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从“深”发力,全力提升股改上市进度。
1. 股改情况:上半年完成股改4家,离半年5家目标,还差1家,下半年将全力推进,确保完成全年10家任务。
2. 辅导情况:匠心独具完成辅导验收,6月末完成申报材料上传工作,7月初深交所将正式受理。国光信息预计7月辅导验收,8月申报科创板。下半年申报辅导企业还有5-6家:东星医疗、建科院、创联电源、科达斯特恩、钟恒新材料、格力博等。
3. 申报情况:A股2家(中英科技、盛德鑫泰),均已过初审会,申报材料已正式移交到深交所,有望成为第一批创业板注册制试点上市企业。境外1家(港龙置业),目前已通过港交所聆讯,现在公开招股中,拟募集资金16.4亿元,7月中旬左右港交所上市。
(二)从“细”谋划,全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1. 支持因疫情受困企业。整理汇编了2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的24款疫情专项信贷金融产品,通过发送企业微信群、银企对接等方式帮助企业及时解决资金需求。累计向美舜生物、景尚旅业等30余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投放信贷金额超3亿元。
2. 推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资金便利,上半年新增注册企业317家,解决582笔融资需求,授信19.18亿元,累计注册企业4043家,解决需求1118笔,授信41.05亿元。
3. 稳妥处置企业债务问题。通过及时成立债务协调小组、组织召开协调会议等工作,帮助侨裕集团、华威电子、村镇银行等3家企业处理企业债务问题,确保企业资金不压贷、不抽贷、不断贷,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化解金融风险。
(三)从“严”管控,全力提升金融监管力度。
1. 加强地方类金融机构监管。扎实开展行业治理。一是制定并出台《钟楼区类金融机构日常监管办法(试行)》(钟金监发〔2020〕5号),进一步规范日常监管,严格敦促地方类金融机构合法合规经营。二是编制《钟楼类金融经营月报》,开展月度数据监测,结合行业监管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风险预测,对经营数据有异常的进行现场约谈,对其作出风险提示。三是开展类金融机构专项排查工作,辖区13家类金融机构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基础上,逐户进行现场非法金融风险专项检查。
2. 防范和处置非法金融活动。履职做好区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工作,联合各成员单位、金融机构,在元旦春节期间,以及6月份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辐射全区居民住户。利用省非法金融活动信息监测系统,及时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属地街道调查处置风险企业。累计办理非法集资模块交办通知单78次,非法放贷模块5次,移入风险企业至历史风险名录库25家,在册风险名录库7家。进一步净化了辖内金融生态环境。
3. 完善投融资类准入机制。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期间市场主体行业准入会商机制工作,原则上对于“金融”、“投资”、“资产管理”等限制类字眼企业一律不许新设、变更,逐步进行经营范围删减和注销。对于实际不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企业进行事前审批会商,今年以来,通过、会商变更企业17家,累计52家,新注册1家,累计17家。截至目前,经过会商审批企业,无一家出现从事非法金融活动行为。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上市”主线,提升钟楼板块建设。
树牢“抓上市就是抓发展、抓上市就是抓项目、抓上市就是抓创新、抓上市就是抓环境、抓上市就是抓富民”的理念,一企一档加快钟楼上市步伐,按照上市、申报、辅导、股改四个层次,对今年的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逐一推进。上市:跟进盛德鑫泰、中英科技两家创业板材料移交深交所上市审核进度,配合做好港龙集团上市前准备工作。申报:全力配合做好匠心独具申报创业板后续工作,做好国光信息申报科创板的辅导验收工作,下半年完成申报。辅导:推进格力博股改后的企业增资、整合收购工作,力争7月进入辅导。全力推进钟恒新材料的股改、科达斯特恩的股改融资、东星医疗定增、创联电源和建科院融资,下半年全部进入辅导。股改:推进各版块股改进度,新增6家以上,超额完成10家任务。
(二)突出“服务”重点,落实普惠金融政策。
坚持“线上+线下”双对接,多措并举,推进政银企合作。一是不定期举办线下各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促进银企双方交流互动。二是搭建持续推动线上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更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切实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持续走访调研辖区重点企业,及时掌握企业经营债务状况,及早帮助债务风险企业处置化解问题。
(三)坚守“监管”职责,防范系统金融风险。
一是按照类金融机构日常监管办法,对地方金融机构做好系统监测和定期现场检查工作,推动类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合法经营。二是加强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联合各职能部门、各街道、各金融机构,织密打击宣传网,筑牢防范“防火墙”。三是履行区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职责,联合公检法司和属地街道等部门做好常态化各非法金融活动风险排查,打早打小,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