签约总金额近21亿元,其中常州国际数据中心、丽岛新材产业基地等4个项目在市5.18开幕式上签约。三是协同联动持续深化。牵头组织企业代表团赴天津大学、复旦大学、扬州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等知名高校院所,开展政产学研精准对接。围绕对接本地高校先进科研成果,联合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等在常高校,在大数据、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推进建立校地协同创新机制。

4、众创建设纵深推进,空间内涵有效提升。以“巩固提高,内涵发展,推动三化”为指导思想,构筑科技创新新载体,打造产城融合新亮点,培育城市经济新动能,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工作推进有新举措。围绕“打赢众创空间建设硬仗”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工作任务,量化考核指标,以“六大行动”全面推进众创空间建设纵深发展。建立信息月报工作制度,累计印发7期督查专报,定期针对新办企业、上缴税收等数据进行统计,汇编产业政策、最新资讯等学习资料。二是载体建设有新突破。引导各板块以5.18、9.28活动为时间节点,倒逼项目形象进度,全力推进载体建设,今年全区共有7家众创空间新建投入运营。全年,全区已投入运营众创空间53家,建筑面积47.4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团队)1725家。三是内涵提升有新亮点。全区众创空间新增入驻项目300余个、新增从业人员2000余人,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261场,累计上缴税收突破2亿元。全区现有市级及以上众创空间2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9家、市级10家;成功申报江苏省常州钟楼大数据产业服务及应用众创社区。四是产业发展有聚焦。全区各类众创空间(园区)不断提升产业聚焦度,常州科技街形成了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北自所常州基地、新博智汇谷、强普创造者社区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形成了以五星智造园为代表的文创产业集聚区、以荷花池众创街区为代表的互联网营销产业集聚区、以南大街智汇园为代表的“新零售”集聚区,相继涌现云之端、微悦信息、小象优品、赛迪恒业、商机旺旺汇等一批“四新经济”行业龙头型企业。

5、党建工作全面落实,解放思想大讨论扎实开展。2018年以来,我局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一是持续深化党员教育管理。通过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基本制度,按时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以及上好党课,进一步规范了党内政治生活。充分利用贵州遵义、张太雷纪念馆等市内外红色教育资源,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洗礼。二是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通过认真分析排查廉政风险点,及时完善科技项目申报流程管理办法,从源头上扎紧预防腐败制度藩篱。严格实行民主决策,对于本部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通过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讨论,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和约束机制。三是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围绕“学习新思想,改革再出发,开放迈新步,发展高质量”的活动主题,积极学习省、市最新科技政策,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组织专题研讨,并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走访调研。针对增强产学研合作实效,组织召开“常州高校—钟楼区协同创新”座谈会,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打造、优质项目路演等方面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针对打造钟楼“双创”升级版,启动编写《钟楼区众创空间建设发展报告》白皮书,并组织开展市内众创空间专题调研,进一步拓宽工作视野,理清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

(此件公开发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