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街道上下要抢抓机遇,提升站位,实干争先,奋发有为,勇争一流,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努力交出高质量发展“西林答卷”。
一、总体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区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围绕“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要求,以“高质量发展突破年”为主题,继续深入推进党建提升、工业提档、服务业提质、资产提振、功能提优、管理提效“六大工程”,通过“六聚焦六重抓”,加快实施“三大板块”建设,在钟楼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高质量城区”中体现西林新担当,彰显西林新作为,展示西林新形象。
二、预期发展目标
2020年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6.31亿元,其中服务业投入25.18亿元,工业投入1.13亿元;规模工业产值10.23亿元;限额以上批零住餐销售总额68.33亿元;进出口总额3.73亿元;实际到账外资1200万美元;生态环保任务实现控制目标。
三、主要工作举措
1. 聚焦作风更严实,重抓从严治党新提升。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完成省委巡视问题的整改任务。继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深入开展“入户访民情”活动,访民情、听民意、知民忧、解民困,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以“传承党的宗旨、讲述党的故事、弘扬红色精神”为理念,打造全市示范引领的皇粮浜公园党建品牌阵地。加强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持续重拳整治“等靠要、推卸逃”等作风问题,推进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和招商等专业队伍建设,完成街道机构改革和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工作,为西林“三大板块”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 聚焦工业补短板,重抓产城融合新标杆。围绕市、区“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活动要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推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效益提升。举全街道之力推进西林U谷科技园项目,在加快推进企业、民房拆迁,加快完善项目建设各项手续的同时,提前谋划好产业引进与培育的方向,控量提质,深化“以亩产论英雄”的理念,建设产业特色鲜明、集群效应初显的新型都市工业园区,打造钟楼“四新经济”产城融合发展的标杆。加快梳理辖区内项目建设、集体土地等情况,统筹好后续项目用地,提升低效用地使用水平,促进现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通过闲置厂房盘活存量、众创空间腾笼换鸟、小微工业园精心打造等途径,积极招引处于行业科技前沿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及技术水平高、发展前景好的科创项目,助推工业提档升级。
3. 聚焦服务业促提升,重抓城市经济新高地。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仓储物流、商务休闲、文体旅游等业态齐头并进,汇聚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动能。紧盯西港项目,全力促成宝湾现代化智能仓储物流园区项目尽快签约落地,打造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地。加快启动万泰国际广场商圈建设,加大现有楼宇空置资源的招商,提升城市商业气息。结合泰盈八千里特色文商旅街区建设,放大“椿芳书苑”的经济与社会效应,在怀德南路—西林路—学府路—邹傅路“西林新城”区域,导入更多新业态、更多新经济模式,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繁荣城市经济。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契机,积极探索“西林老街”的规划、保护与开发,实现老街历史底蕴与戏曲风貌的有机融合,挖掘西林的“城市故事与品牌”。
4. 聚焦资产厚家底,重抓村级发展新气象。梳理制定街道范围内资产运作五年规划及实施路线图,抢抓新一轮规划修编和高架以西片区开发改造的契机,与上级职能部门、平台公司做好对接,在地块规划开发过程中植入更多集体资产,增厚发展家底,提升各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确保皇粮浜邻里中心项目尽快启动建设,力争年内各村集体经济全面“脱贫”。围绕建设特色主题产业园区的目标,加快西林针织厂项目的改造招商与项目引进。探索与钟楼新城公司的合作模式,推动许家村地块开发改造。提高集体资产运作效益,完善集体经济考核指标体系,细化量化目标任务,更好地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5. 聚焦功能再优化,重抓人居环境新面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城市建设管理职能权限下放为契机,编制西林功能提优五年规划,按照“成熟一个落地一个”的原则,通过城市更新、土地开发等途径,逐步落地基础设施、公共配套,提升人居环境。推进棚改项目,有序实施高架西侧片区、中天凤凰西侧地块、凌家塘周边地块等45万余平方米拆迁征收,抓紧实施高架沿线整治工程,加快建设西林家园2.2期、华林家园3期安置房项目。实施三八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年内完成拆迁,力争启动清淤。加快推动西林实验学校扩建、钟楼外国语学校等一批学校建设工程,支持推进基础教育提质扩容,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建设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年内实现对外开放。畅通片区微循环,推动学府路、童子河南路、西林路等“断头路”建设,打通企业、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6. 聚焦管理筑品牌,重抓基层治理新名片。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突出党建引领,建立村委、部门、物业、社会组织、共建单位“五位一体”的联动推进机制,打造更高水平的基层治理区块链。打造更多党建品牌与阵地,彰显“党建+”特色,成立非公企业党建联盟,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实施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医疗计生、退役军人等服务,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常态化抓好城市长效综合管理与物业管理,建立“吹哨报到”机制,优化考评模式,全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坚决落实污染防治各项行动。构建复合式大宣传格局,抓好“西林之声”微信公众号的包装策划与宣传推广,制作并发布街道宣传片,大力宣传“三大板块”建设的斐然成绩。把文明城市建设与先进文化宣传有机融合,通过举办桂花节等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乐,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以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督导要求为契机,全方位整治各类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切实落实美吉特属地维稳责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妥善化解矛盾积案,探索建立一个矛盾积案、一套班子、多种化解方案的“1+1+X”模式,实现信访源头管控、积案化解同步推进,确保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