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区工信局2020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014229563/2020-00015
组配分类:业务工作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工信局
产生日期: 2020-10-20 发布日期: 2020-11-03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钟楼区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工业发展和疫情防控,全力做好企业复工审查和防控物资保障,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活动,全力打造深度融合的工业升级版。
区工信局2020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钟楼区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工业发展和疫情防控,全力做好企业复工审查和防控物资保障,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活动,全力打造深度融合的工业升级版。

第一部分2020年工作总结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工业指标好于预期。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规模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逐步企稳回升。1-9月,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市对区下达的目标增速是5.0%,高于目标增速0.2个百分点;全区284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52.2亿元,同比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三位。全部工业开票销售462.58亿元,同比增长9.3%;全部工业应征税金9.28亿元,同比增长7.6%。今年以来,我区全部工业开票销售和应征税金增幅始终位居全市第一,反映我区工业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效良好。全区工业投资同比下降51.0%。全市除经开区正增长外,其余辖市区均不同程度两位数下降。

2、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近年来,我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积极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本土产业体系。围绕“两新一智”主导产业,即以精研科技、中英科技为代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子信息、新光源等)、以裕兴薄膜、华日升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新型膜材料、新型反光材料等)、以西电常变、东风农机为代表智能装备产业(智能电力装备、智能农机装备、汽车核心零部件等),加快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1-9月,我区“两新一智”主导产业完成产值240亿元,同比增长11.9%,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超6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智能装备产业分别完成产值46亿元、45亿元、1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2.9%、13.4%。

3、重点企业贡献突出。一是亿元企业作用显著。1-9月,全区产值超亿元企业共有70家,其中5-10亿元企业有9家,超10亿元企业有6家。70家超亿元企业共完成产值273.7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超75%,同比增长10.1%。二是细分行业小巨人企业比重提高。1-9月,我区50家区级细分行业小巨人企业完成产值190.4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已超50%,同比增长5.4%。这些企业正成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比重还会进一步加大,其作用更会进一步明显。

4、数字经济发展加快。一是努力打造大数据产业集群。近年来,钟楼区以“一园两云多中心”为依托,深耕医疗、工业大数据产业,集聚大数据产业上下游资源,努力抢占大数据产业发展制高点。5月,常州大数据产业园正式开园,钟楼经济开发区被江苏省工信厅评为江苏省大数据产业园。9月,成功举办2020世界工业和能源互联网博览会大数据融合创新发展分论坛,总投资3.4亿元的17个项目顺利签约。二是着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全区现有省星级上云企业29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2家。格力博今年获评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微亿智造包揽2020全球工业互联网算法大赛冠、亚军;精研科技“5G+智慧工厂”项目以最高分,从4289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国家工信部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一等奖,江苏唯一。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全力抓好复工复产

一是全力保障物资供应。工信局机关全体党员放弃春节假期,投入到疫情防控物资的调配、发放工作之中,第一时间保证了全区应急物资的配发、调拨、发放,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以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二是指导企业科学复工复产。严格按照复工条件指导企业,建立完善复工复产备案制度,对全部规上工业企业逐一上门检查指导,督促企业尽快开工、达产达效,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二)全力打造“江南数谷”

1、创建江苏省大数据产业园。抢抓新基建产业风口,以常州大数据产业园被评为江苏省大数据产业园为契机,依托国家智能化系统集成应用体验验证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这两大国家级平台,汇聚百度(常州)创新中心、中机云创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招引,全力打造钟楼区大数据产业集群。目前,常州大数据产业园已有中国电子、北自所、百度、戴尔、微亿智造、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长城网际、神州网云、江苏网擎等近60家企业入驻。

2、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钟楼大数据产业以常州大数据产业园为依托,建成智慧健康云和常州工业大数据云两朵行业专有云,并已汇聚大数据采集与存储、分析与处理、应用与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40多家,大数据核心业务收入占园区企业业务总收入25%以上,产业业态逐渐成型。智慧健康云是国内首个区域医疗行业集医疗政务云、行业专有云于一体的高安混合云。常州工业大数据云是由钟楼区政府、中国移动、微亿智造联合打造的区域工业大数据云平台,已经形成了27个核心工业人工智能模型,45个工业数字化系统软件,225个适应不同场景的功能模块。全区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达标评定企业累计达14家,工信部贯标试点4家,省级贯标试点企业4家。全区现有省三星级上云企业27家、四星级2家、五星级3家。

(三)全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1、坚持自查自纠找问题。对纳入整治提升的化工企业和船舶修造行业组织企业全面开展自查自纠,重点对照《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检查表》,《船舶修造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检查表》明确的突出问题,逐项自查整改,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2、强化督查检查找问题。为吸取响水“3·21”爆炸事故等安全事故惨痛教训,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做到查生产环节、查操作规程、查管理制度落实,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4月20日市安全生产第六督导组对我区友邦船舶进行现场检查,发现五个方面安全隐患,现已整改完成;4月23日市第二督导现场检查我区新奥涂料、凯泰高分子两家企业,发现六个方面安全隐患,现已整改到位。

3、聘请专家找问题。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组织第三方机构对企业自查情况进行全面复核。重点对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资金投入、总图布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自动化控制、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问题再排查、再整改。

4、开展攻坚行动找问题。为深入推进化工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工作,5月份,省化治办专门针对2019年限期整改企业开展“整治提升攻坚行动”,重点围绕产业工艺、环境保护、安全管理、运行安全、特种设备等内容实施现场核查。同时,省第三方机构强势介入,聚焦安全消防、运行安全、特种设备等内容开展整场检查。

(四)着力培育明星企业

1、培育细分行业小巨人企业。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科技创新能力强、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外前列的细分行业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我区培育区级细分行业小巨人企业达50家,今年争取再培育2家,鼓励和指导更多企业拿到省级以上行业协会市场占有率证明,梯队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或专精特新产品。2020年,科试中心、裕兴薄膜、腾奇电力荣获常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培育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为区域或行业中小微企业提供信息查询、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法律援助、融资对接、技术推广、检验检测、市场开拓和合作交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南大街智汇园积极申报2020年度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项目。

3、帮助企业向上争取。全面落实各级各类支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主动上门走访,提升服务水平,充分挖掘优质项目,指导帮助企业积极向上争取,尤其是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促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健康发展。2020年工信局帮助企业向上争取各级各类扶持资金超5000万元。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投资热情,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五)鼓励引导创新发展

1、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发展不断深入,充分发挥以北自所为龙头的智能制造“三位一体”平台的牵引拉动效应,全力打造以北自所常州基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充分释放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联盟、智能示范工厂的示范引领作用。分行业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强化5G、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典型应用,深入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今年维卡塑业和格腾汽车获评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钟恒新材、长江院和宝钢轧辊获评常州市示范智能车间,昌瑞企业等5家企业获常州市智能车间认定。全区已创建各类智能车间19个,其中省级示范智能车间4个;累计有21个产品获评市级首台套重大装备,15个产品获评省级首台套重大装备。

2、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制造企业从主要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及“产品+解决方案”转变,实现企业在服务中收益、在服务中增值、在服务中创新。今年培育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6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1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目前,我区各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累计10家,工业设计中心17家。

3、稳步推进绿色制造。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助推产业绿色发展。今年我区单位GDP能耗降幅1.5%,上半年同比下降3.79%,但是随着华润电力和大数据产业园用能增多,后期全区节能压力会加大。组织天方印刷、钟恒新材料等4家企业申报市级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培育西电常变申报市级绿色工厂。

(六)加快实施资源集约利用

1、深入推进综合评价。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和创新论英雄相结合,引导企业绿色高效发展,促进落后产能淘汰退出,激励企业提质增效,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创新探索结果运用,引导和推进全区工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今年上半年完成2019年全部工业企业数据的归集、整理、比对等工作(目前市税务局还有部分数据本周提供),同时对规上工业企业,占地3亩以上规下工业企业和重点排污工业企业的评价分类,科学实施《钟楼区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差别化政策指导意见(试行)》,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创新探索结果运用。

2、加大化工企业整治力度。按照国家、省、市产业政策,逐步压减低端低效化工产业。截至目前,全区已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46家,年底前再关闭退出2家,计划2021年再关闭退出一批,确保安全隐患大、环境污染重、低端低效化工企业退出钟楼区。针对关停企业,一是严格按照“两断三清”要求进行现场验收,确保不留隐患;二是利用“263”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及时监控;三是区化治办组织相关部门定期进行“回头看”,防止企业死灰复燃。

(七)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扎实推进落实党风廉政党委主体责任,紧紧围绕“四责联动”,助推“三项机制”,积极推进“清风讲堂”宣讲工作,与下属企业党组织及各科室签订《党风廉政主体责任书》,指导下属企业党组织的党风廉政工作建设。二是积极做好巡察整改工作,制定《区委巡察整改方案》,按时向党内、社会进行巡察整改情况报告“双公示”,以“钉钉子”的态度逐条“销号”。三是狠抓机关支部规范化建设。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支部党日活动和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发展机关党员,强化机关党员的党性教育。深度挖掘党建业务融合案例。2020年6月,科试中心党委被评为常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东风农机党委下属支部被评为钟楼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