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邹区镇、各街道经发部门,局各科室:
为贯彻落实区委十届七次全会、区十六届人大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区“重大项目攻坚年”动员大会、区政府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市下达2019年度科技创新工作目标任务,经研究,我局制定了《钟楼区2019年度科技创新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现印发给你们。希结合实际,加强工作协同,认真推进落实。
附件:钟楼区2019年度科技创新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
钟楼区2019年度科技创新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
任务名称
序号
细 化 目 标
工 作 措 施
责任领导
配合
科室人员
列入市
主要考核
指标
1
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56%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规模工业企业研发费归集工作。
李华伟
毛凯杰
2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53.9%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
3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达34家,较上年实现倍增
1、深入挖潜。深挖科技型企业(项目)资源,强化政策对接和服务,扶持科技型“四新经济”企业发展壮大。
2、建库立档。整理5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基本档案,滚动更新相关数据,建立高企培育梯队。
3、挂图作战。组织开展专题性政策培训,重点企业个别辅导,分批次压茬推进申报工作,提高高企申报通过率。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4
认定科技型上市培育企业35家,新增创新型领军企业1家
1、积极对接。积极与区金融局、各板块联动,摸排优质拟上市科技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做好开源工作。
2、加强宣传。采取摸排走访、活动组织、项目申报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相关政策,增强企业申报意愿。
省市科技项目申报
5
争取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5项;争取各级科技经费金额2000万元;市级项目结题率达95%
1、及早摸排。对企业项目集中走访摸排,强化政策引导宣传,收集企业申报信息,经初步筛选后,定向组织重点项目,覆盖发动面上项目。
2、择优推荐。对照国家、省、市下达的项目要求,对预申报项目进行分类筛选;邀请资深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推荐技术创新能力强、具备持续发展潜力的优质项目,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金支持。
3、紧抓节点。围绕项目申报的关键环节和要求,确保全区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报,同时加强与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的衔接沟通,密切关注项目申报、评审及立项情况,确保各类项目任务顺利完成。
4、跟踪服务。结合日常科技管理工作,深入基层企业调查、验证已获批项目实施情况,督促项目单位认真按合同计划落实项目实施措施,提高项目完成率。
各科室
产学研
6
精心筹备5.18展洽会
根据市、区5.18展洽会要求,组织3个以上项目市开幕式签约,组织区级自主活动20场次以上,邀请参会重要嘉宾50人次以上。
刘 刚
徐隶民
张 旭
7
征集企业技术需求30个以上,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4场,签订产学研协议20份
1、多方征集企业技术需求,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龙城英才企业,将需求进行分类梳理,建立技术需求库,并及时更新。
2、重点对接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长三角高校院所,收集高校院所优势学科、领军人才和技术成果,建立技术专家和技术成果库,并及时更新。深度对接常州本地高校,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
3、分产业(行业)多批次开展产学研精准对接活动。
8
新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5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家
1、建设完善储备库,建立分级、梯度培育机制,择优申报市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
2、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院所研发机构合作,共建企业研发机构。
科技人才
9
申报市创新人才1名、省双创人才(团队)1名;引进科技领军人才2名
1、鼓励企业自主育才,引导企业参与国家、省级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项目,加快培育各类紧缺专业人才。
2、突出企业引才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合作政策支持,组织企业对接高校院所,重点引进一批产业基础好、产学研人才项目。
3、充分利用众创空间载体,引进和培育研发类、智能制造型龙城英才项目,从源头上提升人才项目水平。
4、发挥重点创新平台、骨干企业研发机构的主体示范作用,特别是国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体验验证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两大国家级平台,以平台集聚人才。
10
新引进长期外国专家30名,引进外国智力项目5项
1、充分发挥钟楼区14家市级以上外国专家工作室等载体,积极引进外国专家、项目。
2、以企业研发机构为基础,引导区内创新型民营企业引进技术顾问、管理顾问、营销顾问三方面的高端外国人才,为民企创新增加驱动力。
11
组织参加国际科技合作活动2场次,推进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个以上
鼓励龙头骨干企业拓展国际科技合作广度和深度,积极申报省、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组织辖区企业积极参加省、市国际科技合作对接活动。
双创工作
12
新增众创空间10家
1、载体挖掘整理。深入挖掘整理闲置载体资源,推进全区各板块加大对属地楼宇、厂房的整合利用,并结合新兴产业培育,新建特色众创空间。
2、专业空间培育。鼓励龙头企业依托自身研发实力,并联合高校院所技术力量,牵头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
陆沄洲
13
众创空间完成税收超2.5亿元
1、关注重点载体。重点跟踪扶持20家重点空间(园区),对接市内外资源,做优做特空间产业,做大做强经济规模。
2、聚焦重点企业。重点关注50家以上产业前景较好、发展规模较大、税收贡献增长明显的“四新经济”企业,跟踪和服务企业发展。
14
新引进项目300个以上,孵化上市后备企业5家以上
1、鼓励和引导各板块依托重点空间(园区),对接已落地区内百度创新中心、中科创新园、云部落等创新平台,对接常州本地高校院所资源,承接优质科技型项目落地。
2、积极对接南京、苏州、上海、合肥等较近城市高校院所、专业机构、资本机构等创新资源,建立项目路演、资本对接等工作推进机制,瞄准先导型、科技型精致项目,精准对接、促进落地。
3、全年组织项目路演、对接活动10场次以上。
4、加强对空间(园区)重点企业的跟踪,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梯队。
15
新增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等科技创业平台6家以上,争取认定国家级创业平台1家
1、提升运营水平。鼓励和引导重点众创空间、孵化器等科技创业平台完善空间形态,增强团队专业服务能力。
2、强化申报辅导。组织开展“一对一”专题申报培训,提高申报通过率。五星智造园、南大街智汇园申报国家级孵化器,创客邦、江理工大学科技园、西横街10号文化创意产业园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百度创新中心、云部落、强普创造者社区申报省级众创空间。
16
牵头推进常州钟楼大数据产业服务及应用众创社区建设
1、组建区级众创社区建设领导小组,重点依托区相关部门和开发区、新闸街道,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年内迎接省科技厅首期评估。
2重点服务国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体验验证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常州)中心两大国家级平台建设。
17
优化区双创中心工作机制
优化和强化区双创中心职能,突出三大工作重点:
1、政策辅导。及时学习、宣传、贯彻国家、省、市、区出台的创新创业政策,服务和辅导众创空间及入驻企业,争取各级政策支持,争做“政策专员”。
2、运行监测。对全区众创空间定期进行统计,掌握入驻企业数据,跟踪重点企业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矛盾问题,向区委区政府提供信息专报,争做“信息专员”。
3、对接服务。围绕“众创空间(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载体链条,建立全区载体资源库;对接高校院所、众创空间、产业园区、资本机构,优选项目,对接板块,匹配载体,加强跟踪、推进落地,争做“项目专员”。
人才队伍建设
18
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和业务培训,提升科技队伍整体素质
1、业务培训系统化。以区局机关、各板块科技条线为对象,每季度开展政策和业务操作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学习考察系统化。有计划安排学习考察活动,拓宽科技工作视野。
杨 蕾
19
加强年轻干部梯队建设
加强对局年轻干部的培养,做到用人之长、人尽其才,强化一线岗位锻炼,在实战中增长能力和才干,促进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常州市钟楼区科学技术局
2019年3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