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钟楼要闻>>内容
一座现代化的西部科技新城,伴随着邹区转型发展的主旋律迅速崛起。11月29日上午,常州市钟楼区高新技术产业园挂牌成立。区领导沈东、周庆、张晓平、汤建军、邹源、钱云杰出席成立大会。
会上,副区长钱云杰宣读了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设立常州市钟楼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的批复;区委书记沈东,邹区镇党委书记、区委办主任万建新为常州市钟楼区高新技术产业园揭牌;万建新作表态发言。
2015年,邹区并入钟楼区,常州“西引力”辐射增强,钟楼以“开发区西进”一号命题的实施作为引领西部片区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8月,区委区政府作出加快建设常州市钟楼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9月,正式申报创建常州市钟楼区高新技术产业园;11月19日得到常州市人民政府批复。这是钟楼区继钟楼经济开发区之后获得的又一张“金名片”。
常州市钟楼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东至工业大道、南至常金路、西至S239省道、北至312国道—扁担河,总用地11.5平方公里。在这里,长三角交通枢纽优势突显。江宜高速、沿江高速、常金快速通道、S239省道使邹区四通八达,并全方位融入主城。目前,常州市钟楼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四纵一横”道路已基本完成,镇区主干道及配套工程加速推进。未来,随着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还将增加振中路大桥、苏锡常城际铁路、宁常高速等多个通道。
沈东在讲话中强调,常州市钟楼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的成立开启了区域发展的新篇章,也意味着邹区迈入新的发展征程。沈东提出三方面要求:
一是剖析战略意义,让高新园区成为西进提速的新引擎。这是落实市级“一区两园”战略规划的需要。成立高新园区,钟楼将全面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决策部署,抢占发展制高点,释放多重战略的叠加效应;这是深化区级“西进提速”战略部署的需要。通过成立高新园区,形成高位引领,推动资源集聚、动能释放,将使“西进提速”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加明晰,形成钟楼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轮驱动的生动局面;这是深化镇区“产城融合”发展的需要。成立高新园区,将进一步承担起提升产业能级、优化镇区布局的任务,推动区域整体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二是注重顶层设计,高标准谋划省级高新区创建路径。邹区镇要加快编制《高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力争在三年内创成省级高新园区。要谋深谋细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打开发展空间;园区要着力打造新光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构筑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充分依托邹区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区位优势,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和“双创”载体平台,确保重大项目和产业转移的高效落地;要积极探索“决策机构一元化、管理机构行政化、服务机构企业化”的扁平式直线职能组织结构,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三是压紧压实责任,夯实园区建设的作风保障。要狠抓工作落实,高新园区的干部要带头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干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处、落在服务群众的实点上。要善于学习,严格对照创建省级高新区的条件和要求,吃透指标,对标找差,精准施策。要持之以恒,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创出园区的精彩。要强化担当意识,大胆创新尝试,苦练专业本领,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实践中提升能力。要坚持廉洁底线,把好政治关、廉洁关,永葆党性初心。
代区长周庆主持会议,并就贯彻会议精神,加快高新园区建设发展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破除理念之弊。以高新园区的成立为新的起点,提高站位、放大格局、提升标准,努力营造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浓厚氛围。
二要肯下非常之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的劲头,全力以赴把园区规划好、建设好。
三要汇聚全区之力。各部门要紧跟高新园区建设发展需要,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以最扎实的举措和最高效的服务助推高新园区的快速崛起。
区相关部委办局主要负责人,邹区镇全体党政领导,机关部门和村、社区负责人出席成立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