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2020年南大街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19686/2020-00009
组配分类:其他应主动公开的信息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钟南街发〔2020〕11号 发布机构:南大街街道
产生日期: 2020-10-23 发布日期: 2020-10-23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为持续深入推进我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按照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工作要求,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30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的通知》(苏建城管〔2019〕301号)、《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方案
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2020年南大街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常钟南街发〔2020〕11号
 

各社区、各部门:

现将《2020年南大街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大街街道办事处

2020年2月19日   


2020年南大街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为持续深入推进我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按照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工作要求,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30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苏建城管〔2019〕301号)、《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部署,坚持“党建引领、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城乡统筹、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持续扩大生活垃圾分类范围,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体系,有效运行生活垃圾分类链条,着力促进生活垃圾分类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文明卫生意识水平。

二、工作目标

2020年,根据市、区上级领导部门对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建立健全长效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引导体系,进一步提升市民垃圾分类意识。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组织机构健全引导机制         

1. 建立标准体系

根据《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目录及工作要求》等标准文件,在全街道范围内基本建立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的技术标准体系,规范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2. 建立引导机制

将生活垃圾分类的设施设置和工作实施情况纳入国家级、省级、市级文明城市创建机制中,纳入街道物业管理专项检查的内容。

3. 推行责任人制度

推行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单位为责任人;开发商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单位为责任人;无物业管理的、自治的住宅小区,社区为责任人。

(二)推进分类配套设施建设

规范分类收集设施设置。按照《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目录及工作要求》要求,各分类试点配置分类收集容器,并加强日常维护;各试点小区配套建设垃圾分类收集亭;鼓励实施垃圾分类的单位配套建设垃圾分类收集亭。

(三)理顺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1. 可回收物收运处体系

可回收物中织物投入废旧衣物回收箱中,由专业企业进行收运处理。其他类型的可回收物投入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内,由物业、环卫等收集单位集中后交至再生资源回收网点。鼓励居民、保洁人员等自行出售可回收物。

进一步优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明确各回收网点的地址、回收种类、回收方式等,为市民提供网络、电话等多种回收服务方式,方便居民出售再生资源,不断完善可回收物利用体系。

2. 有害垃圾收运处体系

有害垃圾按废灯管、过期药品、废电池等类别投入专用有害垃圾收集箱的指定位置,集中后的废灯管、废电池、废电子产品、废药品、废化妆品等有害垃圾由具备危险废物运输、处理、处置资质的专业企业进行后续运输和处置,加强对有害垃圾收集、贮存、集中运输和规范处置的指导和监管,提高有害垃圾规范化处理水平。

3. 其他垃圾收运处体系

其他垃圾由城管部门负责收集、转运后,进入城管部门建设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和卫生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深入推进宣传教育培训

1. 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街道263办公室、社区的工作人员,定期安排专门时段,在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学校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巡回展板、横幅标语等方式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现场宣传,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垃圾分类公益宣传,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人群。

2.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在辖区内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针对性开展源头减量、垃圾分类环保课程教育和实践教育活动,鼓励学生争当环保小卫士,引导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环保理念和知识转化为师生和家长的主动实践行为。积极吸纳社会公益组织、大中专学生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等加入垃圾分类宣传队伍,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

3. 加大分类指导力度

建立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制定指导员工作制度,加强入户宣传、现场指导和数据记录工作,着力提升居民认知和参与度。居民小区每500户居民至少配备1名分类指导员;试点单位根据需要配备分类指导员。通过加强试点指导力度,逐步提高垃圾分类正确率。

4. 建立层级培训机制

结合分类工作实际,街道召开垃圾分类知识培训会,层层传递分类知识,助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对社区、试点小区、试点单位中分类指导员、志愿者等开展分类工作培训,提高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工作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街道“263”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综合协调、培训指导等事项;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联络员制度,试点小区、单位确定垃圾分类工作联络人员并报送街道“263”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强化日常沟通交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处发展。

(二)落实工作责任

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标责任制。街道“263”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和工作分工,层层分解落实,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三)强化资金保障

街道将生活垃圾分类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建立相应的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

(四)完善考核评价

街道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加强统筹协调,对本方案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督促检查,对垃圾分类收集亭的配置、工程质量、宣传效果进行考核评价,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满足城市长效管理考评的要求。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