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度长三角一体化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成绩
1.股改上市迎来新发展。2020年资本市场开始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愈加重要的“枢纽”作用。我局主动放大角色,站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全局高度谋篇布局,帮助创新型、科技型优质公司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推动细分领域“单打冠军”向行业龙头迈进,一举将“钟楼板块”做大做强。2020年,“五年上市倍增”计划应运而生,预计五年内将钟楼上市企业数量翻一番突破10家,力争15家。
股改情况:今年截至目前完成股改10家,已全额达成上级下达任务,全年力争突破15家。
上市挂牌情况: 2020年前三季度上市2家,1家过会待发行,全年有望达到3家。今年新三板申报1家,挂牌企业融资2.66亿元,累计完成融资19.26亿元,位居全市第一。
辅导及申报情况:2020年匠心独具申报深交所创业板。国光信息、东星医疗、建科院、创联电源、钟恒新材料、格力博6家企业已全部申报辅导,辅导数量列全市第二。预计年内还会有2家申报上市,实现科创板“零”的突破,其余辅导企业将于2021年陆续申报。
融资情况:我局主动帮助上市及挂牌企业拓宽融资渠道。2020年东星医疗完成定增2.66亿元,精研科技发行可转债5.7亿元,常柴定增6.3亿元已获得证监会批复,云端网络签订1.5亿可转债投资协议。
2.金融服务迈上新高度。我局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模式,推动金融普惠性充分落实、落地,帮助实体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借助金融力量发展壮大。
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我局坚持帮助企业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中解决资金需求,2020年我局累计组织开展专题银企对接活动4次,参与对接企业家次92家次,银行业金融机构13家次,给银行与企业之间进一步在存贷款方面的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整理汇编了2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的24款疫情专项信贷金融产品,通过发送企业微信群、银企对接等方式帮助企业及时解决资金需求。累计向美舜生物、景尚旅业等30余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投放信贷金额超3亿元。2020年9月,建立钟楼区企业“金融顾问”制度,组建19家银行机构在内的金融顾问队伍,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有针对性组织银行与中小微企业对接,增加对普惠型金融领域贷款。
推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截至11月底,今年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累计成功帮助585家企业完成注册,让更多中小企业通过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金融产品,根据企业的需求,线上进行银企撮合,让企业与银行建立有效联系与合作,累计已有673家企业通过该平台完成融资,解决需求1155笔,累计授信金额32.88亿元,累计放款金额28.05亿元。
稳妥处置企业债务问题。通过及时成立债务协调小组、组织召开协调会议等工作,帮助侨裕集团、华威电子、村镇银行等数家企业处理企业债务问题,确保企业资金不压贷、不抽贷、不断贷,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化解金融风险,确保在长三角一体化在稳定有序中持续推进。
(二)特色工作举措
1.分门别类推进。依照股改到上市再融资的全域战略布局,对今年的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逐一推进。今年以来,盛德鑫泰和港龙置业已成功上市,中英科技已顺利过会,匠心独具已向深交所申报,有6家企业接受省证监局辅导。我局将重点跟踪中英科技的注册进度、匠心独具在深交所的上市进度和华联医疗在新三板挂牌进度,全力配合做好国光信息、钟恒新材料和格力博的辅导验收工作,力争年底报会。全力推进东星医疗、创联电源、建科院的辅导进度,确保明年上半年全部报会。主动跟进科达斯特恩、美康医疗、微亿智造、中科摩通、常奥体育等企业的股改进度,力争早日完成。全力配合推进精研科技可转债融资、常柴再融资、云端网络增资扩股,确保按时落地。同时着眼后三年企业的股改、辅导、申报工作,对在手的一批企业排出时间表,确保五年中,每年有2家以上申报,每年有2家左右上市。
2.优质高效服务。对今年的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按照股改、辅导、申报的程序要求,一对一逐月排计划,加强与各部门通力合作,对企业上市过程中涉及的土地房产过户、资格认定、项目报批、环境评估、合规证明等手续办理,开展全过程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在资产整合、股份制改造、材料申报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为企业上市扫清一切障碍。对列入五年内上市的后备企业,定期做好企业家的思想沟通和转化工作,及时确立上市的时间表。
3.持续扩充后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常州资本市场“双百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与工信局、科技局、财政局和开发区、镇街道的合作,以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行业企业为重点,对发展快速的科技型、创新型、人才型高成长企业主动纳入上市培育视野,及时补充到上市后备企业库,让后备库始终确保有“活水”流入。
二、“十四五”工作规划
“十四五”期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纵深推进,资本市场将迎来更高水平双向开放,有望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提高,枢纽功能将得到大幅增强。我局将顺时应势推动资本市场“钟楼板块”迎来新发展,一方面要持续扩充上市企业后备库,使现有库里的企业做到能上尽上,另一方面要帮助已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争取再融资和项目再落地,做优市值管理,借力资本市场发展为行业龙头,助力本地发展。计划两年时间完成“五年上市倍增”目标,到“十四五”末钟楼上市企业数量在“十三五”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18-20家,跻身全省城区上市企业数量第一方阵,积极融入长三角资本市场发展队伍。
根据《“十四五”规划建议》,我局将坚持把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放在首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迅速迭代的金融政策下,及时化解金融矛盾和金融风险,定期为重点企业问诊把脉,积极为企业解决资金需求,助力其发展壮大。时刻关注企业负债及现金流状况,坚决维护金融生态稳定,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同时,在稳定的大前提下,积极探索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机制模式,强化地方金融监管,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让金融力量更全面、更高效地服务钟楼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