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司法局>>内容
自今年3月被确定为全市“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试点单位以来,钟楼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与网格的深度融合,努力构建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格,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一是健全对接机制,法律服务全面“并网”。制定出台《钟楼区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工作方案》,梳理出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5类服务职能9个具体服务事项,建立党建引领“公共法律服务+网格”融合发展机制。把握司法所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延伸到村居(社区)、延伸到综合类、专属类网格,指导北港街道、新闸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精准对接园区企业,永红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与社区“三治”相融合,邹区镇法治小镇与美丽乡村相互辉映,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内涵。依托区、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居(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三级站点,融入调解员、律师、法治宣传员和司法行政社工四支法律服务队伍,确保每个网格至少配备一名“网格法律服务员”,初步构建起“三纵四横”的工作体系。
二是提升工作质效,网格治理持续“赋能”。推动调解进网格,围绕物业管理、邻里、婚姻家庭、医患等方面以及涉企合同、劳资等方面矛盾纠纷,密切关注矛盾纠纷发展动向,坚持早发现、早处置。强化对网格内重大复杂矛盾纠纷的调解指导,建立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18个,驻南大街派出所调解室“先期处置”做法被全市推广。截至8月底,全区三级调解组织共调解案件7957件,调解成功率100%。推动律师进网格,整合现有“村(社区)法律顾问”“政府、园区、企业法律顾问”“律师调解员”等服务资源,采取律师事务所分片包干、综合类网格配备专兼职服务律师的形式,为群众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为企业开展法律体检、风险评估。推动普法进网格,以从事普法工作的司法行政专职人员和联络员担任“主力军”,广泛吸纳、充分调动普法讲师团、法律明白人、草根名嘴、普法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五支新军”并融入网格,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专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零距离为群众提供普法宣传。
三是创新服务载体,法治惠民打造“终端”。创新法律服务载体,建立网格法律服务员线下定时现场服务+线上“7×24小时”服务模式。组织研发“适销对路”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获省厅研发类和推广类两大奖项,在全市大赛中囊括公民类全部一等奖和企业类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优秀奖,数量和质量在全市领先,实现“菜单式”供给、“个性化”服务并驾齐驱的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培育城区普治典型,在永红街道锦阳花苑社区倡导成立“晓婷说事广场”,推动社区法律顾问参与“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样本。借助“道德讲堂”发源地和品牌优势,统筹发挥全区12家司法行政领域社会组织丰富资源,探索“网格议事会”“楼栋会客厅”等居民“微自治”形式。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打造法治营商环境八大工程,推动全市首个法律服务产业园暨新阶层创业产业园落户钟楼经济开发区科技街,引进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咨询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签约入园,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产业链,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吴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