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林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建设“三大板块”的“西林梦”,以“六大工程”为抓手,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健快速发展,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不断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台阶。
一、 精准发力,促经济增长,推进产业升级
1. 经济指标稳中有进。1-6月份,街道预计可完成公共预算收入1.8亿元,同比增幅4.7%;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亿元,同比增幅10.3%,其中:完成工业投入0.57亿元,含高技术制造业投资0.16亿元;服务业投入14.93亿元,同比增幅10.5%。预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33亿元,同比增幅3.1%;预计完成限额以上批零住餐销售额27.45亿元,同比增幅-8.9%;预计完成限额以上社会零售品总额8.18亿元,同比增幅2.8%;预计完成重点服务业行业营收0.24亿元,同比增幅5%;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59亿元,同比增幅-7%;实际到账外资预计完成5461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455.1%,提前11个月完成全年任务。
2.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围绕“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要求,着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有区重点项目13个(工业3个、服务业2个、房地产5个、基础设施2个、社会事业1个),其中续建项目8个、新建项目5个。已开工建设项目10个,开工率77%,截至6月完成投资14.59亿元,完成年计划25.48亿元的57.3%。
3.精准定位招商引智。上半年招引签约项目5个,针对上市的西林公园东侧地块、城投2号地块及美吉特二期地块,积极洽谈地产、商业客商十余批。人才招引工作有效提升,韩冬冬博士的快速阅读细菌消毒生物指示剂项目正在申报第十三批龙城英才计划,方红博士的虚拟交互式系统正在申报省“双创计划”。全力助推辖区企业转型升级,已签约待入库高新技术企业9家。
4.资产兴街保值升值。对照《街道委托资产出租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完善资产管理中的薄弱、风险环节相关制度。配套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评估的引领激励作用。全面核查街村两级经营性资产历史欠租情况,细化街村两级陈欠催缴工作,完成西林村委、东岱村委、邹傅村委等15个项目线上招租工作。梳理汇总辖区中小微企业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情况,对符合疫情期间减免条件的企业免除3个月租金。
二、突出管理,抓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1.地块拆迁有序推进。龙江高架西侧市容环境整治项目涉及14户民房和8户企业,已签约12户民房、3户企业。张家村地块涉及企业20家、民房95户,已有15家企业签约。皇粮浜生态居住区遗留节点已扫除。强化内控制度,修订出台新版民房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及劳务外包合同文本。
2.基础建设日益完善。加快道路建设、完善街道路网体系,推进三八河节制闸工程。加快推进西林家园2.2期、华林三期、甘林家园三期安置房项目建设。目前,西林家园2.2期7.6万平方米8幢住宅均进入主体建设,华林三期16万平方米984套安置房桩基工程已完结。
3.城市环境持续整治。全面展开对龙江高架沿线西林段综合整治工作,完成市区下派的18项整治任务,努力营造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市容环境。开展檀香湾周边专项整治,完成覆盖绿网、喷涂工棚顶、拆除违规店招广告等工作。开展非机动车专项整治,新建非机动车停放点,对非机动车停放进行划线管理。
4.污染治理初见成效。深度治理大气污染,完成2台天然气锅炉低氮改造,关停取缔高架沿线6家“散乱污”企业。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完成街北内河、西林路西侧蒋家村内河东岱段排查整治。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完成2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地块布点采样。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淘汰2家低端低效产能企业。加快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问题整改进度,加快生态修复与保护,积极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街道。
三、保障民生,抓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指数
1.社区建设优化提升。规范低保办理,扎实开展慈善“六助”工作,完善临时救助运行机制,认真做好住房保障工作。截止5月,已为困难人员发放各项补助5次,为6名重残儿童申请助残补贴,申请临时救助5人。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村多特”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举办“与您相约‘益’路同行 西林有你而精彩”社工节活动。优化居家养老服务、教育服务、健康服务,形成“居家+教育+乐龄+公益+医护”的养老模式。
2.卫计服务出彩出色。坚持疫情防控和条线工作“两手抓”。立足工作职责,重点人员管控做到追踪随访到位、医学观察到位、记录登记到位、信息报送到位。截止5月,“4合1”上门排查重点人员853人,280户,组织湖北回常人员参加核酸检测。落实各项奖励政策,奖扶对象资金发放到位率100%。弘扬新型人口文化,开展生殖健康服务,举办“5·29”会员活动等各类计生宣教服务活动。慰问走访计生困难家庭,做好独生子女幸福家庭保险、育龄妇女生殖健康险、计生家庭全家福保险投保工作。
3.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举办“迎新春”职工飞镖、射箭、棋牌比赛、“我们的中国梦——2020年西林街道文化进万家”“写春联送祝福”活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利用“公共文化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辖区读者推送线上读书服务,组织文体团队参与线上教学活动。深入研究和挖掘姜椿芳名人文化资源,把西林的历史文化和名人资源融入“椿芳”书苑的建设中。在整体推进、拉网式全覆盖排查整治的基础上,重点实施火灾隐患、大型节庆演艺活动和无证照、无资质经营三大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荐并申报常州青团制作技艺为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恽盘方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4.退役军人创建品牌。以“服务每一个、成就每一个、幸福每一个”为主线,打造“幸福橄榄绿”退役军人服务品牌。组建退役军人志愿者团队,积极投入抗疫战斗。完善工作机制,畅通高效服务体系,充分挖掘辖区退役军人就业潜力,打通就业信息“堵点”,组织辖区内的企业参加省、市级退役军人之家的创建,举办首届线上读书节,推动退役军人文化阵地建设。举办首届最美退役军人评比活动,展现退役军人风采。
四、聚焦稳定,抓安全生产,提升执法水平
1.信访维稳压实落细。深入推进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疫情期间,依托“网格化+队伍整合” “网格化+排查摸底” “网格化+服务宣传”,组建疫情防控网格管理队伍,利用网格通、江苏公安微警务号对全街道范围内的住房情况进行摸排,通过建立网格化微信、QQ交流群,大力宣传推广“常州健康码”。多方推进化解信访难题,截止5月,共接待群众上访36批52人次,办结各类信访件29件。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受理调解各类纠纷264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2.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压实安全责任,制定18个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完善2020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细则和考核细则,扎实推进基层规范化建设。强化排查整治,创新工作方式,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截至5月共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6次。疫情防控期间,对企业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四个到位”要求。
五、党建引领,抓从严治党,提升整体形象
1.基层党建提升完善。疫情期间,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排头兵”作用,在辖区卡口成立临时党支部2个、组建党员先锋队7个、设置党员先锋岗28个,先后挖掘选树先进典型41个,发动广大党员自愿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线检视党性、发展党员,明确为入党积极分子2人,列为发展对象2人。制定并落实党员教育培训行动计划,实施基层党建“微循环”方案,推进皇粮浜党建主题公园建设,全面开展“两新”组织“扩量提质”行动。扎实推进村干部专职化管理省级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机构改革。目前专职化管理村干部共计43人,经摸排,已查明25名村干部档案存放地,尚有18人的档案地未查明。制定实施年轻干部“育林”工程,成立“笔耕”公文写作专班及五个重点项目专班,打造年轻干部梯队。以“五坚持五提升”人才工作体系为统领,对接跟踪人才项目3个。
2.宣传统战不断创新。扎实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邀请市委党校老师李兴勇作冬训辅导报告。依托“学习林”讲坛和“书香下午茶”,举办征文演讲比赛,组织宣讲队宣讲,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举办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联席会议、舆情应对处置培训班,切实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开通“西林之声”微信公众号,依托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构建机关、村、“两新”三级“宣讲员”和“党员志愿者+网格服务员+文明实践员”体系,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联动宣传,实现疫情防控宣传全覆盖。开展“一杯姜茶的‘益’行”公益活动和道德讲堂活动,积极营造文明创建的社会宣传氛围。
3.从严治党扎实推进。加大纪律审查工作力度,完善廉政档案建档管理工作。通过约谈、提醒谈话、批评教育等方式第一种形态处理7件,约谈20人次,立案4件,结案2件,给予党纪轻处分2人,受理信访举报3件次。深抓细查“四风”问题,紧扣关键节点常抓明察暗访,开展全覆盖、“点穴式”督查。加大街、村两级财务监管力度,结合“小微权力”专项治理深化行动,开展“三资三化”督查。制定疫情防控工作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方案,建立“6735战时工作机制”,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