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内容

档案回眸——钟楼老街
发布日期: 2019-06-10    来源:档案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清末民初,西区有些街道,虽可通行,但两旁房屋参差不齐,狭窄曲折,未成路形。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沪宁铁路通车,常州车站建成。为方便商旅乘车,武进县商会于民国元年(1912年)7月筑马路(今新丰街),路宽3.3左右。民国7年(1918年)2月延伸,自小北门(中山门)起,沿城脚经放生寺、大园地、东横街、府直街、南大街、西瀛里、西直街,进驿西弄至太平巷底石佛寺(此段即怀德中路,筑成后称新马路),再经城门(文在门)由府学前(市二中)与西横街衔接。全路于民国8年(1919年)1月竣工。民国17年(1928年)8月,北门人士为谋北、西二门(即大北门和新西门)之捷径,修建自青山桥至莲子桥(西新桥)道路(关河西路),然后建莲子桥到虹桥(怀德北路)道路与新马路衔接。民国13年(1924年)怀德桥动工建成,桥南同时筑路称后马路。

        解放后,西门商业繁荣,60年代先后对米市河街、怀德路、北直街、三堡街、西仓街、南河沿等道路进行拓宽,弹石路面加铺沥青,改善和提高道路的质量。70年代新建了芦墅路、西仓路。80年代拓宽万福桥路、西瀛里、三堡街、西环路,翻建改造街巷里弄道路。90年代,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整修西河沿、东河沿、玉带路等,拓宽芦墅路、健身路、青果巷至吊桥路等,铺设人行道板、修复水泥路面,几十年间实现了从土路到低级路面(砖、条石、级配碎石、弹石类)、次高级路面(沥青表面处治类)到高级路面(沥青、水泥路面)的过程。(来自《钟楼区志》)

东大街口副食品商店:



西大街:


南大街青云坊口:


北大街:


怀德北路:


怀德南路: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