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走进钟楼>>钟楼文化>>非遗>>内容
钟楼区南大街、荷花池、永红街道内因为集中了常州市多家老字号,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流布最为广泛。另外常州各社区内也有小吃店制作。
常州大麻糕始创于清咸丰年间,由当时常州城仁育桥畔的长乐茶社点心师傅王长生首制,距今已有近160年历史。据《常州府志》记载,清末民初,常州茶楼竟有四十余家之多。
常州大麻糕从选料、配料到面料的发酵、酵面的用量,从油酥的制作、馅心的配制到芝麻的去壳,烘烤的时间掌握及火候都颇为讲究,整个制作过程均有严格的配比和规范的制作,这种工艺特征体现了常州人“食不厌精”和做事严谨精细的文化心理和追求。
常州大麻糕的成品有甜、咸、椒盐三味,呈圆、椭圆等形状,具有色泽金黄、香脆松软、皮薄酥重、甜馅醇厚、咸馅味鲜、葱香扑鼻、肥而不腻、层次分明等特点。常州大麻糕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人们馈赠亲朋的名点佳品和旅游休闲食品。近年来,在常州工作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一批专家、投资家,极喜食常州大麻糕。推崇之余,常把整盒包装精美的常州大麻糕带至海外,供亲友们品尝。
西式快餐对常州大麻糕有一定的冲击,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顾学治——方兆兴、刘长山、高金荣——严玉华等三代传人的坚守下,总体而言,近几年逐步恢复的老字号和传承加创新的举措,遏制了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下滑的颓势。目前钟楼区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主要由常州麻糕店负责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双桂坊、马复兴、常州糕团店等多家特殊小吃店也有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