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的起始年,是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是“钟楼发展素质教育·2025计划”不断推进的一年;也是“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的钟楼实践在教育“两大创建”中初见成效之年。为了谋好局,开好头,迈好步,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要求,以办更加优质公平普惠均衡的教育为方向,大胆实践,开拓进取,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一流的业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年度工作目标
1.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精心策划教育系统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系列活动——“100行动”。
2.加强学前、小学、初中、社区教育,逐步建立并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教育强区。
3.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工作,新建、改扩建学校14所,不断满足广大百姓对优质资源的需求。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年内各类优秀教师比例有新提高。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力争在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中有收获。
5.加强“889”教育集团化管理,不断提升教育优质均衡普惠水平,争取创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二、年度工作重点
1.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教育要求,策划教育系统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100行动”。
2.积极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3.推进省级重大实验项目“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区域范式的实践探索”,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
4.落实“更好的教育”之教育配置年度建设计划,完成14所学校(幼儿园)的新建、改扩建、维修工程,用心打造“未来教育港”,办好惠民实事。
5.进一步落实“889”优质教育工程,做好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规划论证工作。
6.全面完成“十四五”发展规划之年度工作任务。
三、具体工作举措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喜年份里,致力于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区委教育工委的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实施四大工程,即:“领导干部政治教育工程”“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工程”“干部队伍素养提升工程”“作风行风从严建设工程”。要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开展“100”行动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30节优秀微党课;持续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打造20个示范党建活动室;提升党员“服务”能力,建立40个党员志愿服务基地;特色推动“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化,打造10个区域党建“名”牌。持续推进“五色种子,五心家园”党建品牌建设,鼓励各支部“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建设,构建钟楼教育“大党建”格局。持续抓好三支干部队伍:“名校长”队伍、“好书记”队伍、“后备干部”队伍。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提升作风政风行风。做到:树立责任意识,完善责任机制;强化日常监督,规范内控制度;筑牢群众根基,引入群众监督。自觉端正作风,承担起作风建设的重任,确保作风建设的责任能够细化到人、量化到岗,层层压实,级级传导。
(二)建立完善教育体系,提升各类教育质量
我区承担着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社区教育的管理职责。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此,从今年开始,我们将致力于我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构。
1.学前教育:努力建成“广覆盖、保基本、公益性、普惠性”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积极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实施三大行动。即:服务体系完善行动、规范办园管理行动、内涵发展促进行动。完善《钟楼区2021—2025年学前教育布局(布点)专项规划》,编制2035学前教育布局规划,新建小区配套园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完善省优创建机制,年内力争创5所省市优质园,省市优质园比例达90%。规范民办园办园行为,形成民办园管理办法,落实《普恵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优化公办园招生政策,扎实集团化办学工作,完成8所学前教育集团规划论证与实施工作。做好江苏省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回归儿童本体的课程园本化钟楼行动》结项工作。实施园长领导力提升工程、新教师入门培育工程、第三轮金种子教师计划、男教师成长训练营,提升广大园长、教师的综合素养。
2.义务教育:着力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体系。
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为抓手,围绕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强化关键领域等提出有效举措,创新中小学办学激励机制,办好每所学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建设。确立“五全”理念,即:通过各学段纵向衔接,全程育人;各学科整合资源,全科育人;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德育体系,全员育人;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全面育人;借助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集体抱团发展的力量,全域育人。加强思政课建设与思政教师培养,启动新一轮德育骨干教师研训班,加大班主任培养力度。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攻坚,以“学会思维:钟楼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项目为抓手。做好过程推进、阶段总结、成果提炼工作,不断提高初中、小学学业质量。深入优化区域内中小学的智慧校园建设,深化钟楼特色的智慧教学模式研究,探索多元化学生学业质量智慧评价体系。
致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课程落实、教体融合、科学研究、文化培育、社区家庭等方面的软硬件打造为抓手。以“课业负担减轻行动、阳光体育雁阵行动、卫生品质促进行动、健康心理牵手行动、安全防护护苗行动”五大行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课改实验区建设,紧紧围绕常州市深化学校体育课改提出的“六一”目标,形成钟楼体育课改实验校任务清单与考核机制。进一步落实“校长是学生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学校,依据国办发〔2012〕53号文件精神取消评优评先资格。进一步加强与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在学校体育改革、人才输送、资金配套和措施保障等方面合作力度,形成政府主导有力、学校推进有序、青少年积极参与、区域内体育服务设施持续完善的新格局,使“体教融合”工作形成“钟楼经验”。
全力推动学校美育工作,形成“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培养模式。借助高校资源培育一批学校美育优秀教学成果,在钟楼艺术展演基地顺利运行的基础上再拓展一批学校美育实践基地;围绕全国艺术展演活动,丰富艺术节组织方式和内容,开展各类艺术专项展示,鼓励校际间、校园内开展才艺表演、歌唱比赛、书画比赛、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为学生搭建艺术展演舞台;持续推进常州市书法教育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全区100%学校拥有合格书法教师,100%语文教师都能兼教书法的双百目标工作。要规划学校发展,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保障,建设美育师资队伍;丰富美育活动,多元展示评价。
推动区域劳动教育实践,促进中小幼劳动教育一体化实践。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综合开发劳动教育实施资源与实践平台;做好学校劳动实践教育的评估与管理。要在日常化劳动上下功夫,整体优化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自三年级起学生在校每周公益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要在生产性劳动上有突破,充分利用区域已经开发的实践基地资源,打造各校稳定的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开发校外劳动实践教育课程。要在服务性劳动上见成效,用好市级“享去APP”信息化平台,探索并构建劳动实践教育评价体系。
完善区域特殊教育体系,推进融合教育发展。以钟爱学校为龙头,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省级前瞻性项目“区域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项目研究”为抓手,认真落实区域内21个资源中心的内涵建设,配强特殊教育专任、兼职教师,开发课程并实施专业化管理,以大爱精神进行融合教育探索,关爱特殊儿童,落实“关爱每一个,尊重第一个,发展每一个”的理念,在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尝试实施融合教育课程。
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科学而系统化的发展。开展第五轮学校主动发展总结性集中展评及第六轮学校主动发展规划论证。创市新优质学校2—3所,省绿色学校1所,市绿色学校1—2所,常州市科普教育基地1—2所,常州市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1—2所。要推进省市内涵建设项目,加强在研项目管理,组织新一轮省、市内涵建设项目申报,根据省市要求完成相关项目的中期调研及结项工作、优秀项目评选工作。筹建钟楼区少年科学院,推进对10所科技俱乐部的评估考核,进行新一轮科技俱乐部申报,开展区第二届“我们爱科学”科技教育展示活动。围绕“两个中心、两个项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即:依托钟楼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和江理工钟楼区基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推进区“让爱更有智慧”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学堂项目和“护心育人—教师心灵成长沙龙”项目建设。
3.社区教育:形成多元惠民的钟楼特色
进一步加强钟楼社区教育委员会组织机构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发挥高校专家指导团队作用,为社区教育项目建设、课程开发、品牌打造、课题研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指导,培育一批优秀社区教育项目;进一步推进“钟声课堂”品牌项目实施,制定课程体系,开展十场“巡回课堂”、百门“线上学堂”和千场“社区讲堂”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合作基地”的作用,开放多形式线下主题互动活动;落实开展0-15岁全域家庭教育去年行动计划,分层分类开展各年龄段专家讲座活动,开展家庭教育项目研究,开发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家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钟楼社区教育”微信公众号平台功能,充分利用好全国、省、市各级社区教育媒体平台,宣传展示钟楼社区教育亮点特色工作,扩大钟楼社区教育影响力。
(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办好为民实事好事
科学制定教育规划布局,研制完成《钟楼区教育资源建设专项规划(2020-2035)》。不断加快教育资源建设步伐。今年全区新建、改扩建学校14所,其中幼儿园5所、小学5所、初中4所;力争竣工投用学校3所,其中小学1所,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分别是:钟楼第二实验小学、常州市有光实验学校、西林实验中学新建综合楼投用,星鑫家园幼儿园、丁香路幼儿园等项目完工,实验小学改扩建、大板房幼儿园、芮家塘幼儿园顺利推进,皇粮浜地块公办中小学、常大地块中小学、钟楼区实验幼儿园等项目加速启动,全区预计新增幼儿园学位420个、小学学位1440个、初中学位1620个。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广大教师素养
以“四有好教师”建设为愿景,以“重点项目工程”推进为抓手,以培育、造就一批教育高层次人才为重点,深化新时代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全面提升我区教育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区域教育水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探索推进区管校聘综合改革。争取省市编制增核,形成在编教师为主、适量聘用教师为辅的队伍格局。突出师德师风建设,配齐建强学校思想政治和党务工作者队伍,注重青年干部培养。大力创建培养基地,发挥省、市、区三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名师培养。要以“教育名家”“卓越人才”“骨干队伍”“全员增能”“乡村教师”五大重点项目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十百千教师培养工程”。学前教育要建立“金种子”“金叶子”“金果子”教师分层培养机制。要创建农村优师成长平台。加强保障机制与政策支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组织机构;明确政策导向,规范和推进各项措施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教育人才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教育经费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借鉴国内外教育智库的研究成果,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五)普及优质均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以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契机,全面加强硬件、软件建设,对标对表找差距,全力以赴促创建。大力推进“889”优质教育工程,不断提升教育集团化水平,打造“家门口的精彩学校”。
以“两大创建”促区域提升。在已经作出积极努力的基础上,仍要不断对标对表,找准弱项短板,发扬“勇争第一,耻为第二”的常州精神,以“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的钟楼实践,争取年内完成“两大创建”任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办学条件优化工程、均衡配备师资工程、办学水平创优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办学满意度提高工程“七大工程”,以挂图作战、专班方式全力攻克大班额、专用室面积不达标等问题,全力以赴,全面提升,全员参与,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集团化建设促均衡发展。年内,要对学前、小学、中学不同阶段的教育集团化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学前教育要认真完成教育集团化规划的制订与论证工作;小学教育要借助教育集团化推进成员学校创新优质学校的指导工作;中学教育要不断放大“名师有约”影响力,加大市区两级集团化办学的融合提升,加大优秀教师的双向流动,不断实现高位的优质均衡。同时,建立“教育集团化办学”专项奖励基金,不断优化教育集团捆绑考核方案,从制度层面规范并提升集团化管理水平。加强督导督学常态化管理。健全第三届责任督学队伍,落实督学督导责任,在规范办学、公平办学、科学办学等方面的督导上从严、从紧。组织对责任督学进行专题培训。全年对11所幼儿园、12所中小学进行素质教育综合督导。组织专项督导、随机检查。同时,也要加强政策研究,对省现代化监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监测、学校标准化监测等新的文件精神要及时领会,抓紧落实。要联合各部门共同完成省、市对辖区、辖区对部门的高质量考核的相应指标任务,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认真做好市对区履行教育职责的年度考评工作。
(六)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做好常态化防疫工作
要深化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巩固校园与校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成果。聚焦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消防安全、治安防控等重点,持续开展校园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压实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全面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演练,提升应急处突工作水平,提高师生安全素养能力,全面保障师生安全健康。及时与各校园签订年度安全责任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教育系统安全专题工作会议,每月至少随机抽查、调研督查、暗访检查学校安保工作4次,对发现问题开出整改通知单。加大保安经费投入,提升学校安保质量。加大邹区简易园整治工作,至少关停3家简易幼儿园。积极创建市平安校园、市依法治校先进校和示范校。注意及时做好网络舆情、百姓诉求应对工作。
要继续做好常态化防疫工作。要切实提高学校卫生、食堂食品、药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与健康教育实施水平。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展《钟楼区校园卫生工作标准》培训,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师资、课时、教材等,确保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提高校(园)卫生保障和管理水平,加强校园卫生室和保健室建设工作,探索建设学校医务室共同体。积极推进健康促进学校、无烟校园创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健康素养。
同时,要认真做好教育系统共、青、妇及统一战线工作,做好全区干部档案提档升级工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做好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等。
综上所述,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努力建设教育强区,以“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的钟楼实践绘就美好的教育发展蓝图,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