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智能问答
  • 今日钟楼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走进钟楼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信息名称:2019年钟楼区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概况
索 引 号:MB1631365/2019-00057
组配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文体旅局
产生日期: 2019-12-12 发布日期: 2019-12-12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一、建设进度1.认真学习、统一认识。文化馆与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根据总分馆制建设的要求,更新理念、积极调研,已经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共识,明确了总分馆制建设目标是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红利。2.摸清家底、统筹资源。目前全区有近30处文化场所可以免费预约共享;文艺骨干30名可以免费预约提供文体培训;品牌活动50个供百姓参与观摩;骨干团队30支可以参与文艺演出;新创作品近30个可以“点单式”参与巡演。3.整合力量、服
2019年钟楼区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概况
 

       一、建设进度

1.认真学习、统一认识。文化馆与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根据总分馆制建设的要求,更新理念、积极调研,已经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共识,明确了总分馆制建设目标是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红利。

2.摸清家底、统筹资源。目前全区有近30处文化场所可以免费预约共享;文艺骨干30名可以免费预约提供文体培训;品牌活动50个供百姓参与观摩;骨干团队30支可以参与文艺演出;新创作品近30个可以“点单式”参与巡演。

3.整合力量、服务多元。成立公益性培训联盟,整合全区近25家社会力量参与到培训、演出之中。布点遍布全区各街道,内容涵盖文化、艺术、体育、健康等领域,服务对象涵盖老、中、青、少,让公共服务的全方位、近距离、高品质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4.借势而为、全面启动。2019年6月总分馆制建设启动基于几个要素:一是机构改革成立了钟楼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组织领导、政策措施、人员经费、机制保障等方面更加完善,为总分馆的人力物力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常州市文化云平台建设落地,为总分馆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共享提供了网络保障;三是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为总分馆的文化设施资源共享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建成成效

由于专业人员与资金的不确定性,目前启动二级服务体系--总馆与分馆(联盟馆)。总馆做好分馆、联盟馆的协调管理工作,统一调配资源,统一培训学习,统一服务标识,统一发布平台。统筹利用本地区文化活动、文艺创作、文艺辅导、送戏下乡、队伍培训等群众文化艺术资源,实现区域群众文化资源联动共享。

坚持9年的文化巡演,能根据基层百姓需求,统筹分馆、联盟馆精选优秀文艺节目,在全区8个点开展为期三个月近20场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艺术培训、文化讲堂,能协同总分馆制文化志愿者和文化专业团队,在街道、社区为百姓提供最便捷、最贴切的文化服务。

三、存在问题

1.数字平台建设要完善。

要加强数字平台的推进,组织搭建“区+镇、街+村、社”三级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让公共文化资源的三级共享在数字化的平台得到更好、更广的推进、优化、宣传、运用。围绕“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结合我市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项目,利用国家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和资源,建立区级文化馆总分馆技术平台,完善区域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推动数字文化服务一体化。

2.专业队伍建设要夯实。

目前,总分馆建设关键的三级专业队伍是严重缺失的。需要摸清总分馆规模、服务人口和服务方式,确定总分馆人员配置方案,鼓励有条件的街道通过政府购买基层公益文化岗位、专业服务岗位等方式,夯实各级总、分馆人员队伍。文化馆总分馆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制度,采取“订单”服务方式,促进供需有效对接。

3.评价机制建设要健全。

常言道:仅有“技术”和“蓝图”是不够的,还得靠措施。既要解决“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更要解决“干不好”和“不干”的问题。评价机制建设就是解决建立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评价的运行“规则”和运行“驱动”问题。能把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考核体系,建立反映公众文化需求的征询反馈制度和有公众参与的文化馆总分馆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确定补贴或者奖励依据。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目前总馆的人财物都相对比较匮乏,不能支撑分馆下派上挂和资金设备的供给,但我们将力争做到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在实践创新中不断丰富总分馆的内涵。以总分馆建设来打造“两员”队伍,拓展文化志愿者队伍,提升基层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在社会力量参与方面,鼓励艺术联盟组织和文化机构以联盟方式加入区文化馆总分馆体系。

总馆将有效利用文化云,将分馆、联盟馆、服务点的场地、设施、人才、文艺团队、精品活动、原创作品等资源集合在数字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按照分馆地域化、差异化、个性化发展需求,构建钟楼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实现活动联办、品牌联创、培训联做、场地联用、平台联建。共同推动公共文化共建共享,推进文化民生工程,构建文化均衡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星港路88号 邮政编码:213023 电子邮箱:zlqzfb@changzhou.gov.cn
联系电话:0519-88890809(网站建设管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40002 苏ICP备05028197号