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钟楼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19467/2019-00095
组配分类:政府办公室文件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钟政办发〔2019〕38号 发布机构:政府办
产生日期: 2019-11-13 发布日期: 2019-11-15 失效日期: 2025-02-13
内容概述: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钟楼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的通知
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钟楼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的通知
钟政办发〔2019〕38号
 

开发区、镇、各街道,区各办局、直属单位:

现将《钟楼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1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钟楼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

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向着更高更优质水平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根据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教督〔2017〕6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申请认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有关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42号)、《省政府教督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年度监测实施方案通知》(苏教督委办〔2018〕17号)、《市政府关于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常政发〔2017〕138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细化落实《钟楼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实施方案》,制订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标县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考核指标,聚焦群众期盼,聚力重点任务,坚持“以创促建、重在建设”方针,对标找差、创新实干,补短板、强弱项,统筹推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努力让每一个适龄学生都能享有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义务教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突出规划布局、标准建设、办学规模、经费保障、教师管理等重点,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推进素质教育。以“规划先行、制度保障、有效落实”为创建思路,有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力争在2019年底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省级评估标准,到2022年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

三、行动计划

(一)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程。至2022年,全区规划新建义务教育学校不少于3所,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比例考核年度指标逐年动态达成,区域内每所完全小学服务常住人口不超过2万人、初中不超过4万人。

主要措施:一是严格落实发展规划。严格按照“十三五”期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保障学校建设用地,新建小区配套学校保持与开发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对入住密度大的地区进一步增加学位供给。二是加快推进学校建设。严格按照发展规划,明确分年度建设计划,加快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新改扩建学校须如期交付并符合使用要求。三是优化调整资源布局。通过优化调整学校布局、科学动态调整施教区、控制办学规模等方式,努力解决大校额、大班额等问题,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委编办、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钟楼分局)

(二)实施办学条件优化工程。制订《钟楼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三年攻坚计划》,有力推进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全区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监测中生机比、师机比、多媒体网络教室数量占比、生均藏书量、年生均图书增加量等监测点达省Ⅰ类标准,学校实验室、专用教室达标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1年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并持续保持。

主要措施:一是做到装备经费均衡投入。严格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装备经费年度预算制度,年度装备经费均衡投入并逐年增加,提高装备资金使用效益。二是严格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标准。坚持“建优、配齐、管好、用足”原则和“标准+特色”模式,严格落实《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I类标准,在技术装备建优配强的同时,强化各学校在教育特色装备上统筹设计、高效使用和规范管理,为“一校一品”建设强化保障。三是推进薄弱学校“补齐短板”。针对部分学校专用教室数量不足的现状,对传统装备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一室多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对不具备原地改扩建条件的学校,通过适度调整施教区、分流生源、控制办学规模等方式提高生均占地、班均专用教室等监测指标达成率。(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人社局)

(三)实施均衡配备师资工程。坚持统筹调剂教职工编制、清理回收编制优先保障教育,在核实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2021年前全区小学师生比达到1:17,初中师生比达到1:12,并能持续保持或逐年提升。

主要措施:一是制定教师配备计划。对全区教育系统教职工编制使用情况进行系统性摸底调研,结合2018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情况、教育现代化监测情况、政府履职考评情况以及《钟楼区“2017—2035”年义务教育资源布局规划》整体测算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制定分年度教师配备工作计划。二是优化教师编制管理。按照“规范总量、优化结构、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动态调整”原则,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进行动态调整、统筹调配,在保证发展、保持稳定、保障待遇、做到基本编制配备的前提下,通过区域内统筹、购买服务等形式,逐步解决师资配备问题。三是均衡配置师资力量。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制度化、公开化建设,完善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和公示制度,实现区域内同学段学校岗位结构大体相当,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制度有效衔接。(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人社局)

(四)实施办学水平创优提升工程。坚持以评促建,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努力办好每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充分发展,到2022年基本建成高位均衡、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教育名区,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主要措施:一是强化管理顶层设计。实施“3366”优质教育工程,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集团、联盟办学捆绑考评方案以及教师流动3+1牵手考核办法。二是坚持以评促建。重点建设一批省、市特色文化示范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示范初中和一批省、市、区课改基地学校。三是坚持项目带动。推进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区域范式的实践探索》、“新优质学校”“品格提升”等项目建设,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五)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发展素质教育,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建构学校课程体系,让课程成为学生潜力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打造的重要载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水平合格率保持95%以上。

主要措施:一是规范办学行为。完善学校章程,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强化依规办学。开足开齐课程,规范教学秩序,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路径,改进素质教育评价,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是深化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实践研究改革课堂教学调研方式,加大学业质量监测力度,以轻负担高质量为目标,探索区域学业提升新机制。三是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实施“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组织17所学校(幼儿园)以“1+N+1”模式联动发展,精心研究儿童品格内涵,创新品格实践范式,着力提升钟楼学生“爱家乡、勤实践、乐分享、能创新”的必备品格。(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文明办)

(六)实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培养壮大钟楼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队伍,到2022年全区省特级教师达到10人以上,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师(教学名师)560人以上,区级以上骨干教师900人以上,各类骨干名师占比全省领先。

主要措施: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完善责任机制、教育机制、激励机制、奖惩机制、监督机制,深化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做到“榜样引领、示范帯动、选树典型、红线意识、底线约束、失职问责”,营造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争当“四有”好老师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强专职教师配备。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编制,专门用于招聘或引进义务教育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与科学专职教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解决卫生保健等教学辅助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三是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提升工程,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积极建设名校长培养基地,力争参训率达100%。(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人社局)

(七)实施义务教育办学满意度提升工程。下大力气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满意度,全区教育社会认可度达到并保持85%以上。

主要措施:一是建立监测通报制度。按照“减负增效”要求,严格落实学校办学“四不得、三严控”要求,完善校外培训机构长效管理机制,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与成才观,理性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二是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满意度监测。探索利用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评估,拓宽社会、家长、学生参加民主评议渠道,将监测结果纳入学校绩效评估考核指标体系。三是完善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机制。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助学金制度,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救助和教育资助力度,优先将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资助范围。(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财政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根据钟楼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二)加快推进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对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评估标准,进一步细化实化重点目标任务,明确每一项重点任务的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按照时序进度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区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指导,积极主动作为,研究解决创建工作面临的重难点问题,补齐工作短板,推进全面达标。

(三)加强督导督查。落实《钟楼区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健全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督导体系,做到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督导督查重点,完善组织机构、政策制度、工作经费、队伍建设四大保障体系,统筹推进“规范性建设、督导方式网络化信息化、督导方式方法创新”,将专项督导与随机督查相结合,及时发现整改问题,全力完成创建任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