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兵员大省和驻军大省,退役军人接收总量大,安置任务艰巨繁重。2020年,国家共下达江苏省军队转业干部和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接收安置计划5000多名。
完善移交安置政策,强化组织领导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政策规定,编制计划分配军转干部、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计划。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先后组织召开全省移交安置工作座谈会、推进会、驻宁部省属单位军转安置工作会议等,部署年度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工作,明确任务完成时间节点。同时,从服务备战打仗实际出发,优化审档程序、简化材料要求。
创新移交安置办法,提高安置质量
一是坚持“阳光安置”办法,促进公平公正。在全省师团职干部全部实行“量化考核、积分选岗”安置办法的基础上,推进市县高技术等级军转干部进行“积分选岗”,规范各地考核赋分项目和赋分标准,实行政策、计划、程序、步骤、结果“五公开”。组织考试的,一律参加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统一组织的全省军转干部考试,确保军转安置的公信力。
二是扩大“特岗选拔”范围,促进人岗相适。各地通过有限竞争和考核选调,实现有特长的军转干部和有特别需求的安置岗位合理匹配。连云港市等地把军转干部纳入党委政府人才开发计划,为高层次高学历军转干部人才提前组织专场见面会,简化工作流程,由用人单位直接选用专业对口人员。
三是探索“直通车”优先,满足基层用人。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通、淮安、宿迁等9市认真总结经验,推广政法基层单位接收安置军转干部“提前免试录用”办法,全省共提前免试录用了449名军转干部。在退役士兵安置中,针对铁路等单位对特殊岗位特殊专业的需求,采取“积分选岗、率先选岗”的办法,最大限度满足用人单位人才需求。
四是加大退役士兵安置统筹,化解供需矛盾。加大统筹力度,提高部、省属单位岗位计划省内统筹数量、扩大统筹范围,有效缓解苏北地区退役士兵安置岗位筹措压力。
强化移交安置考核,确保政策落实
将移交安置工作纳入省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考核,推动形成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一是提升师团职干部的安置质量。对团职军转干部安置岗位,明确要求提供的公务员岗位指标比例和安排领导职务岗位比例不低于上年度实际安置比例,并有一定比例安排领导职务,营职和技术九级以上专业技术干部应按一定比例安排领导职务。
二是引导退役军人到经济建设和基层一线工作。各地拿出乡镇街道和基层一线的领导岗位,供符合条件的军转干部选择;通过落实事业编制,引导退役士兵到乡镇基层一线工作。
三是加强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的服务管理。认真做好“一站式”服务,办理落户、党(团)组织关系转接、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预备役登记等“规定动作”。通过举办适应性培训和就业创业培训、建立临时党支部、组织上党课、参观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安置政策宣讲等“自选动作”,帮助退役士兵树立正确择业观,提升能力素质,快速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