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民互动>>热点回应>>内容
引言: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有关审计工作的热点问题作出以下回应:
问:审计机关的职能是什么?
答:审计机关主要是负责对区级财政收支和法律法规规定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国家和省、市、区有关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对审计、专项审计调查和核查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的结果承担责任,并负有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的责任。
问: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5月23日,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担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并发表重要讲话。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加强。2020年审计局一是围绕保障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持续开展政策跟踪审计。二是围绕提高公共资金使用绩效,深化财政和专项资金审计,开展2019年度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草案审计。三是围绕权力制约和责任落实,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四是围绕完善和规范投资建设行为,加强政府重大工程项目审计。
问:针对区政府民生类项目,有没有安排相应的审计项目,促进提高政府投资绩效?
答:近年来,区审计局相继开展减税降费专项审计、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金审计、振中路扁担河桥工程建设跟踪审计、大江村地块征地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幼儿园及配套公建工程投资审计、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审计、保障性安居住房专项审计等重点审计工作,重点关注政策履行情况、项目建设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促进相关单位履职尽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区审计局将紧扣区委区政府部署,聚焦民生领域,创新审计方法,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促进相关政策、资金落地、提高政府绩效。
问:今年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捐款捐物,审计局有没有针对这一方面的资金款物开展审计?
答:今年2月以来,钟楼区审计局根据审计署、省审计厅、市审计局统一部署,统筹审计力量,派出1个审计组、3名审计人员,组织对钟楼区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开展了专项审计,重点审计了2223.53万元财政资金、477.28万元捐赠资金,延伸审计了红十字会、疾病控制中心等政府机构和单位,对重要事项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追溯。
问:近年来,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审计机关都进一步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通过政策跟踪审计、财政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审计等,加大了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的揭示力度。但在问题揭示的同时,对于如何抓紧抓实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如何打通审计“最后一公里”,实现审计工作闭环,体现审计成效,钟楼区对此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目前有何进展?
答:近年来,本区紧扣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公共资金运用、公共权力行使等开展多项审计工作,同时按照“一报告一清单”工作机制,督促、督查被审计单位的整改工作,并持续进行跟踪分析,审计整改工作较以往取得初步成效。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审计整改督查。2019年6月区人大出台《常州市钟楼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监督办法》;2019年7月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区审计局联合在全区转发《常州市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销号办法》,健全整改制度,强化审计整改。
二是压实主体责任,及时开展“回头看”。强化审计整改监督,压实审计对象的整改主体责任,定期对审计完成项目的整改情况进行梳理,向相关单位进行反馈,进行整改督查,重点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对建章立制情况等重要事项进行“回头看”,确保审计查出问题的及时纠正。同时,将审计整改工作前移,采取“边审边改”,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亟需改进和容易改进的问题,在第一时间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督促其立即整改,促进审计整改及时高效。
三是围绕科技强审,提升审计整改信息化。依托科技促整改、运用智慧强审计,区审计局探索开发了“钟楼智慧审计”系统。该系统源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销号办法,审计查出问题将逐一“挂号入库”,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党委政府领导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及时掌握情况,实现对审计整改情况的常态化、动态化跟踪管理,推动钟楼审计提质增效。目前,软件已初步完成,进入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